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途 | 从跨专业到复试快题第一,每一步都走的坚实有力

2017-04-17 黄滢滢 几凡设计教育


题记

跨专业考建筑,用一位老师的话说“还不会走路就得学会跑步”,但在我看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脚踏实地的确重要。



「几凡设计教育」

设计丨手绘丨游学丨考研丨留学丨出版


  

分享人:黄滢滢学姐

2017录取同济建筑学研究生

技术122分

复试快题90分最高分

几凡初、复试学员


 ◆ ◆

1一波三折的建筑学

报考建筑学专业,是在高中时就有的念头,高考志愿一心想报建筑学,却阴差阳错录取了土木。本科期间几经波折,最终由于自身能力不足相继失败。去年过年回家,无意间翻出一本高三时同学送的关于建筑的书,心中略有不甘,犹豫着是否应该对自己狠一次。终于到了去年7月,我鼓足勇气脱产考研,除了对建筑强烈的热爱,更是希望能通过科学研究做出一些对人们有意义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这也意味着我不得不放弃已经很不错房地产行业工作,当时的我并不确定这样做是否明智,但是却得到了身边亲人朋友同事们的大力支持,这才使我更加坚定。


2从恐惧快题到复试高分


我深切了解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快题,每年多少英雄难过快题关,越早准备越有利。


(1)恶补案例

空有一腔热血,平时缺少对实际项目作品的深入认识和积累是我一直以来的短板,也是我这个“门外汉”和其他同学最大的差距所在,因此我意识到抄案例的重要性,但大多只是临摹,对于大师们为何要这样做的原因,没有过多的思考,也不知道如何思考。

8月正巧遇上几凡的建筑经典案例分析班,我才开始直观地学习大师们都是怎样去排平面、做空间做立面,一扇精彩的建筑世界大门第一次为我打开,很好地弥补了我的跨专业的不足。虽然上课明显比工作累,但是抄不完的案例竟然使我感到兴奋,因为他们恰恰是我所需要的,笔记本上一页页的案例积累,重拾了我对快题的信心。

 

(2)从基础学起

对快题的恐惧,大概是因为从楼梯的宽度长度疏散到开门方向、走道宽度等规范问题,再到功能流线、形体、开窗、表达排版配色等,它涉及的内容综合多样,但任何一项都是不可忽略的!复试准备时间本身有限,考虑到自己做不到各路大神的精彩,要想顺利通过,至少得把这些基础问题解决,让阅卷老师没有理由挂我。

红书上的优秀作品就很值得利用,不应该是走马观花的翻看,而是有针对性看自己不会不熟悉的地方,缺哪块补哪块,楼梯卫生间摆不好,就挑出每张快题的楼卫学习;门厅太平淡,就收集各种精彩门厅;表达欠缺,就学配色学配景……把问题逐个击破,评图时自己被批评的少了,渐渐地也就不再那么恐惧了。

 

(3)向大神看齐

如果你自己画图时感觉良好,评图时却各种问题,那可能是优秀作品看太少。复试班可谓各路大神云集,每次向他们请教时都会毫不吝啬地进行指导、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这也使我可以有机会去研习他们的优秀作品,也促使我思考如何将这些为我所用。

到后期,除了李老师为我们总结的各类坡屋顶、立面、总图等处理手法以外,我又自己头脑风暴了一下大家常用的几种形体:从一个盒子出发,先进行基础的操作,然后不断的将操作深化拓展,照这个思路继续下去还可以有很多种形式,而形体本身就是灵活多变的,无法生搬硬套,所以我觉得这个过程本身也挺有趣。

优秀是可以被传染的,复试班汇集了各路大神,这大概也是跨专业的我能在快题上取得突破的原因之一。



3大综合,梳理重点


大综合考试科目十多门,我知道自己不能完全消化它们,但是常考点其实不多且重复率高,我从往年考题入手,最起码在它们再次出现时我能不丢分,至于其它比较偏门的题,相信大多数同学也都不会,算是侥幸心理就不提倡了。


我本身对建筑历史认识并不够清晰,而大多数资料书都是高度总结概括以后的,对于没有知识背景的我来说,反而理解起来比较费劲。因此除了听录音以外,我自己梳理出一个脉络作为线索。针对大量陌生的人名,我在复习历史时自己理了一个表格,从左到右列依次为人名、国家、xx主义、作品、理论、历年考点等内容,也可附些图片进行辅助,作为我的“历史人物字典”,不仅遇到相关的题目时可以及时查阅,也可以不断的往里面进行补充完善,平时在地铁上可以随时拿出来翻阅回顾加深印象。


再如一些自己容易记混淆的就放在一起比较,用自己的理解来记住。像城市设计我也是采用类似的方法,一开始就边看书边提取考点到一张a3纸上,按时间顺序列出人物、 提出的xx城市、实践、著作等等,最右侧再留白一列作为日后补充,在之后的各复习阶段就反复背自己整理的,并且不断去完善,印象也更加深刻了。



4技术


(1)“背”课本

我初试考的是技术方向,薄薄的构造书基本上每一页都成为了重点,如何把整本书“背”下来?

除了反复翻阅,我会把每一页的考点逐个拎出来标上序号,每个考点只记一个关键词,再关上书,逐条回忆考察自己是否有遗漏的项。可以看到,一整页课本下来,其实重点内容整理下来不会超过十句话。此外,课本上很多插图的内容其实并不完整,增加了我们理解上的困难,对于一些看不明白的地方,我会先自己百度图片搜出实际的工程项目中的做法,或者请教同学老师,想办法先理解再记忆,这对于作图题也会有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时候,只需要把图记住一些文字或数字的内容自然也很容易联想起来了,相对其它科目难度不算大。


(2)数字总结

构造在很大程度上考的是规范,为了方便记忆我按类别进行总结:如整本书上涉及到坡度的地方很多,但都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从散水的坡度到最后残疾人坡道到坡度,按坡度从小到大整理起来,查阅起来也更轻松了。还可以整理各类扶手高度、不同玻璃、玻璃肋厚度等等,避免了死记硬背的痛苦。


5公共课


每年三令五申英语单词确实很有必要,而且这是一个贯穿整个复习阶段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六级分数不高的我来说。

回顾以来,我的第一阶段是初步记忆,我是利用平时上下班的时间在路上学习,下个单词软件就很方便了。

第二阶段是暑假期间,通过辅导课帮助我整理近义词、近似词、一词多义等,也是对前期单词学习的总结。

第三阶段是精翻真题,在我看来这也是对我帮助最大的一个阶段,翻译了十多篇文章以后会发现,阅读并没有过去想象中那个可怕,读起来可以很轻松,既能在文章中找到大量背过的单词,又克服了我对阅读的恐惧。

第四阶段也就是临近考试一个月左右,还是回归到单词本身,进行扫盲工作,自己对着单词书查缺补漏,特别是高频单词都是必须掌握的。我用实践证明了“得阅读者得天下”,大作文我当时是写跑题了,还好阅读准确率较高才使我险过70分。


6尾声


初试成绩出来我算是搭上了幸运的诺亚方舟,我也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理想中的设计天赋,但是勤能补拙,只能平时靠自己多花时间去一点点的补习。不过,每个考研的决定都值得被支持鼓励,这也许是个普通平凡的梦想,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次命运的转折。这大半年里看见很多同学为了考研能够废寝忘食,其中的艰难不言而喻。记得大一刚入校时,温家宝总理在百年校庆时来到中庭报告厅做了以仰望星空为主题的演讲,其后的诗作在学生中广为流传,十年后的今天我想与各位有“考研梦”的同学一起分享以共勉: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7快题进阶史


这个方案我是将大的空间作为单独的形体组合起来,不足的是局部柱跨过大,缺少运货电梯。第一次画规划的总图,主要的曲线路径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自己在尺度把握上还不够成熟。


这一方案大的操作是形体咬合,为了丰富形体而在上面挂了几个出挑的盒子,当时对盒子的尺度把握也是不太好,基座作为商业功能开窗太少。总图上,AB地块都采用咬合的方式相呼应,学习前辈挖了几个下层广场。


当时选择画这道题是因为之前有一道类似的摆房间的题我处理的不好,把大房间叠在小房间下面而导致了许多问题,所以强迫自己练习。大概也是这个时候开始,我意识到把L形组合好了可以帮我解决很多问题。


画这题之前学姐刚好讲了波兰艺术园的方案,当时挺喜欢它回应老建筑的方式便拿来用了,之前看过吕神的一个坡屋顶方案,觉得确实精彩便借用到了我的单元体上。不过这里二层的茶室打开些更好,一层的灰空间太多了有些像“马尔代夫小屋“。

 

这应该是复式班的第一张图,但是很意外得到了老师的肯定,给了我很多信心,印象深刻。但是做异形房间柱网布置可痛苦,能理解为什考场上大多是规则的单元体了(一定是董功给我托梦了……)。


这个方案体现了我一直以来的问题:体块叠加含糊不清。一开始并没重视,毛病一直拖了很长时间,还好和老师及时交流了,总图还是在向吕神的方案致敬。不过,这里的厨房没处理好。


这是一个反面案例:对待老建筑的态度太粗暴,不仅遮的严实,结构完全贴上去了。想尝试这样的形体,但是火候不够反而弄巧成拙。


(复试快题:90分)

考场上拿到这个题是有些崩溃的:地形好多锯齿、要回应的东西这么多,还只能做两层,怎么入手啊!一直以来都抱着只求过不求高分的心态,要让阅卷老师没有理由挂我。当时只能想到老师强调的一些重点:入口、轴线、围合、水景、灰空间……加上自己惯用的一些手法进行组织。(考完看了一眼其它同学的方案从形体上都比我的大挺多的,所以我一晚上都怀着忐忑心理,直到面试的时候y老师说我跨专业能画的很不错,问我是不是报辅导班了,当时就乐成一朵花,觉得自己快题应该是过了✌)


8相关阅读





  


编辑几小凡

/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几凡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

20358673@qq.com

/


设计丨手绘丨游学丨考研丨留学丨出版


官方网站:http://www.shjifan.com

电话:400-022-1066;18117140286

客服QQ:2850910896;2850910873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大连路1548号莱克大厦6楼

建筑交流群:361990054

规划交流群:593737743

景观交流群:593738712

网络课堂群:54277865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