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 | 当港中大(深圳)学子到德国慕尼黑交换
编者按
本期”看世界“系列专题将为大家分享港中大(深圳)学子前往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交换生活。
疫情之下,学子们离开亲朋前往异国他乡求学,这段旅程或饱满或不易。让我们一起走近黎俊乐、崔鹏毅和余冰然同学的交换生活,倾听他们在这段求学之路上收获了怎样的经历及心情。
德国慕尼黑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加兴校区 图:崔毅鹏
经管学院
逸夫书院
2019级研究生
崔毅鹏
2021年4月至8月,我去了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做交换生。本科时,没有做过交换生的遗憾,在硕士的最后一个学期实现了。刚到的时候,慕尼黑才下完开年的最后一场雪,天还很冷。那时德国的疫情还比较严重,人们需要遵守社交距离,大多数商业活动被封锁,印象中的啤酒之都变得很冷清。
不过,我住的地方是学生公寓,里面是慕尼黑各个大学的学生,在邻居和同学的帮助下,很快就熟悉了这里的生活。
房间是每人一间,每层楼有公共厨房和休息室,这点设计和港中大(深圳)很像。附近有超市,平时都是自己做饭,这段时间厨艺进步很快。每一层是一个小集体,有时周末,大家会组织一些活动,像BBQ、爬山、扔飞盘、沙滩排球等,社区氛围感很好。由于性价比高,学生公寓的合约都有固定的期限,主动组织活动或为社区服务的,可以延长租约,所以大家都挺积极。
花园的一角
公寓旁边是慕尼黑最大的城市公园English Garden, 在伊萨尔河畔,刚开始的那段日子,我经常在公园里跑步。夕阳或清晨,每次跑不一样的线路,穿过草地和树林,遇到一起跑步的,或骑自行车的,或在公园草地上打球的,或一家人周末野餐的,或趴在草地上晒太阳的,这里是体验市民情趣的好地方。
慕尼黑南的瓦尔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刚到德国时,一切都很新奇,但因为疫情不能出远门,我便想找一本关于德国留学生活的书。寻找良久,终于发现了季羡林的《留德十年》。于是,我得以了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留学生的生活,得以窥探一个人在异国漂泊十年的心境,得以观察大时代背景下的德国人和每一个普通人。后来,我又陆续读了余秋雨的《欧洲之旅》,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在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的冲击下,容易激发一个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随着6月份中旬,欧洲各国的陆续解封,我得以安排旅行,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我先后去了国王湖、瑞士和奥地利,拜访了在苏黎世读书的老同学,朋友异国相见甚是激动。德国人爱远足,在此期间,我更是爬了好几座山,从此爱上了Hiking。
瑞士卢塞恩的瑞吉山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北链山
学期结束后,为了加深与我结缘的这个国家的了解,我计划了为期近11天的环德旅行。从慕尼黑出发,北上至“歌德遗落了心”的海德堡,经西部莱茵河畔的科隆,过季羡林居住八年的哥廷根,到德国最大的港口汉堡,然后坐火车到北欧的丹麦。由于时间不足,返程中没有机会经过柏林,比较遗憾。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旅行,一路住青旅,十多天里,遇到了很多人很有趣的事,也欣赏到了不同地方的人文与风景。返程中,坐了一路火车,由北向南,看着贯穿南北的风景变化,我的德国的交换日子渐渐画上句号。
滑动查看更多
隔日,从慕尼黑到法兰克福机场,见到了近4个月来最多的中国人,倍感温暖。终于,踏上飞机,回到了热闹而亲切的祖国。
理工学院
祥波书院
2018级
余冰然
到慕尼黑的第一天,四月份雨夹雪。一行三人初来乍到,到步行半个小时外的超市置办一些必需品。本想在麦当劳解决晚饭,被轰出来时才明白lockdown时期禁止店内用餐。一路上,冷得发抖,手上拿着咬了两口的汉堡薯条,怀里抱着下午采购的东西,哆哆嗦嗦地又走回了寝室。这个略显狼狈的第一天,回想起来宛如昨日。慕尼黑的天气倒也不一直这么糟糕,只是有些阴晴不定,阴天时总期待明天可以躺在公园草地上晒太阳。
2021.6.17 阳光明媚的玛利亚广场
到慕尼黑的第十二天,宿舍楼层的其他小伙伴敲响了我的房门。轻微社恐的我,前些天都没怎么出门,这次被他们邀请参加楼层的活动。玩的是一个drinking game,两支队伍轮流用球去砸放置在中间的瓶子,击中的一方可以喝啤酒,哪边队员全员喝完便胜出。同队的Stephen见我慢条斯理的很,两轮之后教我如何快速让酒下肚。之后便是酒后闲聊。突然发现交朋友好像变得简单了。虽然这是一个全网课的学期,与宿舍楼层小伙伴的交流让日常不那么枯燥。
2021.5.26 电影之夜✨
到慕尼黑的第十八天,我第一次坐德铁,到德奥边境的国王湖一游。当时因为疫情,没有游湖的船。我和周同学沿湖散步,找了个湖边的大石头坐下,看着近处湖水清澈见底,远处蓝波荡漾。更远处还有雪山。在水边发呆,时间都变慢了。
2021.4.24 第一次去国王湖💦
德国学校普通lecture基本没有期中,作业不算分,也不强制完成;成绩仅凭期末考的分数决定。这样的情况弱化了因作业得分等成绩而产生的压力。学期中同学之间没有比较的数据,减轻了peer pressure,我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因此慢了下来。如果你想看看欧洲尤其德国的风土人情,感受节奏慢一点的生活,请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个TUM交换项目吧。
最后,感谢所遇见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同一个项目的崔学长、黎大厨和周同学,帮衬了我许多。短短的四个多月,每一天都很幸福。
2021.7.5 商品种类繁多的TUM shop
数据科学学院
祥波书院
2018级
黎俊乐
2021年4月-7月,我在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完成了一学期的交换项目。由于当地疫情,大多数课程都采取线上教学。因此,这次交换基本可以概括为去德国上网课。
TUM的课程丰富且质量高。我尤其推荐CS、DSBDT的同学参加TUM的交换项目。得益于TUM强大的师资力量,TUM Informatics Department 每学期都开设专题性很强的practical courses和seminar courses。课题覆盖广,通常有几十门这样的专题课程可供学生选择。我在交换期间有幸抢到一门practical course: Machine Learning on Crowd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这门课围绕人群模拟这一课题,结合机器学习、软件建模和动态系统等理论知识展开,并采取小组project评分制。在与组员共同攻克一个个难关的过程中,我第一次体验到将机器学习算法运用在一个明确的现实问题上。
这次交换是我第一次在国外独自学习生活,我非常庆幸选择了TUM的交换项目。慕尼黑是一座非常适合交换生体验生活的城市。它开放包容,同时治安好。由于TUM每年都会接收大量来自全球各地的交换生,与不同文化的同学交流的机会非常多,比如宿舍楼层开party、hiking、BBQ、DIY鸡尾酒会等。当地人十分友善,尽管你不会德语。超市肉铺的阿叔会用并不流利的英语介绍各种香肠,并热情地请你免费品尝几段;收银员见你不识德语,也会笑着用不熟练的英文祝你Have a nice weekend!
慕尼黑城市景观
唯一的遗憾是没能体验在TUM的校园里学习,少了很多与同班同学、教授线下交流的机会。希望疫情能早日结束!
部分图片及内容由学术交流处(OAL)提供
排版:宋思源(2020级理工学院、逸夫书院)
向上滑动浏览更多
开放申请 | 牛津大学 & 耶鲁大学2022-2023学年国际交流生项目
CUHK-Shenzhen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结合传统与现代 融会中国与西方
↓
星标+在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