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正忙,肇庆处处皆是希望的田野
春至肇庆,春耕正忙!
如今,我市一边紧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一边积极采取多项措施,
确保春耕备耕工作稳步顺利开展。
不负春光,不误农时,
一幅人勤春早农事忙的春耕图,
正在肇庆乡村大地上徐徐展开。
▲高要区蚬岗镇菜篮子基地,红棉竞放新苗茁壮。我市各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乡村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健兴 摄
一幅幅充满希望的
“春耕图”正在全市展开
▽▽
生机勃勃的秧苗已经在25.35万亩农田里扎根,54万公斤已浸种子准备生根发芽……春播期间,早稻、玉米、油料、蔬菜、水果以及薯类等作物,预计将栽种在全市253.77万亩土地上。
▲ 陈彦成 摄
新冠肺炎疫情下,物流受阻,生产成本上升,农资价格上涨,备耕农机及人员复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前期,市农业农村局已“粮草先行”备春耕,加强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农膜等物资的供需监测和调剂调运。同时,支持引导农资企业快步复工复产,加强产销对接,已开具128份民生保供给企业资质证明,充分利用“肇庆应急查控”APP交通管理平台,为疫期我市农产品和农资正常流通保驾护航。
如今,全市化肥、农药、种子储备充足,3.5万台(套)农机具已全部到位,1.7万名农机手也已就位。春耕备耕期间哄抬种子、化肥等农资价格的各种违法行为将受到严厉打击。
▲ 杨永新 摄
战“疫”时期,若农户需要技术指导,既可通过网络平台与省农科院肇庆分院以及本地农业科研院所专家“面对面”,也可使用电话、微信咨询等不见面方式沟通。市农业农村局还成立了种植业生产技术指导组,每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一线服务,及时发布种植基地防控及管理工作指引、种植业生产指引。针对今年预计发生的草地贪夜蛾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情况,已加强监测预警,做好应对准备。
农村土地改革工作也正加快推进,重点抓好全市8个省级农村承包地流转试点和德庆整县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全域开展耕地弃耕抛荒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力度稳定农业生产经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高要区大湾镇农户伍先生
种植的蔬菜烂在了地里,损失惨重。
更令人焦急的是,他在肇庆农商银行
有一笔经营性贷款即将到期,
如果按时还款,购买种子和化肥的钱就没着落。
▲ 农户(左)在购买农资。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威豪 摄
如农行肇庆分行联合肇庆市供销社,推出金融服务产品“肇庆供销e贷”。该产品依托供销社或供销行业协会大数据,对农民进行“白名单”授信,为全市农民提供农资贷等全链条的无抵押信用贷款。截至2月20日,已有16个种养殖基地成功申请了“肇庆供销e贷”,共发放信用贷款29户292万元,有效解决农户春耕复产的资金难题。
德庆农商银行拟安排3亿元信贷规模,优先支持农民抗疫复产和春耕生产工作;邮储银行怀集县支行通过线上筛选批发零售、种养殖等行业客户,主动向客户了解抗疫期间融资需求信息,引导困难企业通过手机银行线上申请贷款;中行肇庆分行推出银惠农通宝,可采取财务融资、企业股权质押、固定资产抵押、灵活抵押类产品等一种或多种组合担保方式申请贷款。
3月6日,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获悉,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我市引导农资生产销售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开通农资运输“绿色通道”,
全力保障农资、农机供应备春耕。
目前,我市农资供应充足稳定。
近日,
记者走访高要区多家农资店看到,
店内农资储备较充足,
但农资价格较往年有所上涨。
“我们年前已经储备了部分农资,年后政府积极引导,农资供应方面还算比较充足。需要哪种货品,直接联系批发商或厂家,都会送货到门店。”金渡镇绿长农服务站负责人陆先生说,年后政府就通知他们开市,确保春耕备耕农资供应。
陆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受疫情影响,终端环节产品价格上涨,如每袋化肥平均涨10-20元,每瓶农药平均涨2元。“年后陆续有人来买农资,我开通了网上销售,偏远地方的就送货上门。”陆先生说,希望疫情尽快结束,迎来发展的春天。
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负责人张稳成介绍,
针对今年疫情防控形势和春季农业生产实际,
我市切实加强对种子种苗、肥料、
农药、农膜等农资的供需监测和调剂调运,
充分利用“肇庆应急查控”APP交通管理平台,
为疫期我市农产品和农资正常流通保驾护航。
目前,全市储备化肥9.58万吨、农药1124.15吨、农膜2189吨、杂交稻种子864.56吨、杂交玉米种子200.8吨,投入的各类农机具3.5万台(套)已全部到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农资价格有所上涨,生产成本提高,这对农业生产形成一定影响。”张稳成说,下一步,我市将加强监管,结合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执法行动,加强农资经营门店、农贸市场执法检查,加大农资产品专项整治执法力度,对春耕备耕期间哄抬种子、化肥等农资价格的各种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确保农资供应质量可靠、价格稳定。
▲ 高要区莲塘镇伍村,老农伍树生夫妇忙着播种育秧。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健兴 摄
技术支农,是做好春耕工作的重要一环。
我市农技部门将技术力量下沉到镇村,
针对关键农时季节及生产环节,
实地开展技术咨询、指导、
规划和跟踪服务,助力农户播种春的“希望”。
“这些番薯叶被‘烧伤’了,昨晚施肥了吗?”3月6日上午,在高要区蚬岗镇力明蔬果农场里,高要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谭耀华,指着番薯种苗种植区的番薯叶,对农场主陈习明说道。
“是的,昨晚施肥了。”听到对方肯定回答后,谭耀华拔起一棵番薯种苗,为陈习明讲解叶子被烧伤的原因,以及适当烧伤的好处,并建议他施肥后进行喷水冲洗,让肥料掉落,黏附在植物根部土壤处,或者采取兑水施肥的方式,以利作物生长。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小明 摄
陈习明介绍,农场有191亩田地,轮种番薯、玉米和水稻。目前,春耕番薯已种下40亩,接下来还要种植100亩,剩余的种植水稻。记者看到,每一垄番薯幼苗都覆盖有一层黑色的地膜。原来,这是政府部门推广的地膜覆盖技术,具有保温、保水、防虫、防草等作用。
“地膜覆盖技术有优点也有缺点,只能叶面追肥。谭老师建议我以喷洒的形式追肥。”陈习明说,农场地里有些番薯长势不好,自己平时在耕种中也遇到了各种难题,幸亏有农技人员帮忙,大大减轻了他的种植烦恼。而谭耀华也针对陈习明农场里的作物生长状况,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只有带着问题走进田间地头,
才能帮农户解决实际问题。
谭耀华表示,当天的走访达到了预期。
接下来,他将走访更多农户,
以种植基地为据点,推广科学种植,
助力农技兴农。
高要区山坑菜种植基地
仙人坑村示范点面积130余亩,
种有菜心、白菜、番茄、芥菜等蔬菜,
是“河乐水”山坑菜种植基地的其中一个示范点。
该示范点复产至今,已产出近2吨蔬菜,
保障单位企业和市民的“菜篮子”。
“现在仙人坑村示范点的复产情况良好,复工的农户已有六七十人。”高要惠民供销菜篮子工程公司负责人麦锦明告诉记者,为了让防疫与复产两不误,高要区供销社和乐城镇政府为种植基地提供上千个口罩,以及消毒水等防护物资。
受疫情影响,
部分种植户因中间商无法上门收购,
导致与市场联系断裂。
“河乐水”山坑菜种植基地采用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以保底价方式回购村民种植的蔬菜,
公司配备12辆货车运输,有效保障供应。
种植基地还提供种子、化肥给种植户,6名技术人员假期驻守在村给予指导。仙人坑村示范点的农资储备仓库设在田间地头,化肥种子随时能提供给农户。记者进入仓库,只见里面堆放着大量肥料。“这批农资是春节假期前为春耕备下的,能满足示范点2到3批蔬菜的产出。我们还随时可从供货商处调配。”麦锦明讲道。
在该示范点,记者留意到,农户开启了喷淋系统,对田间蔬菜种苗进行喷淋作业。除了淋水,耕作和施肥都是采取机械化作业,最大程度减少人力。“集约化和公司化运作,让农户能很好地抵御疫情对生产的影响。”高要区供销社企业集团公司负责人邓智勇说,“今年,我们会继续扩大山坑菜种植基地规模。”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眼下,肇庆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处处皆是希望的田野!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赖小琴、高静、
杨丽娟、吴威豪、严炯明
特约记者 杨坚
编辑 张嘉华
校对 陈楚
猜你喜欢:
范中杰到广宁调研检查脱贫攻坚和春耕备耕工作,并走访慰问贫困户
企业转型生产口罩、重点项目驶入复工“快车道”……肇庆正在“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