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青春·毕业生专访 | 方翀宇: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
自2014年招收首批本科学生以来,港中大(深圳)已培养了4届本科毕业生,5届研究生毕业生。毕业生们无论是攻读硕博项目还是迈入职场,他们与港中大(深圳)的故事并未画上句号。
本期“正青春·毕业生专访”带你认识2017级经管学院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方翀宇。
- 编者按 -
这一次的采访约在了校内的星巴克。已经很久没见过方翀宇学长。之前曾采访过他一次,在一九年一月。那时我才进入大一半年不到,他大二,刚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模联英文会场拿奖回来,在生命自然协会做社长。我对未来很懵懂,他不比我清晰太多。
方翀宇
2017级经管学院经济学专业(经济科学方向)
逸夫书院
高中毕业于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
毕业后将赴芝加哥大学攻读计算社会科学硕士学位(经济学方向)
图|2019年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经济系与Prof. Giacomo Rondina合影
大二下学期,方翀宇修读了中级宏观经济课,愈发对宏观经济学多了兴趣。2019年秋季,他去UCSD交换,在美国待了三个月。在那儿,他修了门数据分析的课,写了一篇自己挺满意的课程论文。归国后碰上疫情,他在家里一边帮教授远程做科研,一边读书上课。等再回学校时,我已有两年没见过他。尽管只有一面之交,这次却像老友重逢。上回采访时,翀宇给我带来了很深很深的触动。那会儿他就有着优秀的成绩和丰富的校园经历。但这都不是最特殊的。
翀宇的专业是经济科学。该专业经常被经管学子戏称为经管最难。它从较为数理的深度挖掘经济学理论,偏研究导向。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翀宇每天面对的是在别人看来犹如天书的经济学公式。他喜欢数学,喜欢那些看起来高级的的公式。某种程度上,他学了商科里最偏理科的专业。但简单的理科生三个字无法定义他。他的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他极具使命感。谈话间偶尔流露的神色,让我不禁联想起古时兼济天下的士大夫。
翀宇一直对政治经济历史(尤其近代史)感兴趣。初三,他偶然读了《朱镕基讲话实录》。这本书的内容像一股惊涛骇浪,把他一直沉在心底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感裹挟着,冲上了岸。少年那些模糊的想法,随着这本书的注入慢慢浮上心头。他决心要把人生过得有意义一点。
图|2018年与徐扬生校长一起春耕
“在有限的人生中多奉献,把个人命运和奋斗前程融入国家的发展,融入为人民谋取福祉的事业之中。”他没觉得这些是套话空话。而他也的的确确在努力着,修读这个专业正是他实践的其中一步。经济,经世济民。
“大学四年,人真的有很大的变化。”他笑着说。初入大学时,他空有理想和热血,但脚下的路径怎么走,其实他并不清晰。他做了很多探索,参加模联就是其一。“我觉得模联是可以诉诸我理想的一个平台。模联对学术水平和表达水平要求都较高。代表们需要有研究的功夫——对大会所讨论的某个议题做详细的研究,会前要写出立场文件。还要有说的功夫——在会上要善于表达、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利益,要学会谈判与妥协、与其他国家交换利益互相让步,要学会顾全大局、怎样协调各方利益达成共识。最后还要有写的功夫。”在一九年的采访中他这么说道。
图|2018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模拟联合国会议获奖
大二时,翀宇代表学校和国际生一起参加了北外举办的模联会议。会上,他代表美国,探讨气候变化的议题。大会第一天,他的表现并不算好。这天的会场讨论杂乱无章,而他身为美国代表也未表现出该有的“强势”态度。当天晚上,一些国家已经达成共识,在起草文件。他感觉到危机感。
“当时就想,这样不行,我根本没对议题起到推动作用。”会议进行到第二天,他开始增多发言次数。接受质问时,他一边听,一边在台下抽出一张A4纸速记。前面代表短暂的发言时间一过,他立刻上台发言。没时间紧张,整个人都全身心投入到会议中。上午的会期过去后,他发觉自己出了一身汗。
等到会议的最后环节时,他坐第二排,前方的大屏幕写着Voting Procedure。两轮表决环节,主席团喊过每个国家的名字。他没回头看这些国家的代表是否举牌表示通过,只是等着。一个又一个喊过去,主席团停下了。所有人都在看。屏幕上终于显示,在场所有国家名字前的方框都是绿色。他还没完全反应过来,会场里就爆发了掌声。“决议草案全票通过!”
他突然松了一口气,有些激动。在这场会议中,他拿到了Outstanding Delegate的奖项。初冬的北京零下三度,天空灰色。当时站在北外的校园里,他突然觉得自己离理想又近了一点点。
图|2018年在麦吉尔大学修读暑课
科研是翀宇大学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他在大三下修了两门徐思闯博士的专业课,又旁听了他主讲的博士生课程。徐思闯博士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济学助理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
此后,翀宇请徐博士作为自己的科研导师。他说,只要自己有问题,徐博士一定会及时详细地答疑解惑。徐博士还时常给他推荐一些论文,鞭策他学习新的知识。在他完成第一篇论文时,徐博士逐句阅读,一一给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科研之余,翀宇和徐思闯博士成为了良友。他们会一起约咖啡、散步、吃饭。徐博士给翀宇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关心他未来的打算,他们甚至一起交流生活琐事,拉家常。翀宇说,他曾在大三暑假确定人生方向时去找徐博士长谈,并意外发现老师当年和他现在有非常类似的想法,也面临非常类似的选择。“正因此,我倍感亲切,徐老师言简意赅的教诲对我触动很大。这是我大学阶段中很难忘的师生情。”
关于科研的挫折和喜悦,翀宇觉得术业有专攻,事业一定是起起伏伏的。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所爱,然后享受这个过程的起伏。
对翀宇而言,在港中大(深圳)就读四年,影响他最大的课除了专业课,就是久负盛名的通识教育。以前他对哲学不感兴趣,后来在通识课上发现了哲学的魅力,理解到了先哲们所谓“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的含义。通识教育给了他很多指引,课上他常会感到醍醐灌顶。可以说,通识教育对他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翀宇最喜欢的自习地儿是旧图(知新楼)四楼。在他们大一时,大学图书馆尚未投入使用,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在旧图四楼学习。养成习惯后便一直在那儿了。当然,也因着旧图离宿舍更近。
平时散步或锻炼,他习惯去中园的神仙湖。从逸夫书院出发,沿着校巴路线上山走到神仙湖,绕个一两圈后再原路返回。每每压力过大或有烦心事时,他的解压方法就是听着音乐绕湖走。在他看来,有一个能使人安心、平静的地方,是大学不可缺少的灵魂之一。他也期待着音乐学院和医学院落成后的神仙湖畔。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2019年主持逸夫书院2019本科生毕业晚宴
图|2020年参加大学音乐会
图|2021年参加并主持逸夫书院毕业晚宴
他马上就要毕业了。尽管他自认是个情绪较平稳的人 ,不易大喜大悲,但回顾四年仍多有感慨不舍。最近他常在学校里散步,一边走一边四处张望。这大概是最后以在读生的身份看学校了,他不由得想再用脚步多感受一点学校的路。他说这是对母校的温情和敬意。
翀宇有个秘密理想。如果可以,他想做飞行员。他有时陷入沉思,假如自己视力好一点,可能那些家国情怀数据公式,都将不复存在。他会和天空一起,不受干扰。耳麦偶尔送来万里之外的指示语音。
翀宇说,有一次夜间航班,飞机静止在云端之上,天地间只能看到那一个月亮。万籁俱寂。飞机落地,走进机场灯光明亮。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万家灯火”四个字。
- 编后记 -
作为采访者,和半个老朋友,我很高兴见证到了翀宇学长的成长。很多东西变了,也有一些一直没变。比如他的微信签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两年前我问他,他的座右铭是什么,他脱口而出的也是这句。神色有点腼腆,也坦然从容。
传讯及公共关系处(CPRO)出品
撰文|王伊依 2018级经管学院、祥波书院
排版|王骆彬 2020级市场学理学研究生、逸夫书院
编审|Banyan(CPRO)
浏览更多
独幕电台|毕业大戏的诞生:在这思绪柔软且细腻的毕业季,我想约你看场戏
CUHK-Shenzhen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结合传统与现代 融会中国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