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国内SCI期刊的忧虑

2016-06-23 声振之家



国内的SCI期刊与国外的SCI期刊相比,确实存在很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不足之处,令我深感心痛。


笔者是个爱祖国的人,深切明白要多多把一些有用的工作发表在国内的SCI期刊上、以支持国内期刊的发展。但经过N次国内、国外期刊的投稿经历对比,我却变得越来越不满国内的期刊投稿。


就拿我最近的一篇邀稿来说,我有如下不满(具体就不提是什么出版社了,也恳请读者勿猜):


1. 文章被接收2个月有余,才收到样本校对。邮件中豪情声称——“本杂志奉工作为上帝,发表效率高,在6个周之内把接收文章上线发表”——云云。这么玩作者好吗?我是上过学的,还是知道2个月>6个周的,况且这还只是第一轮校稿;太看得起我的智商了,真是谢谢您啦!——我这文章是约稿,那些非约稿更是可想而知了。


2. 既然2个多月才给样本校对,那么作者有多少时间校对样本呢?邮件说“请在2个工作日之内返回”。嗯,是“天上一天,地上万年”的意思嘛?!我只好咽一口血说:“算你狠!”


3. 上面两点算是官僚作风管理吧,我能忍。大家都知道作者做篇文章有多不容易、对自己的文章的重视度有多高。所以,我不能忍的是:你为什么把我的图的颜色给改了呢?你为什么把我文章的文字不经允许给改了呢?你为什么把我名字给改了呢?


改图:您改了图的颜色,为什么不顺便帮我把图标说明中的“蓝线代表……红线代表……”也给改了呢?好(huai)事做到底嘛!


改文字:国外SCI期刊投稿,编辑是没有权力修改作者文字的。就算有语法上的修改,也是会明确指给作者看,需要作者本人同意的。而该杂志是自己凭着“自身非专业知识”自以为是地改,而且完全不注明。让我校稿的时候费了好多精力去找。


改作者名字:大家都知道,中文作者发表文章用英文名有几种用法,如“张无忌”可以为“Wuji Zhang”,“Wu-Ji Zhang”,“Wu Ji Zhang”,“WuJi Zhang”等。而作者选了一个以后,在学术界算是有个名号了,以后与同行交流也保持这个名号,希望以后一直都用。可杂志社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花心思改呢?——另外,改了以后也不注明给作者知道。您真是该操心的地方偷懒,不该操心的地方用力啊!


除了上面三点之外,还有四点小不满:

1. 两个作者的文章,国际惯例“A and B”,页眉上您偏改成“Aetal.”;我的合作者B(非中国人)明确表示不满。如果李政道和杨振宁先生的文章要是落到您手上,估计就是“Lietal.”了吧?——李先生用“Lee”,估计会被改成“Li”;幸亏他们没投稿到该杂志,万幸!


2. 从作者名字、单位上看,很明显我的合作者不是中国人,况且这又是英文文章,您把proof-reading query写成中文,是顺便传播国粹、让我的合作者学学中文吗?!


3. 杂志天天就拿影响因子说事,看现在的情况,您就算上了25.0也是白搭;相比之下,对文章质量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典型的文革遗风。


4. 出版社大力鼓吹,在N年前,曾经有某XX在该期刊上发文,具有空前的历史意义(不仅是“空前”了,还“绝后”了呢)。您觉得,投稿的作者们 

  • 会有多信你五十年前的多牛鼻;

  • 会有多在乎你五十年前多牛鼻?反正我是信(bu)了(xin)、却不在乎。


这不是我第一次跟国内的SCI期刊打交道,也(很不幸地)不会是最后一次。但我确实很心痛,越来越希望减少跟国内期刊打交道的机会。请原谅我!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3790-986053.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邵立晶博客

关联阅读

2016年SCI影响因子报告发布,看看振动和声学方面期刊的情况

世界最大盗版论文网站Sci-Hub日益繁忙

全面解析SCI投稿全过程及拒稿后处理的对策



声明:本微信转载文章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