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动回顾 | 【中国文化大讲堂】王汎森院士:天才为何总是成群地来

2016-10-24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王汎森院士:天才为何总是成群地来

        近期,港中大(深圳)中国文化大讲堂有幸邀请到历史学家王汎森院士给我校师生带来一场主题为“天才为何总是成群地来”的精彩演讲。讲座举办当天恰逢台风“海马”过境,但是整个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慕名而来的老师和同学们深深地为谦逊儒雅,谈吐不凡的王院士所折服。

       王院士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首先分析了有天才级学术表现和成就的人的一些共性,然后提出他们的出现与塑造学术氛围之间的联系,并引出这样一个结论:天才成群出现的时候通常是一种犀利显著的文化模式或价值被实现的时候。接着,他强调了在学术社群中交流和激荡的重要性以及其中“带跑者”模范激励的作用,并引用了英国思想家以赛亚·伯林在社交谈论中增进学问、大咖们在维也纳咖啡厅中交流、激起思想火花和韦伯家的“周末派”的例子进行生动的说明。

       综合这些“一群人把一个人往上顶”的事例,王院士有所感触。他提出,学识不应只是由上而下地被纵向灌输,更要在学术社群中横向流动;一个学者在学术社群中与他人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能让他在起疑情的瓶颈时刻受到启发而顿悟。此外,王院士指出在新旧典范交替即新典范的方向显现轮廓而旧典范的泥土出现松动的时候,天才更有可能成群地来。


      讲堂后,王院士与港中大(深圳)老师同学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并分享了自己的见解。这场精彩的文化大讲堂无疑让在场的听众受益匪浅,同时也为CUHK(SZ)学术环境的塑造和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徐扬生校长为王院士颁发中华文化大讲堂纪念牌


同学感想
解彬鹤  2015级经管学院学生:
      王院士在讲座上深入浅出的讲述方式以及他举例时对古今中外的典故如数家珍,这都让我印象深刻,他详细说明了天才总是成群地出现的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在演讲中,他还结合学校未来发展来谈谈培育人才,发人深省。令我触动最深的是,王院士的演讲让我明白做学问不是一人埋头苦干,当到达一个程度的时候,侧面的激荡会让人受到更多的启迪。
梁效玮  2015级理工学院学生:      天才往往并不意味着极高的天分,但却是需要后天环境的塑造、人物自身的努力去形成。感谢王院士这次精彩的演说,我会铭记在心。

      “王汎森教授会饮分享会”
       台风“海马”过境也没能减弱同学们前来讲堂与王院士交流的热情。第二日上午,王院士还和同学们在会饮咖啡进一步交流。没有到分享会现场的同学们,快和小编一起来一窥现场吧!



学生感言
王玥  2015级经管学院学生:
      在一场台风天的满座讲座过后,我越发好奇在没有特定主题的座谈和学校的咖啡馆里我能见到一个怎样的王院士。在GEA上选了王院士的书作为导修内容,在反复阅读和理解中有时也会想作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会饮的那个早上,我离王院士近了些,我看到他发灰的头发,听他温和地讲着往事,看到他在听提问的时候拿着封皮上有中央研究院字样的小本子记着问题的重点,认真而谨慎地对每一个问题解惑。那本小册子上竖行的黑色笔记成为那个早上最触动我的一幕。王院士身上谦和沉稳的学者气质,和对待别人的温和认真,总能轻易地使得聆听他话的人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欢喜和崇敬。
杨诺尧  2015级经管学院学生:
        王院士用一种拉家常的方式向我们谈起傅斯年、钱穆等一位位大师,仿佛将他们都说活了,我们陌生的、曾经摆在供台上的一尊尊塑像在王先生的话语中,犹如活在当世、与我们朝夕相处。讲到大师们做学问的方法、态度时也穿插一两则他们的轶事,不仅让我们看到历史学,也更立体得感受到做历史的人。

文案/ 姚栩童(2015级经管学院学生)摄影/ 朱心怡(2015级经管学院学生)编辑排版/ 陈可为 (2015级经管学院学生)                   易榕(CPRO)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