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看到辛瓦尔死前3天没吃任何东西,立即想到了杨靖宇
西班牙街头一幕!国王遭民众围攻
又一个特朗普时代!对美国、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今天,石狮这所小学向全市展示!
灯塔国的灯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名师访谈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潘文安教授
2016-03-14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名师介绍
潘文安
教授先后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筑波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并分别获得工学学士,硕士以及哲学博士学位。他于2006年至2008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潘教授于2015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长期在世界500强公司科研机构包括华为(美国),三菱(波士顿)和 索尼(东京)从事研究工作。潘教授曾多次主持大型无线信道测量和建模科研项目。他主持的科研项目经费超过数百万美元。潘教授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类通信系统包括LTE毫微微蜂窝,日本高速子弹列车和多极性LTE宏和小基站。
潘教授曾于2010年至2014年担任无线通信领域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的副主编。
Q:潘教授,可以介绍一下您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吗?
A:我是在沙田那边念的本科,毕业的时候收到了日本政府的奖学金就去了日本念硕士,后来在南加州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攻读了博士和博士后。随后我去了华为美国研究所工作。华为把一些尖端的研究项目放在了美国,我就在其中负责一些研究。
Q:这么说您以前从未有过教育方面的经历,是什么促使您选择来到我校任教呢?
A:香港中文大学是我的母校,它的办学理念与人文风气很吸引我,尤其是书院制的模式。每个书院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标志,在书院里还可以认识来自不同专业的有意思的朋友。当时我属于联合书院,毕业时要求我们做一个关于香港某节日的调查。我们宿舍四个人分别来自中文系,经管系,社会系和工程系,看问题的角度完全不一样,在一起交流合作能碰撞出很多火花。
Q:那具体的契机是什么?您在离开华为时有过犹豫吗?
A:罗校长以及秦校长都和我的导师很熟悉,所以我的导师向我推荐了这个职位。我是有过犹豫,所以去年5月份的时候我来实地勘察过。当时学校还没有理工学生,但我开的讲座还是有许多听众,提出的问题也是非常专业,学生们的素质都很高。徐校长也跟我谈了很多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最终我决定回国任教。
Q:在这一年里,我校的学生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A:我们的学生都很聪明好学,甚至比我当年的同学都要勤奋。我们周末时间通常不会学习,但在这里我常常在十一点左右还能看到学生从图书馆走出来。我办了一个课程之外的电子信息兴趣小组,理工学院有将近1/3的同学都报名参加,尽管这会占用周末的时间。感恩节我还收到许多同学寄过来的卡片,十分感动。可能他们现在和沙田学生相比唯一的不足就是英语水平较弱,但我相信在全英文的环境下锻炼四年,他们的英文水平一定会领先于大陆其他学校的学生。
Q:我校是深圳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学校,您对这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有什么看法呢?
A: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中国的许多家长希望让孩子在一个稍微西方化的环境中受教育,这就为这一类型的学校提供了市场。具体到我们学校来说,它真的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既有西方大学的去行政化管理,又有中国大学特有的对学生像孩子一般的照顾。前段时间寒潮袭来,学校紧急为学生发放棉被,这种贴心的照料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我希望我们学校能够成为这一类型大学的楷模。
Q: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我校在科研方面已经开展了哪些工作?
A:我校已经和华为开展了合作。罗校长的大数据分析项目已经开展了一年多,我负责的一个无线通信的项目也已经立项。人文学院在翻译领域的研究也为华为的翻译系统提供技术支持。除此之外,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教授,我们的日常工作主要还是进行研究,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能给同学们带去全新的理念,而不是十年二十年都讲一样的东西。
Q:您觉得我校今后的人才流向主要会是哪里?
A:我们建校得到了深圳市政府和龙岗市政府的大量财力物力支持,而作为中国硅谷,深圳对年轻人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相信许多学生会选择留在深圳工作。当然很多同学会想要出国深造,继续提升自己的实力。但在龙岗度过了四年,我相信很多人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一定会有同学像我一样选择最后回国工作。
采访背后
跟深圳侨报石记者对潘教授的采访,听着教授的娓娓道来,仿佛回到了上学期他的数学课,内心平和而温暖。 听教授讲述自己的学习经历,同样准备投身工科的我倍感鼓舞;听他海阔天空地谈论华为的产业结构和壮大历程,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听他表达对学生的喜爱,不禁会反思自身的不足;而听到他对于学校发展规划的阐述,我对我们年轻的学校又多了几分自信与期待。采访完毕,我与潘教授和石记者道别。很幸运在学习生活中能拥有潘教授这样的良师益友。我们和教授一起为CUHK(SZ)的成长添砖加瓦。在这个温暖而朝气蓬勃的大家庭里,我感到幸福而踌躇满志。
文字:虞恒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