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说中国科技创新30年

2016-06-12 声振之家


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会议明确提出目标: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那么,中国科技的现状如何?最近30年已经取得了哪些成绩?让我们从论文和专利两个视角,去看看中国30多年来的科技进步吧!

从论文数据看中国科学发展

1. 论文发表数量飞跃性的增长

从1981年至2015年,我国的科研人员共发表论文200余万篇。在过去的35年中,我国的论文数量稳步攀升,特别是在“十五”计划之后增长势头突飞猛进,“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更实现了飞跃性的增长。


 图1:从1981年至2015年我国论文发表数量增长趋势

 

2. 论文发表量占全球论文的百分比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我国论文占全球论文的百分比也在持续增长,说明在过去的35年间我国论文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全球论文的增长速度。在“十一五”期间我国论文突破了全球论文总数的10%,在“十二五”期间更达到了全球论文总量的18.43%,体现出我国科研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图2:从1981年至2015年我国论文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全球论文的增长速度

 

3. 论文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

从论文的总被引次数,看中国科研的国际影响力提升


论文发表后的被引用情况,能够反映论文的影响力,体现其受到全球同行的关注程度,我国论文的影响力在过去的35年中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下图展示了近35年间我国论文的每五年总计的被引次数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到,每五年累计的被引次数持续上升,特别是在“十一五”计划之后,增势更为显著。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论文的影响力在逐步提升。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3年9月27日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显示,10年来,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科技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第5位,比2012年统计时提升了一位,从而提前完成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所规定的到2015年“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5位”的目标。


图3:1981年至2015年我国论文的每五年总计的被引次数的变化趋势


从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看中国科研的国际影响力提升


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CNCI)是一个消除了出版年、学科领域与文献类型差异的规范化引文影响力指标,利用该指标能够公平地进行任意文献集之间影响力的比较。在过去的35年间,我国论文的CNCI指标值也在持续攀升过程中,并在“十二五”期间超过了全球的平均水平1。 

图4:1981年至2015年中国发表论文影响力指标CNCI变化趋势


从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和占比,看中国科研的国际影响力提升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基本科学指标,简称ESI)数据库中的高被引论文是指按照同一年、同一个ESI学科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在前1%的论文。高影响力的高被引论文往往代表了更具创新性的成果,一国高被引论文的数量也从侧面反映了其产生前沿研究成果、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


ESI数据库提供最近十年的滚动数据,每2个月更新一次,在“十一五”与“十二五”期间我国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2006年的547篇,到2015年的3000篇,数量增长高达5.5倍。十年间,我国共发表15858篇高被引论文,占全球高被引论文总数的12.6%,位于全球第四位。

图5:2006年至2015年中国ESI高被引论文发表数量


高被引论文百分比,即高被引论文数与论文总数的比值可以用来反映科研的发展力,该比值越高体现出国家或机构在未来的发展中的潜力越大,其更有能力持久保持在该学科中的核心地位。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论文产出中的高被引论文占比也在逐步攀升,并在“十二五”期间超过了全球的平均水平1% 。

图6:2006年至2015年中国论文产出中的高被引论文占比


通过如上分析,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下,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支持下,我国的论文无论从数量产出还是全球影响力角度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特别是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论文总数与影响力、高水平论文产出与占比更是突飞猛进,揭示出我国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巨大潜力与优势。


【注】数据来源:汤森路透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与InCites数据库,统计文献类型为Article与Review, 中国特指中国大陆。

从专利数据看中国创新发展

1. 30年来中美欧日韩五局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对比


图1:1985-2015年中美欧日韩五国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对比

数据来源: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 和 Thomson Innovation®

 

1984年3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985年4月1日,我国专利法实施的第一天,原中国专利局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大量专利申请,从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中我们可以查到85年4月1日的中外专利申请记录有2252条,其中中国本土的申请有1400多件(未统计外观专利)。


我国专利法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发明创造的热情,以代表创新和技术改进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来计,中国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从1985年的1.7万件到2014年的152万件(不完全统计,以现已公开的专利申请计算),增长了近90倍。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飞速增长。2009年中国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合计申请量量达到75万件,首次超过了欧美日韩等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


2. 具有本国优先权与外国优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对比

为了消除数据误差,我们以2007至2013年的中国发明专利进行对比分析。我们看到中国创新的大幅增长越来越多地源于本国企业的推动。2007年时,中国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与外国申请人在华的专利申请量还基本处于持平状态,但到了2013年,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约80%来自本国。(注:通常专利申请人会选择率先在本国申请,因此通过本国优先权可反映出本土专利申请情况)

图2:2007-2013具有本国优先权与外国优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对比

数据来源: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 和 Thomson Innovation®

 

3. 中国企业/机构的国外专利申请现状

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先机。中国要想真正成为全球创新力量中的关键角色,就必须跨出国界,在全球范围内与其他国家展开竞争。我们先来看看一些中国优先权专利的同族信息,了解中国企业正在将视线瞄准哪些海外市场。


在下面的图3中,显示了四个选定专利局(EPO [欧洲]、JPO[日本]、SIPO [中国]和 USPTO [美国] 在2013 年的国外专利申请情况。注:由于PCT申请的审查周期通常超过20个月,因此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


对于每一个地区,我们计算了 2013 年源自该地区(优先权国家)并且分别在其他三个地区公开的专利申请量。例如,对于中国,共有33,000 件具有中国优先权的专利申请在其他国家/地区公开,其中在美国公开10,800件,在欧洲公开3,500 件,在日本公开2,600 件。


图3: 四个选定国家/地区的国外专利申请

数据来源: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 和 Thomson Innovation®

 

与日本和美国相比,中国公开的国外专利申请量最少,只有约 33,000 件(仅占 2013 年中国专利总量的5.3%),而日本超过 140,000 件,占专利总量的36%,美国则超过 180,000 件,占专利总量的 51.1%。


图4显示了 2008 年和 2013 年每个地区国外专利申请量占其专利申请总量的百分比,以及这两个年度之间的百分比的变化。

 图4:2008年和2013年每个地区国外专利申请量占其专利申请总量的百分比及其变化


从总体趋势上看,美国、欧洲和中国在 2013 年的国外专利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比率低于2008 年,而日本的国外专利申请量比率则有所增加。从 2008年到2013 年趋势表明,中国在寻求对发明的海外保护变化较为平缓。这是因为尽管中国的国外发明申请的绝对数量从 2008 年的 13,005 件增至2013 年的 33,222 件,但是由于其专利申请总量从 2008 年的239,663 件增至 2013 年的 629,612 件,因此这个比率仍然保持在略高于 5% 的水平上。如果中国要寻求通过其知识产权来推动经济价值,那么这将是未来需要重点强化的方向。  


4. 国外专利申请最多的技术领域

针对 2013 年具有中国优先权并在国外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我们对其技术领域(依据德温特5 字符手工代码分类)进行了分析,图5显示的是国外专利申请最多的技术领域。

图5:国外专利申请最多的技术领域

数据来源: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 和 Thomson Innovation®

 

5. 国外专利申请最多的前十大中国公司

图6中的分析显示了国外专利申请的前十位中国公司,这一结果表明高科技产业是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的先锋。


图6:2007-2013年间国外专利申请前十位的中国公司


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中国创新大会上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创新是强国之道,而知识产权则是保护创新成果的有力手段。30年来,中国专利制度从无到有,中国专利量从少到多,体现了国家对创新和知识产权的重视与推动。 

 

中国正在转变为创新驱动型经济大国,知识产权已成为中国国家战略的核心。中国的很多企业正积极地将保护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策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通过利用对创新技术的保护,从而驱动盈利增长、赢得市场份额、实现成本效益。我们坚信,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会越来越强,中国的国力也会越来越强。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如同双翼,承托着中国梦的实现。

 

站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科技三会”历史性的隆重联合召开,更体现出党和国家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必将迎来又一个希望的春天。


【注】数据来源: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 和Thomson Innovation®,部分图表引自汤森路透白皮书《创新在中国》2014版。


来源: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ID:TR_IPS)。



声明:本微信转载文章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