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青春·毕业生专访 | 吕懿惟:坚定的探索者
正青春·毕业生专访
·编者按·
“正青春·毕业生专访”带你走进港中大(深圳)2019届本科毕业生,与你分享他们在大学学习、书院生活和海外求学期间的经历和点滴感悟。
吕懿惟
2015级 理工学院 、逸夫书院学生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高中毕业于上海市延安中学
获得全额奖学金的荣誉并将在今年秋季攻读卡内基梅隆大学电子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回忆起大学四年,吕懿惟为自己的不断奋斗与探索感到骄傲。大一伊始,她和许多新生一样,对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充满了好奇。为了充分发掘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她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尝试。
作为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的第一批本科生,她在徐扬生校长的影响下,对机器人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当时,学校还没有向本科生开放的科研项目,在兴趣及研究热情的驱使下,她对国内外高校本科生科研项目的情况做了详尽的调研,通过Good Idea Committee提交了proposal。在大学各部门的支持与协同下,本科生研究资助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Awards - URA)于2017年启动。根据申请材料和面试审核,URA委员会将综合考虑同学的学术表现、研究提议书、导师推荐等因素,选拔出最优秀的候选者。吕懿惟回忆起这件事,言语中流露着对学校支持同学最大限度自由发展的感激,她说:“那种和学校一起成长的感觉很棒。”作为学校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工程重点实验室的第一个本科实习生,她在钱辉环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无人帆船的研究。在两年的努力下逐渐收获成果,她获得了第一份专利,论文也被选为WCICA(智能控制与自动化世界大会)会议的Best Student Paper Award Finalist。
在与清华大学姚班的交流项目中
吕懿惟所在团队获得了Best Team Award
激情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小试牛刀并没有让她止步于此。大三前的暑假,在杜克大学进修暑课的同时,她利用课余时间担任了Duke Shell Ocean Discovery XPrize Lab的研究助理。她出色的表现给导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她赢得了一封强力的推荐信与次年暑假全额奖学金资助的full-time return offer。然而,在大四前的暑假,她并没有选择向她抛出橄榄枝的杜克大学,而是选择尝试另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吕懿惟在杜克大学实验室做暑期研究
吕懿惟在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夏季学者项目颁奖典礼上
2018年,吕懿惟成功入选了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研究院夏季学者项目,该项目每年向全球本科生开放申请,仅有约35人可以获得入选资格。在RISS2018全部35名学生中,她是唯一一个卡耐基梅隆大学导师给予奖学金资助的学生。谈起做出这样选择的初衷,除了为研究生申请探明方向以外,她表示:“还是想要尝试更多的可能,毕竟走出舒适区探索未知的领域,这种挑战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动。”在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三个月暑期研究经历让她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研究生申请方向,在项目毕业典礼上,她被邀请作为杰出cohort代表发表impact speech,她说,自己的激情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而研究则是在享受探索未知的同时尽所能对社会贡献更大的自我价值。
沟通、协作与领导——把握机遇
当谈及大学的就读体验,吕懿惟认为收获最大的是各项软实力的培养。她感受最深的是,与大部分院校不同,学校对于同学沟通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领导力的重视。在许多海外交流中,她发现一些学生,每当遇到酒会或需要报告时都会习惯和中国人聚在一起讲中文,不愿意去和不认识的人交流。她说,在学校培养的与人沟通的能力使她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交圈,在新的环境中快速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并不断扩充人脉。吕懿惟认为,交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与货币一样,观点要能够流通起来才具有价值。在这些大大小小的社交场合,沟通有时能够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资源与机遇。比如,在一些午餐会上结识的一些教授可能对自己的研究能够提出不一样视角的理解与建议。演示报告更是展示自己的绝佳机会,一个好的研究者,不仅要能够做出有价值的研究,更要能够让世人知晓其价值。作为学校2018年度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nd leadership award的获得者,吕懿惟认为小组协作能力与领导力也很重要,尤其是作为一个团队的leader,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与洞见。例如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做暑期研究时,同一个办公室的实习生经常会一起交流、外出玩耍,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在之后的 “CMU RISS DJI Challenge”(CMU RISS大疆无人机挑战赛)中需要自行组队,她很快根据比赛需求召集了自己的团队,各自分工,拿下了挑战赛的第一名。
吕懿惟在向其他研究者解说自己的课题
与实验室同伴赢得了大疆无人机比赛第一名
感恩常伴
回忆起这四年,吕懿惟笑谈,大学里每一位给予她温暖与帮助的教职人员,他们一点一滴的温暖,都成为了她前进路上的动力。她特别感谢研究上的启蒙老师钱辉环教授,如果没有他的悉心指导,后续的研究探索便无从谈起;也很感谢一直给予关心的上海招生组老师,特别是每逢她过生日都会请她吃最爱的叉烧饭的张甲馆长和热情高效的Justine老师,有他们在学校,她就觉得自己没有离开家很远;还有申研前夕紧急帮忙润色文书的龚文高院长,他无私的帮助和深厚的语言功底,使得文书的修改有很大的成效。
吕懿惟最想要感谢的是她的学术导师(academic advisor)徐扬生校长。徐校长敏锐地发现她身上的特质,在她大学成长中给予强有力的鼓励、支持与关心,在学习劳累时带领大家爬山或春耕,还时常邀请他们去家里做客,畅聊未来。“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帮助我。”她如是说。
吕懿惟与导师组同学在徐扬生校长家做客
吕懿惟与徐扬生校长和同学一起春耕
送给学弟学妹的话:体验大于得失
当问及有什么秘籍想要分享给学弟学妹时,吕懿惟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体验大于得失”。她回顾自己的大学四年,不禁想起了一件趣事:大一时她自己创立了“啤酒娃”小吃微店,在闲暇时大展厨艺为同学提供自制美食。说到盈利情况她不禁莞尔,虽然原先挣大钱的计划流产了,但是自己一人身兼老板、经理、采购、销售、大厨、快递多重身份,对她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有趣尝试,也结交了很多朋友。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视频
了解不一样的吕懿惟
https://www.pearvideo.com/video_1532073?st=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这段经历不仅为她赢得了当年的最佳学生创业奖,更是让她对一个完整商业模式的诞生与运营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也交到了很多的朋友。这段经历与思考被写入了她的一个机器人与商业相结合的硕士项目的申请文书,获得了项目委员会的青睐与offer。“探索不会一帆风顺,没有什么事情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要在不断的尝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要学会去享受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出一个人的潜力与斗志。”她这样说,也这样做了。
-End-
传讯与公共关系处出品
采访、撰文/ 罗伟宸(2018级经管学院、祥波书院)
排版/ 张芳洲(2017级理工学院、思廷书院)
指导老师/ 杜小美(CPRO)
“正青春·毕业生专访”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大学公众号
博文约礼
cuhksz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