查看原文
其他

《南方日报》报道广工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创新人才

5月22日,南方日报党代会特刊《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以《广东工业大学:服务国家战略 培养创新人才》为题,报道了广工始终坚持把服务党和国家需求作为最高追求,奋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大学的作为与担当。报道内容如下:


图 | 南方日报党代会特刊《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报道


广东工业大学

服务国家战略 培养创新人才


近日,全国团体标准发布平台公布了北斗卫星导航的三项团体标准,尤受关注的是,三项团体标准的牵头制定者均来自广东工业大学(下称“广工”),为我国北斗卫星系统落地工程战略的推进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

这只是广工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侧面。作为省属理工科大学“长子”,广工始终坚持把服务党和国家需求作为最高追求,奋力走出一条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大学的新路。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广工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国家和广东的战略布局,不断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融入更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为广东制造强省和科技创新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主动担当作为 

广东是高等教育大省,省委、省政府统筹推进新建11所本科高校、校区,实现本科教育在全省21个地级市全覆盖。

图 | 广工揭阳校区

广工勇担使命、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在800多天时间内把揭阳校区建设成美丽的现代大学校园,着力打造揭阳本科教育的璀璨明珠,支撑广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去年9月,广工揭阳校区落成启用,迎来1000余名新生。

建校64年来,“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办学理念一直写在广工高扬的精神旗帜上:

一年多前,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其中有200多名广工(原广东工学院)师生。1964年,为解决香港同胞的饮用水难题,他们积极响应,奔赴一线艰苦奋战9个多月;

图 | 广工举行“学习时代楷模 践行初心使命”先进事迹报告会

上世纪70年代,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学校调整学科专业,更名为广东矿冶学院,北迁韶关办学10余载,师生们始终怀揣科教兴国梦想,在极为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合作研发出广东首台中型计算机,解决工业应用需求;

2021年,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广工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和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与华为、腾讯、广物控股和香港岭南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不断开创服务广东需求、国家需要的新局面。

“党和国家的需要、广东的需求,就是广工人的行动指南。”学校党委书记胡钦太说,高校要主动承担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为广东发展作贡献是广工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

图 | 广工建成“腾讯云人工智能实验室”


 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如何应用AI技术精准鉴别金融客户意图?”“如何应用AI技术预测个人未来医疗费用?”在广工腾讯实验班交流会上,学生围绕行业应用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广工腾讯实验班由校企合作,面向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实践,着力为广东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更有竞争力的技术人才储备。此外,还携手华为首开“智能基座”创新实践课程,并建成全省高校最大规模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工大创谷”。广工不断擦亮创新创业教育的闪亮名片,共获教育部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国家级创新创业称号7项。

建校以来,广工输出40多万名毕业生,每年约92%的毕业生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各行各业,为广东发展提供了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支撑。

“学校要主动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加强引入外部资源,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着力打造特色鲜明、有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广工模式’。”校长邱学青说,学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地方,要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引领未来。

图 | 学生创新团队开展模拟测试

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大学 


大学是人才和科技的重要结合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广工要为广东提供什么支撑,又如何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一年前,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工启动实施“1+2+3”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用5年—10年时间努力建成特色鲜明、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在更高水平上以更大作为支撑“双区”建设及广东制造强省战略。

扎根岭南大地,服务国家战略,办一流大学,广工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2021年度广东科学技术奖中,广工11个项目(人)获奖,获奖总数位列广东高校前列,连续3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成为全省第三个工程学学科进入前1‰的高校。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

广工将以质量、贡献、创新为导向,加快“特色鲜明、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建设,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争创一流、开创未来。


美好蓝图:

攀撑计划支撑制造强省战略


面向“十四五”,广东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粤港澳大湾区要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也向广工提出了新的命题:建设什么样的广工、为广东提供什么支撑?

2021年,广工紧紧围绕广东省“双十”产业集群,推进“1+2+3”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打造高层次人才高地、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为全省科技创新战略和制造强省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具体而言,“1”是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加强高素质新工科人才供给,为广东输送更多产业急需的人才;“2”是指建设高端电子制造学科群和绿色材料化工学科群,致力于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先进封装技术与高端装备、先进电子材料、3C制造自动化等技术领域为我省突破系列“卡脖子”难题,在先进绿色炼制技术、变革性材料创制、清洁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3”是指建设智慧医疗创新技术中心、广东国际先进设计中心、广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支撑医疗卫生行业高质量发展,擦亮“广东设计”的国际化品牌,加速面向中小型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广工将推动学科高峰快速凸显,学科高原全面崛起,到2025年建成“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科特色鲜明,极具创造活力,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

■ 五年掠影

2021年跻身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高校400强;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中国大陆高校35—50名。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通过教育部等认证/评估专业20个;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38位。
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学科,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学科进入排名前1%;2021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10%学科4个,其中前5%学科2个。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8人,外籍院士3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20余人(次);科睿唯安2021“全球高被引科学家”5人(次)。
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4项;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




点击以下链接,回顾往期作品↓↓↓↓↓广工爱情故事:520,我吃饱了,该你了!又有大动作!榕江实验室落户广工揭阳校区 | “1+2+3”攀撑计划④拒绝偷卷!来看看全员“上岸”的广工学霸宿舍权威发布!广东工业大学2022年夏季普通高考招生章程专属BUFF加成!广工首个微专业“智能建造”开班


来源 | 《南方日报》、南方+

运营团队 | 学生新闻中心

责编 | 杜清

审核 | 陈少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