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求学,你会遇到这样的老师



CUHK-Shenzhen

在理工学院

你会遇到这样的老师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龙翔大道2021号

理工学院本科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化学

物理(待批)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本篇推文将带你了解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开设的本科专业师资力量——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物理(待批)、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金融工程专业由经管学院、理工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详情可登录大学官网,获取该专业修读计划等资讯。





SSE

Schoo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学院简介




理工学院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一所理工学科类的学院。在面对国家及珠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及国际学科发展趋势下,理工学院在学科上定位于战略性新兴理工学科,着重培养全面型和创新型的理工人才。与此同时,秉承着香港中文大学优良的学术传统和结合深圳作为中国硅谷这一独特的地理、科技和产业优势,理工学院在学术科研上致力于打造国际公认的一流科学和工程学术中心,除了拥有电子、物理、化学、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和金融工程实验室外,还建立了各研究领域的专业实验室。此外,理工学院还拥有国际一流的研究实验室、区级重点实验室、校企合作-联合实验室。


理工学院于2015年创立,秉承香港中文大学近60年的优良学术传统,沿用香港中文大学已有的学术质量保障体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工学院一脉相承,同时,创新了新工科院校的大学科交叉设置,将「理」和「工」在同一学院中实现,满足了国际化理工科人才应该具备的更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科研素养。理工学院共开设6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物理(待批)、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所有本科专业设置注重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重其课堂知识经验积累,为工程类专业开设毕业设计课程。


在研究生项目上,理工学院目前共设2个授课型研究生项目: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人员(与经管学院联合开办)、通信工程理学硕士专业;5个研究型哲学硕士-博士项目:计算机与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能源科学与工程、物理(待批)。

 

为了更好地培育勇于创新、高瞻远瞩、具备全球视野并努力改善业界和社会的优秀人才,理工学院在全球范围内招聚世界级的一流教授团队,包括图灵奖获得者1人、菲尔兹奖获得者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理工学院现有全职教授86人,其中100%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或工作经验。根据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Top 2% 科学家名单,我院约30%的全职聘用师资被列入名单。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同步增长,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学院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培养了三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共计704人。三届本科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高达96.59%,在升学就业方面都展现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77.41%的同学选择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培养的本科生十分青睐;选择就业的学生在微软、华为、腾讯、百度、德勤、字节跳动等知名企业任职,也有部分理工学院学生选择进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任职;也有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




SSE

Schoo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专业简介





理工学院开设6个本科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化学

物理(待批)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所有本科专业设置注重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经验积累,为工程类专业开设毕业设计课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

数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不仅是描述自然现象的语言,同时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工具。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及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程不仅教授数学基本理论,还将训练学生在商业、金融、工程、物理、生命科学及社会科学领域内应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本专业课程的前一年,学生将学习数学和一般理工科的基础科目。在第二年起,学生将会学习数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所选专修方向的特色课程。本专业为希望开阔视野或在数学各专业范围内深造的学生提供若干关于数学最新领域的高级课程,本科同学可以选读研究生课程。

 

本专业在偏微分方程、应用数学及理论数学领域拥有世界级的教师团队,数学专业教师们热心教学,关注同学学术成长。在授课内容上,专业有着丰富的选修课程,可以选择学院开设的人工智能、金融、物理科学等应用领域,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修,方便同学毕业后的升学及就业。在能力培养方面,数学专业更加注重逻辑思维、分析能力、量化推理能力的培养,这是本专业最大的优势特色之一。毕业后,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升学前景广阔,有许多有趣且回报丰厚的工作可供选择。此外,学院正积极开展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的本硕项目,学生也可发挥本专业优势,跨专业申请如统计学、计算机、运筹学、数据科学、金融以及经济学等多领域的研究生项目。许多学生获得名校青睐,进入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普渡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顶尖学府攻读博士学位。




SSE

Schoo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师资介绍





您将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部分授课老师的教育背景、研究方向及个人简介


黄劲松教授、倪维明教授、王筱平教授、王学锋教授、甘培润教授、梁灏锵教授、潘兴斌教授、侯勇教授、沈颖祺教授、陈梓坍教授、陈元教授、龚世华教授、贺冬冬教授、黄家裕教授、蒋招立教授、李玉田教授、王东教授、杨升浩教授、张功球教授、胡盛清教授、黄俊波教授、饶广教授。



向上滑动阅览







化学专业

Chemistry




化学专业介绍

化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科学,能在相关学科的发展中起基础、牵头、带动和推动的作用。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是发现和创造新物质的主要手段。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的化学运动主要表现为物质转变成其他物质,即产生新物质的运动形式,其实质乃是由于化学键合状况改变,引起宏观物质分解、化合或重组,导致物质分子组成和结构变化而产生具有特殊性质的新物质的物质运动形式;所以化学可以解释、说明元素进化、星际小分子合成、生物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合成,宇宙物质由简单分子逐步进化为生物小分子,再逐步进化形成生命基础物质等过程。


化学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是调节生命过程和提高人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化学为人类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化学与社会多方面的需求有关,能满足人们衣、食、住、行和增进健康、战胜疾病的需要,是现代社会中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我们通过学习现代化学与生命、能源、材料、食品、药物、环境、人类生活等众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和融合的关系来了解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了解生活现象,用科学来解释我们身边发生的现象。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中心学科,是当代自然科学的轴心之一,也是自然科学之间、或者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联系所需要的中间媒介。化学与数学、物理学等学科共同构成当代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的大基础。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区域,化学是创造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的重要支柱。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产生了很多交叉学科,如药物化学、材料化学、能源化学、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等等,使得生物医药、材料、电子、航太、镭射、地质、海洋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21世纪,它将在与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资讯科学、能源科学、海洋科学、空间科学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实现共同的大发展。所以,为了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设成为一所世界一流、具宽广学科领域的大学,发展化学学科迫在眉睫;也是深圳乃至大湾区的新型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化学课程的发展对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性化学水准,对完善学科专业规划布局,全面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积极服务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深圳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战略发展需求,建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交叉融合的大学发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SSE

Schoo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师资介绍




您将了解化学专业部分授课老师的教育背景、研究方向及个人简介


唐本忠教授、黄乃正教授、梁永波教授、帅志刚教授、彭小水教授、王明锋教授、柯志海教授、李怀光教授、丘子杰教授、王璐教授、张明建教授、卓晓璐教授、赵征教授、朱贺教授、涂文广教授。



向上滑动阅览






物理专业(待批)

Physics (Approval Pending)




物理专业介绍

物理学专业旨在为学生提供基于实践的完整课程体系并由此引领学生接触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原理。经过四年严格的课程学习与科研实践经验积累,使学生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物理实验方法并且拓宽相关领域的知识面,具备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技能。同时,鼓励学生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自主学习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物理学学科认识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探索自然界深层次规律的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同时,物理学专业特别重视教育国际化。专业所有课程采用全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奠定宽广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实验教学及物理课题单独设课,学生可自主开展研究性实验,锻炼设计和实施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探索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践中成长为专业型、复合型物理学专才,未来足以适应在本学科或交叉领域继续深造,从事高新技术研发、管理或创业等工作的需求。


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可前往国际一流大学或者机构从事研究生学习或研究,或加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物理学相关的工作,进入高校、国防部门、科研机构等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管理工作。此外,物理学毕业生在金融和信息技术等行业也颇受欢迎。




SSE

Schoo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师资介绍




您将了解物理专业部分授课老师的教育背景、研究方向及个人简介


唐叔贤教授、帅志刚教授、周艳教授、肖博文教授、张昭宇教授、冀东教授、解碧野教授、卓晓璐教授、郑庆彬教授、涂文广教授。



向上滑动阅览






材料科学与工程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学术成绩优异且有实践能力的材料相关领域的人才。本专业将为学生提供严谨且完整的现代材料科学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核心知识体系,理解材料学科认识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正确认识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和潜在的发展能力,使学生具有宽厚而扎实的知识基础、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已汇聚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国际一流高层次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前往国际一流大学或机构进行研究生学习或研究,或进入化工、石化、冶金、电子、材料、能源、环保、商检、医药、公安、外贸、国防等相关领域的企业、公司、学校等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教育和管理工作。



SSE

Schoo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师资介绍




您将了解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部分授课老师的教育背景、研究方向及个人简介


唐本忠教授、黄乃正教授、唐叔贤教授、裴有康教授、帅志刚教授、彭小水教授、王明锋教授、肖博文教授、张昭宇教授、冀东教授、柯志海教授、李怀光教授、丘子杰教授、王璐教授、解碧野教授、俞江帆教授、张明建教授、卓晓璐教授、赵征教授、朱熹教授、张祺教授、郑庆彬教授、朱贺教授、涂文广教授、凌晗教授



上下滑动阅览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介绍

如今计算机、信息和通信技术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互联网相关的新产品及服务(网上银行,在线交易等)正在蓬勃发展。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同时也作为我国通信、电子信息和计算机工业最重要的基地之一,急需具国际视野的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为新支柱产业。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致力建立成为世界级的教育和科研重镇,决心在信息、大数据、新能源、国际金融和物流等领域展开国际前沿的研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会全球招聘一流学者加盟,精编学科课程,并配置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本专业属于前沿专业,以教授电子信息、和计算机工程的基本知识及技能为主,学生们也将有许多机会在课堂上和实验室里与教师及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及学习。



SSE

Schoo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师资介绍




您将了解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部分授课老师的教育背景、研究方向及个人简介


崔曙光教授、张瑞教授、黄建伟教授、裴有康教授、甘培润教授、李东教授、梁灏锵教授、周艳教授、黄川教授、黄锐教授、潘文安教授、沈颖祺教授、许杰教授、朱建教授、张昭宇教授、张纵辉教授、赵俊华教授、陈梓坍教授、蔡玮教授、陈俊挺教授、韩晓光教授、冀东教授、雷顺波教授、罗元教授、刘寻教授、林天麟教授、李镇教授、钱辉环教授、沈闓明教授、孙正隆教授、唐晓莹教授、王方鑫教授、吴辰晔教授、吴亮教授、俞江帆教授、杨升浩教授、尹峰教授、张焯然教授、朱熹教授、张功球教授、陈冠英教授、陈怿教授、梁高琪教授、王兆瑞教授、林立德教授。



向上滑动阅览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New Energy Scienceand Engineering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于能源的进一步开发,如何促进能源的清洁和高效利用,推动能源市场的产业升级,已经成为能源领域的新的关注点。互联互通的科技正在改变社会的运行方式,学术界提出的“构建一个更有智慧的地球”,投射到能源领域,即产生了“智慧能源”这一前沿理念,将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的深度融合。同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提出,我国要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承担起减碳的大国担当和历史使命。由于能源消费产生的排放占我国总排放的80%,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将在我国 “双碳” 战略目标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学院现正积极与著名海内外高校合作,设计 3+1+1 新能源本硕联读课程,本专业亦设有毕业项目 (Final Year Project),训练同学独立动手和研究能力,对未来升学就业有极大帮助。本专业毕业生将能进入包括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能源领域,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新能源相关的研究。


本专业为跨学科专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在新能源科学方向或新能源工程方向进行深造。



SSE

Schoo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师资介绍




您将了解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部分授课老师的教育背景、研究方向及个人简介


黄建伟教授、肖博文教授、赵俊华教授、冀东教授、雷顺波教授、丘子杰教授、唐晓莹教授、吴辰晔教授、张明建教授、赵征教授、梁高琪教授、纪冬旭教授、凌晗教授。



向上滑动阅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