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任性地“查房”?
公众人物发表言论有两个坑必须躲避,首先是最好不要说价值观错误的话。其次假如不小心说了,那么一定不要在自媒体找不到合适话题的日子里说。否则你都不知道你的罪过会有多么大。毕竟大家都是在乎流量的人。
那些一言掀起千重浪的人,可能此刻最明白沉默是金的道理。沉默到底是不是金,似乎也不可一概而论。至少在某些特定语境中,沉默就不是最好的选择。比如面对公众对自身利益的关切时,地方政府的沉默,就显得有些失职。
而对于个别地方而言,如果沉默是零的话,那有些行为则可以说是负了。11月4日,福建泉州市泉港区发生一起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这样的事故,当然会有不少记者前去采访。有一位女记者昨天在她就职的媒体上,刊发了她在泉州采访时的“惊魂记”。11日,她在事发地采访时,当地政府部门以“很忙”为由拒绝采访。但当她去渔民家里看养殖受损情况时,这些工作人员却尾随着她,并对她进行拍摄。
事情还不仅仅这些。当天晚上,当地宣传部门的官员提出要和她见面,被这位记者拒绝了。结果到了半夜,她住的宾馆房间里突然闯进四个穿警服的人,自称是例行检查,让她拿出身份证查验。这四个人全程中没有出示任何证件,根据其胸前的警号来看,其中三个人是协警。一个女孩,深更半夜遇到这样的事,受到的惊吓可想而知。而这件事最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是,宾馆方面说,那些警察直接命令前台把她这间房的房卡交出来,但并没有例行检查别的房间。
当记者前往采访敏感事件,又没有接受当地政府部门的“公关”时,发生这样的事情,其中的暧昧猫腻不难想象。舆论在讨论这件事的时候,不少人称女记者被“精准抓嫖”了。这可能是鉴于以往一些事件的一种类比吧,其实仅仅从四名警务人员的行为看,说这件事是“精准抓嫖”略有点夸张。但说有人想用“警察查房”的方式,释放一些威慑信号,从而达到“公关”达不到的效果,可能比较符合事实真相。说白了,不就是想吓唬吓唬这个不听安排的女记者么?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政法系统改革的人,我很想叉开一笔说说查房的四名警务人员。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进行人身、场所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且应当出示证件或检查文件。当晚的检查,于理于法都是说不过去的。这样的“执法”,在一点一点侵蚀公安执法的权威性。而地方公安作为执法者,不可能不明白,这样不规范的执法是要承担责任的。但在地方政府的驱动下,类似的事情还是经常发生。看来如何理清公安执法权与地方政府行政权的关系,也许是未来政法系统改革需要思考的一个命题。
当然,这些不合规动作的驱动者,还是地方政府。泉港区化学品泄漏事件发生后,从各种报道中能看出这次事故影响不小。这名女记者之前曾报道,当地多年未解决的化工围村问题,导致这次事故后渔民和养殖户损失非常大。当地政府处理此事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这种压力,可能很大一部分是怕报道传播出去,引发恐慌和不稳定。
但懂得一点传播学的人都明白,慌乱恰恰来自于信息的不透明。事故发生后,受到影响的当地居民天天跑到镇上的群众接待室反映情况。他们要问的无非是我们的损失什么时候、由谁来赔偿,空气中的异味到底是什么、什么时候才能消散,以及化工围村的问题什么时候才能解决。这些被广泛关注的问题,其实正好可以借助媒体的采访广而告之。但地方政府总是觉得此时沉默才是最好的态度,老想着把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拆了。
有这么几个细节特别有吊诡的意味。记者11号当天去采访事故发生地的镇长时,镇长说他“很忙”没空接受采访,但是当地的工作人员却有空跟踪记者并拍摄。正式的采访不接受,宣传部门却要找记者“聊聊”。记者的“惊魂记”引发关注后,当地公安部门回应说去查房的是他们派出的民警,并称“目前领导已去北京说明情况”。当来自全社会的舆论关注此事时,地方上首先想到的仍然不是给舆论一个解释,而是“去北京说明情况”,总是很努力地把重点放在错的地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确是一个很严肃的课题。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十八大以来的一段时间,虽然各地时不时还会出现一些问题,但那些与民意明显违背、与情理明显不符的事情几乎总能被扳过来。无论严夫人发飙还是宝马男砍人,群众的期待总能得到抚慰。这就是趋势的力量。以往那种陈旧任性的做法,将越来越难行得通了。理解这个道理的人显然应该明白,到不到北京说明情况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向公众说明情况。
(文/于永杰)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团结湖参考 [2018年精彩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