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东盟青年峰会在京举行 港中大(深圳)大一学子代表中国发声

中国-东盟青年峰会在京举行

港中大(深圳)大一学子代表中国发声


10月22日至28日,以“青年携手,创想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青年营暨第四届中国东盟青年峰会在北京举行。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的大一学生郑笛文作为30名中国青年代表之一, 参与了本次峰会,并最终被中国代表团推选为唯一代表,在《中国-东盟青年宣言》修订会议上演讲与表决,为中国、为中国青年发声。


2019级人文社科学院、祥波书院

高中毕业于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的

郑笛文同学在峰会现场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伍伟,马来西亚国防部副部长、马来西亚上议院国会议员刘镇东,资深外交官、前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等嘉宾,以及来自中国、东盟国家及其他多国的学生代表共16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本次峰会通过模拟东盟会议与论坛等活动,让中国、东盟国家及其他多国的学生代表深入了解中国-东盟合作在各个领域的阻碍与契机,共同探讨中国-东盟合作的发展前景,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中国-东盟青年宣言》起草与投票大会现场

郑笛文同学作为中国代表对宣言内容进行表决


本次峰会的最后环节,是由东盟十国和中国各个参会国家中各推选一名代表,参与《中国-东盟青年宣言》修订会议上演讲与表决,30名中国青年代表里面,大部分是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等传统知名大学的大二或以上年级的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对于作为大一新生的郑笛文来说,因为年龄阅历尚浅的缘故,一开始对自己不是很自信:“当主持人问‘有意愿作为总代表在青年宣言起草与投票大会上发言的举个手’时,我不敢举,尽管心里总有想接受挑战的悸动。但机会就在眼前,如果不试就放弃,我想我会非常后悔的。在一番挣扎之下,我成为最后一个举手报名的中国代表。”至于最后为什么能够得到中国代表团成员们的一致认可,被推选成为中国的总代表,郑笛文认为,除了要感谢代表团里面哥哥姐姐们的关爱外,也得益于在港中大(深圳)的课堂上锻炼的英语即兴演讲能力和社团活动中积累出来的舞台表现力:“鼓励自己举手前,我想起了这个句子:If you try and fail is better than if you fail to try in fear of failure。”


十一国代表在投票通过《中国-东盟青年宣言》后的合照

姿势是传统的“东盟握”(左四为郑笛文)

 

对于首次踏入国际舞台的郑笛文来说,最激动的时刻莫过于能凭借自己的力量,为中国发声。28日,在进行最后的讨论和投票大会宣言时,其中一国代表首先提出要在青年宣言的条款中,删掉促进一带一路的条款,其他东盟九国代表集体附和。郑笛文作为中国总代表,坚决投了反对票,也是现场唯一一个投了反对票的代表:“那个时候觉得压力很大,但是责任更大!我觉得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新时代重要的外交政策,必不能因为代表团的偏见而贸然删除。为了这个条款我据理力争,经过三轮协商,最终说服东盟十国的代表一致通过一带一路条款写进《中国-东盟青年宣言》。”《中国-东盟青年宣言》将由中国—东盟中心等递交给东盟总部和各国政府,宣言共分为区域安全、经济与贸易、创新科技、环境资源以及青年事务五个部分。此宣言凝聚了代表们的努力与汗水,也表达了诸位代表对中国东盟友好睦邻关系的衷心祝愿。因为自己的坚持,中国青年的声音得以传达到国际舞台上,是郑笛文最自豪的事。


郑笛文同学在闭幕仪式上表演中国民乐——竹笛


本次峰会为期七天,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学校的代表讨论了有关东盟经济金融、市场一体化、人工智能和一些发展问题,为中国与东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国际合作提供青年智慧和青年力量。

中国-东盟青年峰会

中国-东盟青年峰会是由一群关注中国-东盟事务、热衷于透过对话及交流促进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中国与东盟在京学生联合发起。峰会从2016年起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每年均有百余名来自中国以及东亚等地区高校学生齐聚北京大学,共同探讨中国-东盟合作的发展前景,透过模拟东盟会议(Model ASEAN Conference)与论坛深入了解中国-东盟合作在各个领域的阻碍与契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为中国与东盟青年交流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中国-东盟青年营则是由共青团中央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名义开展的国家级青年交流品牌项目,该项目自200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0届,在东盟国家青年群体中引起了广泛积极影响,为中国与东盟国家青年互通做出了重要贡献。


内容由传讯与公共关系处(CPRO)提供

图片由郑笛文同学提供

资料整理:程佳铭( 2017级人文社科学院、思廷书院)

排版:李依洁(2016级人文社科学院、逸夫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