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深圳)学生风采 | 李绮芸:我和“英辩”有个约会
我和“英辩”有个约会
Face to Face
这是第一期Face to Face 人物访谈,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港中大(深圳)英辩大神—— Linda 学姐,与我们分享她与“英辩”的故事。
李绮芸 Linda
#2015级 #经管学院 #金融
#英语辩论爱好者社区 联合创始人
#毕业高中:深圳外国语学校
| 所获奖项 |
◎ 第十九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 华南赛区一等奖(总分排名前十),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 第三届上海国际英语辩论公开赛 晋级淘汰赛, Pre-Octo Finalist
首
次
接
触
英辩
我
只
想
回
家
01
空白
首次接触英语辩论是在高考完的那个暑假。经学长推荐,我参加了一个由香港各高校英语辩论组织联合举办的为期七天的英语辩论训练营(HKPDS)。训练营的培训师都是经验丰富且获奖无数的辩手,两位辩手一组带一个八个人的小班。进入班里的第一天,我就觉得我的整个人受到了冲击。不是觉得培训师的英文有多好多流利——他们大多是香港local或者是EFL辩手;而是被他们清晰的思路,强大的逻辑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所震撼。之所以说是震撼,是因为对当时的我而言,想出并完成一个独立的论点都十分艰难,更别说进行一个7分钟的speech。第一天还没结束,我对英语辩论就产生了第一个认知:这项活动有些令人恐惧。而在第一天的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对英语辩论的认知就改变了:这项活动非常令人恐惧。
认知改变的起因是因为一个小环节。第一天的课程设置中有一个环节是需要学员在培训师面前说自己的一个论点,然后培训师就在听学员说到逻辑有问题的地方时马上打断学员,然后对学员的逻辑缺陷进行提问。当我在进行论点准备的时候就对自己的论点没什么信心,所以站在师父(我的培训师)面前陈述的时候,我觉得很慌张。当师父在我说了三句话以后就打断我并且让我解释我的逻辑时,我发现自己无法对我认为是很普通并且很理所应当的事情作出一个有逻辑的合理解释。在那一瞬间,我清楚的感受到了来自师父的逻辑的碾压。我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论点和论证都根本不是一个完整的论证,只是几句零散的假设。我的腿开始发抖。虽然我站着,师父坐着,但是我觉得我已经是在师父面前直接跪下了。当我瞠目结舌哑口无言的时候,我发现我无法承受这种极度尴尬的安静。我开始对逻辑验证训练产生了极度的恐慌,巨大的心理压力让我在最后一次训练中直接崩溃并且在大家面前嚎啕大哭。
当时我唯一的念头就是:“我想回家。我再也不想参加英语辩论了。”
虽然在随后几天的训练中师父一直有在帮助我更好的对英语辩论的辩题类型和各种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但是在我的心里我已经开始对英语辩论避之不及了。
我就在这种“感到丢脸”的心情中结束了对英语辩论的首次接触,并且默默决定以后还是好好念书就好。
太阳
如果不曾见过
02
或许还能凑活
空白
那为什么我现在会在这里跟各位学弟学妹讲述自己的英语辩论心得呢?
美国传奇诗人艾米丽·迪金森(Emily Dickinson) 有这样一句诗句: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诚然,当时的我对英语辩论这种高强度脑力运动的活动感到恐惧;但是这七天的英语辩论训练给我带来了一次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的重塑(rebuild)。它强迫我真正开始接触并进行“思考-推断-下结论-验证-再思考”的过程,而不只是延续英语辩论之前“单纯直接的下结论”的思考习惯。当我尝试了这一种全新的,完整的思维模式和思考习惯后,我发现我无法放弃它。不管我是否接受,英语辩论的思维模式已经对我产生了影响。当我想偷懒省事的使用之前的思维方式时,内心就会发出“你就只能用这种毫无逻辑的方式思考吗?”的质问。今年前些时候看了《摔跤吧爸爸》,女主角第一次参加比赛跟男摔跤选手比赛最后不敌,回到家后躺在床上默默回想比赛,最后早晨主动对着父亲坚定地说要继续摔跤的情节让我产生了一种认同感。我清楚的记得女主角当时对父亲说出“要继续摔跤”时我内心的心情,因为两年前的我感同身受。
虽不易
但庆幸
遇
见
了
他
们
03
空白
在学校里打造一个英语辩论爱好者社区谈不上一件易事,但值得庆幸的是,我在港中大(深圳)遇到了一个很棒的团队,而这个团队也是我对英语辩论真正热爱的开始。
我们有坚持在晚上定期为辩手们开设训练的Dr. Kevin Smith和Dr. Lucas Scripter两位老师,有一帮可以一起外出比赛一起在房间里讨论辩题到深夜一起玩耍的辩手们,有积极为大家运营社区的运营管理团队同学们,还有English Animator其他部门的朋友们。从本科同学到研究生学长学姐到国际交换生,我们的团队在不断扩大。
2016年3月,港中大(深圳)首届英国议会制(British Parliamentary Debate)英语辩论工作坊成功举办,吸引了近百名学生报名,最终32名学生通过面试获得了培训资格。经过高密度、高强度的三天训练,我校首批英语辩论辩手诞生,随后的活动与训练也开始进行。迄今为止,英语辩论爱好者社区的团队成员们已成功举办了3届校内英国议会制英语辩论工作坊,2届校内英国议会制英语辩论赛,3个英语辩论相关讲座,最高吸引逾300人到场;通过精心安排每周两次的定期训练,我们发掘与培养了包括国际交换生、研究生在内的许多优秀的英语辩论人才;在积极派出成员参加4个全国性大型英语辩论赛事与5个国际英语辩论赛事的过程中,我们的成员通过自身的努力为港中大(深圳)争得了荣誉,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次出现在英辩领奖台上。
目前,我们已与多所高校的英语辩论协会建立了联系。今年,我校举办了第六届广东国际英语辩论公开赛(6th Canton Inter-varsity Debate Championship)广东赛区的比赛,这是中国南方目前最高水平的国际英语辩论赛事。活动能成功举办也离不开学校English Animator Forensics Society(EA英语辩论爱好者社区)和EA各位同学们的支持。
但其实参加
04
你只会更强
空白
通过参与Forensics Society举办的训练工作坊与定期训练,港中大(深圳)的同学们得以对英文辩论中涉及到的不同类别的议题有所了解,近50名固定的英语辩论训练参与者能够在每次训练中感受到自己对不同领域知识的积累提升与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对我个人而言,英语辩论在学业和实习工作中都对我产生了非常巨大的积极影响:英语辩论的speech结构练习让我的英语写作得到进步,每场比赛七分钟即兴演说锻炼让我能够更加自如熟练地掌控Presentation;同时要在15分钟的准备时间里完成接下来50分钟比赛的构思也大大锻炼了我的心理承受强度。现在无论是在比赛中抑或是学业上遭到多么强烈的碾压,我都不会有任何自暴自弃的想法:)。此外,这个暑假我加入了德勤税务与商业咨询,在Business Tax的组里担任实习生。在高强度,高标准,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我无比庆幸自己在英语辩论训练中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分析模式,培养了自己的比赛状态。
谁说英辩
辩手
会 乱 咬 人 的 ?
05
空白
有很多人好奇英语辩论,其中我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
“Linda, 是不是参加英语辩论的辩手都非常aggressive,非常具有攻击性?”
回过头来回顾自己逾两年的英辩历程,发现在比赛中确实有遇到一些辩手在学到一些知识以后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经常会在日常对话中打断对方,指出对方的问题,并且为让对方哑口无言而沾沾自喜。
英语辩论比赛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一次次完美的七分钟speech,接踵而来的尖锐提问,严密的逻辑和具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枪和子弹。在比赛中,辩手们确实可能会因比赛氛围变得稍显尖锐,但是英语辩论教会我的不是将比赛技巧带到生活中创造优越感,而是将比赛的意义潜移默化地代入生活中。我认为最让我感到庆幸的是英语辩论让我知道什么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什么是真正的谦逊和对知识的尊重。
EA Forensics Society之所以坚持做港中大(深圳)的英语辩论活动,是因为我们希望港中大(深圳)的学生在得到积累与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能够在与smart minds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明白:
“We should stay humble,
go home and read more.”
独特
英辩因赛制
06
而五湖皆朋友
空白
英语辩论比赛之所以起到了其他类型比赛所不具有的重要社交作用,是因为其独特的赛制。
每一场比赛都有50-200支队伍参与,而所有队伍都会在7轮循环赛中根据自身实力与不同的队伍进行比赛。一场比赛一个房间内有4支队伍,一共需要7轮循环赛,那么一支队伍循环赛内可以与20逾支队伍的成员进行比赛,可以在比赛结束后的15分钟等待结果的时间内与其余3支队伍进行畅聊。每一个15分钟,我们都可以与来自不同国别、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但拥有共同英语辩论爱好的学生进行交流,在这其中,友谊与联系产生了。
独立思考很累
没办法
只
因
生
而
为
人
07
空白
一场英语辩论比赛不仅仅是一场比赛。它是一次机遇,一个机会,它让大家意识到英语思辨的魅力、让我校朝着思辨教育的目标更进一步。
在坚持发展港中大(深圳)英语思辨文化的这两年中,我收获良多。
我的第一个收获是:
“学习英语辩论不是让我在日常交往中用更流利的语言与更高级的思维技巧去碾压其他同学,而是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发现自己应该更加谦卑。”
第二个收获是:
“我们为所有在英语思辨培训中得到了思维开拓或是价值塑造的港中大(深圳)的同学们感到由衷高兴。”
当我回顾我这两年的英语辩论经历时,当我从一个英语辩论爱好者的角度出发时,我发现“希望越来越多的港中大(深圳)的学生能够从中受益、并成为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进的人”是鼓舞EA Forensics Society团队继续努力的最大动力。
碎碎念
无法归类的
**
你竟看到这里
空白
最后,感谢徐扬生校长,Dorothy老师,学生事务处老师们和 English Animator 创始人张昊东(Alan Zhang) 对 EA Forensics Society 英语辩论的强力支持和大力帮助!
同时,还要感谢我的 partner 江卓伦(Alan Jiang)在比赛和训练中忍受我,对我进行鼓励!
※
我们也许曾被舞台上能言善辩的 Linda 所吸引,
却不曾知道她刚接触英辩时的痛苦挣扎。
我们也许曾以为英辩只是一场博弈,
却不曾知道它更是一个关于友谊、成长和爱的故事。
这场 Face to Face,
或许已经带你了解更多元的人物,更深入的事实。
那么
下一期你期待看到谁的采访呢?
是你身边有趣的同学,还是你仰慕的老师?
请在公众号下方的留言里写上你的答案,
说不定下一期节目就是你最想看到的那个ta。
转载自English Animator 微信公众号
文稿 | 李绮芸 (2015级经管学院学生)
排版 | 邱梦婵(2016级经管学院学生)
插画作者 | Bruno Mangyoku, Shu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