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美国出发,走向日本?| 微思客
刘彪 | 微思客WeThinker编辑,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今日一件小事刷屏,穿“和服”的小伙子不允许进入武汉大学观赏樱花,最后还与负责保卫工作的同志发生冲突。
事后双方声称误会,因为身穿并非和服而是唐服,是爱国的而非亲日的表现。
不过抗日什么时候又开始再次成为中国的政治正确呢?即便在民智已开的当下,大学之包容自由尚不能容忍一衣,时风抗日之情绪可见一斑。
一、中国仇视日本缘起
先秦时期的军事著作之一《司马法》写到,“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如果谈到屈辱史,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署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是“日不落”英国。
一直要等到50年后的1894年,日本才和中国第一次正面爆发战争,而甲午中日战争的直接导火索还是源于作为宗主国的清朝接受了朝鲜政府的乞援,此刻日本的政策主要还是围绕中国的周边,如台湾、朝鲜、满蒙进行侵略,并不敢直接对抗刚刚完成“同治中兴”的大清朝。
不过中国的战败、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和《马关条约》确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节点,并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如今日本虽寸土未得,但首次大规模进攻可以说就给积贫积弱的中国致命一击,以至大清陷入水深火热的灭绝危机之中。
此刻,不论满、蒙、汉、回,方才意识到,中国已处全球之引颈受戮状态,敌人之强非坚船利炮,而是已经在工业、军事、经济、组织等诸多方面已呈压倒优势。
所以共同的敌人,远比等待文明社会的到来在瓦解民族等级制度方面发挥的作用要大得多,没有迎接列强的集体反抗,也就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诞生。
中国人对日本的仇视进一步源于抗日战争时期,双方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八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共8年时间,而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局部战争算起,抗日战争持续共十四年。
二、大国互相学习的蜜月期
人的快速成长和国家的崛起类似,成功的两大捷径,一是寻找可对抗势力,二是培养可借鉴势力。
整个东亚似乎都具有这样的魔力,那就是立刻把模仿和学习转为自己发展的捷径。
历史上日本崛起的关键,中国功不可没。
唐朝时期,日本开始大量派遣唐使彻底学习中国,开启“唐化时代”,全面复制中国。
进入平安时代,日本迈入了中国文化学习的高潮时期,公元814年,嵯峨天皇即位,敕令编撰了《凌云集》、《文华秀丽集》,公元827年,淳和天皇编撰《经国集》,史上合称“敕撰三集”,均为汉文诗集。
(图1:平安时代的晴装束,亦称十二单,日本女官的礼装)
唐朝有名的两大佛教事件,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玄奘是到印度学习佛法,鉴真则是前往东瀛传授佛教,尤其重要的是带过去了大量的书籍,推动了日本佛学、医学和建筑发展。
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的著名寺院唐招提寺,就是公元759年鉴真精心设计的。
日本作家井上靖的小说里,称鉴真为“天平之甍”(天平即日本奈良朝天平年间,甍即房子的屋脊),夸赞鉴真为日本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再看中国现代的崛起史,既是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更是一场暗度陈仓的美国学习史。
“亚洲战后的经济奇迹表明,资本主义是一条所有国家都可以走的经济发展道路。”
在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他把中国经济的发展甚至归结为邓小平违背毛泽东的意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掩盖,推行市场经济,实际上是对资本主义的全面学习和妥协,因为他发现自由贸易可以带来快速的经济增长。
一直传小平同志在内外交困的时候下达八字指示“放下身段,缠住美国。”
后经考据,此话可能是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所讲,但中国一方面骂美国霸权主义一方面也开始学习世界警察的多项制度,是不争的事实。
“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也有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
但中国作为学习者,如果我们提前了解到了学习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就可以进行规避。
这正是中国一方面能够快速追赶美国,同时在处理美国依次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环境问题、药品安全问题甚至金融海啸问题的时候,显得更加得心应手的原因所在。
就像教练在冰雪滑道上开路,后面的人只需要跟随轨迹前行即可,而一个好学生不会在教练滑倒的地方再次摔倒。
三、从美国出发,走向日本
不过,学习美国不能再成为华山一条道,因为对美国的学习正不再受到对方欢迎。
中美贸易摩擦是继1960年代美国、西德,1980年代美国、日本的贸易摩擦之后的最大贸易冲突。
美国发现中国虽然在采取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但并不愿意本质上学习美国的民主道路。
双方冲突本质上是国家资本主义与自由资本主义两种模式之战。
在两轮确认的关税加增后(分别是500亿、2000亿美元规模的商品),中国仍面临着总规模达到2670亿美元产品的出口加增关税威胁。
更重要的是,美国将在世界贸易和技术转让方面对中国进行逐步封锁,中美冲突已经被迫陷入了长期的修昔底德之战。
我们可以大胆猜想失去了美国作为发展标杆和技术条件的中国,未来更有可能是选择另一个发达国家结成同盟。
俄罗斯已经完全丧失了霸主地位,欧洲地区与中国发生的历史联系又过少。
中国迟早会把眼光放到自己的近邻,那就是日本身上。
此刻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仍然在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体系和文化精神上有大量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之处。
作为日本驻中国大使馆经济参赞,津上俊哉仅仅根据日本的做法曾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你会发现非常适用于中国:
1.是否允许企业去海外?与其重视产业政策,不如改善经济环境,应该允许企业流入海外(中国现在禁止),但是要想办法鼓励他们拿回利润;
2.国企会出现什么问题?产业政策远没有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效率高,国企在国内发挥作用,到了后期参与国际贸易非常被动,而经济增长的幼稚期远比我们想象得要短得多;
3. 就业问题?经济高增长期结束后,往往产生很严重的债务问题,更重要的是会同时出现劳动力紧缺的“蓝领荒”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毕业后很难找到好岗位的“白领过剩”问题,
4.汇率问题?不是不让汇率快速升值,而是不要太害怕自己的汇率升值,不能以维持特定汇率水平为目标来进行干涉。
相信靠拢日本,会给手足无措的中国带来新的机会,而日本暴露出来的老龄化问题、青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工作压力问题,也都会接踵而至,这才是我们应该未雨绸缪的。
四、总结一下
大国之间的学习和复制是卓有成效的,中国现代的发展源于学习美国;
中日之间有互相学习的历史,由于中美的蜜月期已经结束,如果要再找一个合适的学习者,日本或许是最佳选项;
学习日本,既包括经验,也包括教训;
在不久的将来,舆论或许会掀起一波亲日的高潮,那个时候,就连武大的保安也会穿上和服。
据说,1955年正值批判胡适的高潮,1月号的《哲学研究》杂志刊登了冯友兰先生的一篇文章《哲学史与政治——论胡适哲学史工作和他底反动的政治路线底关系》,批评胡适认为“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彼时,你一定会突然觉得胡适说的也没错。
(图2:大东亚共荣圈了解一下)
编辑:刘彪
wethinker2014@163.com
微思客重视版权保护,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或微思客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