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仙湖畔》| 港中大(深圳)副校长阮健骢先生的深港记忆


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

《神仙湖畔》杂志夏季刊以“香港情·中国心”为主题,

与阮健骢副校长展开对话,

共同追溯他的深港回忆,

聆听狮子山下的动人故事。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 副校长阮健骢先生的深港记忆


阮校长接受《神仙湖畔》学生记者采访


香江两岸的异乡漂泊与时代足迹

“我相信我们那个年代在香港成长起来,都应该有同感,都是这么走过来的……”谈起往事,已尽是淡然从容的阮健骢副校长,对往昔那段艰苦的求学岁月却又总是饱含着无数复杂交织的情绪。 


“我不是在香港出生的,当时刚来到香港的时候,整个社会经济还没发展起来,香港家庭的生活条件也比较简陋,教育不是很普及,很多孩子没有不断往上升学的条件……我去到香港的时候已经10岁了,直接去读小学的后半段。之前没有学过英语,来到一个英文教学比较普遍的环境,挑战是非常大的。当时我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还得找人给我补习英语,慢慢整理出一套学习的方法后,学习成绩也上来了……”即使已是源自几十年前的经历,阮校长仍是记忆犹新,仍可娓娓道来:“我当时考上了四年制的香港中文大学,所以和这个名字也是一辈子都联系在一起了。我们那个时候上学条件很艰苦,刚念大学的时候连宿舍都没机会住,到后面才住进去的。当时一些课程的授课不在校区内,而是在市区的教室里,那上学就得坐列车班车,一个小时一班。当时是一定要赶车的,不然等下一班车再来就是一个小时后了。我们那时候坐车是非常赶的,比如中午一下课,就得跑去食堂打饭,打了饭就得拿着去赶车,接着在车上吃饭,吃完午饭的时候列车就去到市区,马上开始上下午的课了。整个过程的时间得衔接得刚刚好,不然就耽误上课了……那时候能上大学是非常幸运的事情,因为能考上大学的中学生班上也就十来个,要求很苛刻,竞争也比今天激烈许多……那时候,很多孩子中学念完考不上大学就只能去念职业学校,“学一门手艺”或者直接出去打工了,他们的归宿很多都是工厂、办公室。那时候香港还没实现产业转型,纺织、工艺品工厂还是很普遍的,很多人就去里面靠劳动讨个生活。当时,很多父母也没时间顾及孩子的教育升学,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打工也由着孩子们去了……”


阮校长提到,在大学毕业之后,他能感受到香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已经给社会生活的面貌带来了很大变化。经济发展起来了,柴油火车也变成了电气化火车,班次的频率也变高了,不用赶趟了;教育的条件也改善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让中学毕业生上大学的机会也变多了;随着香港金融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和行政管理体系的完善,工厂的数量在不断减少,社会上的工种也多了许多,比如他就说道:“参与政府工作和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岗位也多了起来。我在大学也是选的社会科学的方向,但我没有去考公务员,而是在社会上做了几年工作最后选择在学校里做行政管理,一干就是30多年……”在阮校长梳理他多年的成长历程和职业生涯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个人的发展际遇也是整个时代变迁与社会演变的见证。


狮子山下的奋斗精神与文化底色

谈起是什么在推动香港持续的变化和发展,阮校长非常直接明了地点出了香港人引以为傲的“狮子山精神”。“什么是狮子山精神呢?它就是一种代表着勤奋、努力、拼搏的精神。从很早的年代算起一直到现在,香港土生土长的人其实不多。很多人都是从内地迁徙过去,或者从国外过来的,所以香港本质上是一个移民城市。这些五湖四海来的人在香港这个荒芜的小小岛屿上面,唯有努力,才能生存下去。他们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谈起那段人人拼搏的岁月,阮校长的话语仍能令我们感到澎湃的激情:“在生活条件不好、学习机会又稀少的社会状况下,我感觉我们那个时期的同学,都是非常刻苦的。那时是没有九年义务教育这回事的,小升初要考试,初升高要考试,还有就是大学文凭考试,每一轮都会刷下去不少人,不努力就没有书读……然后说到那些打工的人,他们一天要做12个小时,从早上七八点干到晚上七八点。如果查查当时的资料,你就会发现,香港那个时候应该是世界上工作时间单日最长的地方,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而且经济发展起来以后,你也能明显感受到,很多社会上不同岗位的人的工作量也繁复了起来,这也是时代进步的一个体现……总的来说,当时的我们很为这种拼搏的‘狮子山精神’感到骄傲,简单来讲就是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不会饿死,就一定能在社会上闯出自己的一条路来!”接着,阮校长又谈起了另一个构成香港城市底色的文化特征:“我刚刚提到,香港是在移民的迁入中发展起来的,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地方,靠自己的力量和勤奋讨生活,所以香港的一个特色就是包容,能够容纳和汇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大家一起建设香港。包容,是香港非常重要的文化底色。”


包容还体现在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文化的多元性:“香港是个很特殊的地方,这里的文化是中西结合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香港既有中国的传统节日,诸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有西方的复活节、万圣节、圣诞节。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都能一起欢度这些节日,这种包容多元的社会氛围也是不可多得的。还有宗教的多元,饮食的多元,礼仪风俗的多元,艺术的多元,中国的粤剧和西方的歌剧都有机会看到,来了香港都能感受得到。我非常欢迎和建议大家有机会的话就去香港生活一段时间,感受一下这种文化融合的氛围,一定是一种非常独特、令人终身难忘的体验。”


大湾区内的教育发展和未来前景

谈起自己与港中大的渊源,阮校长颇有心得:“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都很感谢港中大对我的栽培。首先说学习,在我看来,教育是能够让人不断往上攀登的,一个人只有拥有足够高的受教育水平,他才能摆脱贫困,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也才会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如果说回归家庭,那么他独立生存的能力也是足够的,不会给父母带来负担和压力,这些都是教育的意义。无论是大学还是社会,都应该尽可能地让教育能够深入社会的底层,让人穷志不穷的孩子们都有往上走的机会。单就为我提供教育发展的机会的层面来看,我对大学是无比感激的。”


“接下来就是工作领域,我大学念的是社会学,这个学科就是与人有关,需要学会和人打交道,学习群体生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乃至最终社会的形成与演变。我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人力管理工作是符合这个方向的,就一直做了很多年……直到来了这里。”谈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工作生活,阮校长又有另一番体会:“虽然来到这边也同样是做行政管理的工作,但是仍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我处理的不再只是人力管理方向的工作,有时是财务工作,有时是学校建设方面的工作,比较幸运的是我有一个能力很强的团队来配合我的工作。”谈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办学历程,阮校长说:“如果你要说在这里办学有遇到什么非常大的困难,那是没有的。因为我们都是传承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制度,我自己又在那边工作了很多年,非常熟悉,所以和徐校长以及其他同事一起组建这个学校的教育体系是比较顺利的。”


谈起办学文化的根源,阮校长这样说:“想当年,香港中文大学之所以会办起来,是很多对教育有热诚的人士看到香港唯一的一所大学——香港大学,是殖民地体系办的,采用的也是西式教育。他们就决定在香港也要办一所能够传承中华文化的大学,同时吸收西式教育的优点,博采众长,丰富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如今,在深圳办学,我们的办学宗旨依然是中西结合。我们希望同学们既能够有中国文化的博大胸襟,也能有全球视野。”


阮校长说,大湾区的融合发展能够给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带来更多的机会:“这个大湾区的概念是非常优越的,每一个地区能够通过这种融合发展下的紧密联系来学习和吸收其他地区的长处,而且这种地理区域的一体化也能够让学校以及教师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便利。我觉得只是从香港和深圳两地来说,我们学校就走在这种交流的前沿。我们和香港中文大学那边有着不同于其他学校间的紧密关系,我们可以让同学们来往交换学习,让老师们参与更多学术交流的活动以及跨学科领域的科研项目。现在有了大湾区的建设体系之后,我相信这样的交流会越来越方便,频率也会越来越高。我们非常欢迎深港两地的同学能够到另一边去看看,去感受不同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学到更多不一样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

阮校长还提到,大湾区融合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推动力,来自于公共领域:“我觉得政府的力量在高等教育交流和发展方面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政府的力量能够推动大湾区内不同区域先进的办学理念在湾区的这些城市之间传播碰撞,一定对我们的办学事业大有裨益。”


阮校长总结道:“世界上的其他著名的湾区,比如旧金山湾、东京湾、纽约湾等等,发展历史比我们悠久,积淀与力量也自然更深厚。但我认为我们湾区有着它们无法比拟的体量,而我们的人民又那么勤劳和富有智慧,所以我相信无论是香港澳门,还是深圳珠海,在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方向下,我们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我们辐射到全国也一定会有更深远的影响。”


阮校长感慨道:“国家的飞跃发展有目共睹,发展有一个过程, 但总的方向是朝着正确的道路在向前迈进,”他诚挚地说,“我为我们国家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为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感到高兴,我祝福香港再创辉煌,祝福祖国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快乐!”


传讯及公共关系处(CPRO)出品

图片及文字由《神仙湖畔》杂志提供

采访|姚萌 乔曦皓

撰稿|高逸

排版|黄舒旎(2019级经管学院、祥波书院)

编审|北海(CPRO)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下方图片 

 浏览校刊  

欢迎感兴趣的校外同学及家长

点击右方按钮 下载阅读


欢迎在校师生同学领取实物刊

地址:行政楼西翼719办公室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微信公众号

结合传统与现代 融会中国与西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