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心语 | 故乡的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徐扬生 Author 徐扬生
编者按
本期“校长心语”,博文君为大家分享校长徐扬生教授近日撰写的《故乡》。他在文中写道,未来人才本质上就是“桥梁”型的人才。要培养“桥梁”型人才的至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回归教育的本意,就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工具,或者灌输知识。因为,只有“人”才能承担起这种“桥梁”的作用,才能和他人连接,才能充分连通所有“人”的“结点”。
对每个人来说,人生的路都起源于自己的家门口。我人生的路,起源于老家门口的桥。所以,故乡的桥是我人生的源头。
故乡绍兴是个水乡,河网发达,纵横交汇。我童年时出门的交通工具不是汽车,不是火车,也不是飞机,而是船。坐在船上,一杯茶,一盘瓜子,一本书。有朋友时,聊聊天,看看沿河两岸的田野风光。没有朋友时,就看看书,人在船上,船在水中,水的波动,船的摇动,与人的生理频率是一致的,一晃一晃,一会儿就感到放松和宁静。
有河的地方一般会有桥,所以故乡的桥也特别多,人称“东方威尼斯”。桥,对于故乡人的生活有几重意义。
首先,是“交通”的意义,水路、陆路的连接,还是靠桥的。故乡的桥设计得非常好,一方面在陆路上它考虑到各种水系及河道的连接,比如绍兴的八字桥,有人说是现在立交桥的雏形,横跨多条水路,设计得既紧凑实用,又优雅大方,不仅考虑到人的通行,还考虑到车的通行。现代的设计,凡是有台阶的地方,如果考虑到残疾人和简易车辆的通行,都会在旁边设计一条长长弯弯的斜坡,与台阶是分开两部分来建造的。但故乡的桥却不是这样做的,她是在台阶中间铺一些连接阶梯的斜面,这样两种不同的功能就可以在同一个地方实现了。此外,故乡的桥的下面总留有一道纤夫可以走的小道,这样也方便了水路的通行。我做过纤夫,所以,我不仅深知桥下这条小道的方便,而且还感受到从桥下,或船上看故乡的桥,比在桥上看,要美丽动人得多,尤其是晚上,月亮会从桥洞里迎面出来,真有一种“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感觉。
“桥”的第二个功能是“商业”。有桥的地方,常常是最热闹的地方,有集市、酒店、药行、书店、百货和各种各样的小吃摊位,从早到晚,熙熙攘攘。从小处来讲,这就是为什么从前的绍兴城里的生活是很方便的,出门几步路就能到一座桥,桥的附近就可以买到自己想买的日用商品和每天的蔬菜鱼肉。从大处来讲,因为桥多,所以绍兴人的商业意识较强,改革开放初期,那里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乡镇企业,也是后来民营企业的发源地之一。
桥,对故乡来说,还有第三重意义,那就是“文化”的意义。绍兴很多桥都是以人名来命名的,连接着一个时代或一个故事。比如说,“题扇桥”是王羲之为卖扇的老妪题写扇面的地方。“春波桥”是纪念陆游与唐婉爱情故事的地方,这座桥就在现在的鲁迅故居附近,曾经有一次我与一位中学老师从那里路过,他却说这座桥是纪念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贺氏有诗“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故名“春波桥”。许多地方为了铭记对其有恩德的乡贤,常常会建造一座寺庙,或者凉亭,或者牌坊,以示纪念,但是像绍兴这样用桥的名字来纪念本地乡贤的做法是很少见的。我以为,用如此实用,甚至谦卑的方法来纪念名人,这本身是故乡的一种文化,一种置历史于现实,置文化于生活的文化。
桥,在故乡绍兴,可谓是俯拾皆是,人称至少有一万多座桥,同时这些桥的模样也五花八门,各种建筑风格都有,既代表了工程技术,同时又是一门艺术,是古城的一大风景。有时候我想,如果没有了桥,绍兴会变成什么样呢?就好比,如果没有西湖,杭州还会像杭州吗?如果没有天安门,北京还会像北京吗?如果没有黄山,安徽还会像安徽吗?而这座座古桥,不是自然风光,是集几千年来人民的智慧,完全是靠人的力量打造出来的。所以,每当有朋友问我,“绍兴有什么好玩的?”我总会同他说,“你去看看绍兴的桥。”
我走在故乡的桥上,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小时候,与其他城里的孩子一样,从一座座桥上走过,去上学。后来长大了,去下乡,撑着生产队的船从一座座桥下摇过,有时候也会在桥上扫垃圾,那个时候所有城里人都觉得我是乡下人,而当我回到农村,村里人又都把我当作城里人看待。后来,离家乡更远了,去了美国。在美国的时候,无论是美国人,还是我自己,都觉得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绍兴人。然而,我一回到故乡,人们却都把我当作外国人,已经不像绍兴本地人了。这有点像鲁迅先生几十年后回到故乡,见到闰土的感觉。我不由得问我自己,我走了那么多路,等我再回到故乡时,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人吗?
其实,我的“命”有点像“桥”!桥,是很难说清楚到底是属于“此岸”还是“彼岸”的。
儿时,祖母常常牵着我的手,走过一座座古桥,边走边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大多数故事现在都忘记了,但我记得不少故事的结尾,常常是这样的:故事的主人公突然一下子凝固了,变成了桥头的那个石狮子,然后,故事就此戛然而止。我常常要问,“奶奶,故事就这样完了?”她说,“是的,他变成了石狮子,守护着大桥,睁眼看着这大千世界。”那时候我在想,要是我,我可不大愿意变成石狮子!我更愿意变成那座石桥,让世世代代的人从我身上走过,小船从我身边摇过,鱼儿从我脚下游过,清风吹拂着我身旁的杨柳,这不是很惬意吗?
现在想来,我这一生还真活得像一座“桥”!
在现代,像我这样属“桥”的命的人很多,现代社会是网络社会,无论是“网”也好,“链”也好,每个人都是网络上的一个结点,都是一座桥。所以,未来人才本质上就是“桥梁”型的人才。要培养“桥梁”型人才的至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回归教育的本意,就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工具,或者灌输知识。因为,只有“人”才能承担起这种“桥梁”的作用,才能和他人连接,才能充分连通所有“人”的“结点”。
这种“桥梁”型人才的培养有三个维度。其一是科技与人文的桥梁。现代社会的发展过于强调科技的作用,随着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社会分工迅速变化,人的社会性,包括情商、领导力、沟通、群处能力、想象力和艺术情感愈显重要;其二是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要有世界的视野和广阔的胸襟,宽宏包容,自信自强,才能做一个有担当的世界公民,才有资格领导世界发展的潮流;其三是现代与传统的桥梁。了解我们民族辉煌的文化与传统,是新一代人的责任,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知道根在哪里,才会有家国情怀,只有这样你人生的路才会走得更远、更坚实。
祖母说,每个人都能在天上找到一颗星,我想说,每个人都能在地上找到一座桥。人的一生,本质上就是造一座桥。一边连结父母、老师、先辈和传统,另一边连结儿女、学生、后辈和未来。毕其一生的努力和生命,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桥,以至于把自己的身躯作为最后一块石头置于桥上。就这样,桥建成了,造桥的人消失了。然而,在桥上,世世代代的人络绎不绝,生生不息。每天,人们从桥上匆匆路过,忙着去建造自己的桥了。
桥,是人生的缩影,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的一座桥。
配图/村越由子 作品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转载自徐扬生校长个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