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力学教学笔记之碰撞问题:谈大学普通物理中的力学

2016-12-19 姬扬 声振之家


昔者,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列子·汤问篇》


谈谈碰撞问题吧。利用碰撞问题来讲讲大学普通物理中《力学》的基本内容。


首先,要有一个物体。当只有这一个物体的时候,它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因为没有其他东西给它施加作用力嘛。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其次,碰撞最少还要一个物体。两个物体才会发生碰撞,它们会彼此施加力的作用。对于任何一个物体来说,力的作用会改变它的运动状态,运动的变化与所加的力成正比,并且发生在力的方向上。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所以,碰撞后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都会发生变化。


然后,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所以,两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其运动状态在碰撞后不会发生变化。这就引入了质心的概念。同时,两个物体相对于彼此的运动比照质心参考系来说更快了,这就引入了约化质量的概念。


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最便于描述碰撞过程的参考系是质心参考系,因为该参考系中的两个物体的总动量为零。碰撞前,每个物体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碰撞后,每个物体的动量仍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碰撞前后的大小和方向都可以发生变化。知道了质心坐标系的碰撞结果,很容易转变到任何其他的惯性参考系中,比如说,实验室参考系。


在碰撞的过程中,动能没有必要是守恒的。两个物体可以粘在一起,这样它们就不动了,动能为零;两个物体的碰撞也可能引发爆炸,化学能或者核能可以转化为动能。所以,碰撞过程可以分为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弹性碰撞过程中,动能是守恒的;非弹性碰撞中,碰撞前后的动能不一样,通常说动能变小,甚至还引入了小于1的恢复系数来描述它,其实动能也是可以增大的。


这就是经典力学中的碰撞问题了。这样的碰撞涉及的物体大小和速度都与我们的日常经验相差不大。至少有两种不适用的情况。一种是碰撞体太小了,这就会涉及到量子力学;另一种是运动速度太快了,这就涉及到相对论。


多小算小呢?大约原子的尺度吧。此时的主要修正在于,碰撞的粒子不再是可以区分的,全同粒子的特性改变了碰撞过程的细节。质心系仍然是最合适的参考系,动量守恒也仍然满足,但是全同粒子的统计特性的差别(费米子还是玻色子)会导致散射方向分布的不同。


多快算快呢?大约光速吧。光速设定了物体运动速度的上限,运动速度接近光速的时候,物体的质量会发生改变,不同于静止情况下的质量。但是,相对论对碰撞过程的影响,仍然是对细节的修正。


高能粒子对撞机同时涉及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修正,但是它仍然是个碰撞问题。特别的地方在于,碰撞的后果比较严重,碰撞前的是两个状态稳定的家伙,碰撞后可能就是乱七八糟的一堆疯子了。但是,他们也满足动量守恒,其能量和动量分布能够反映出碰撞的细节。高能物理学研究的就是这东西。


两体碰撞问题也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多体碰撞,乃至一个物体与流体的运动问题。


比如说,所谓的比萨斜塔实验。从多高的塔上扔铁球,才需要考虑空气阻力呢?铁球密度为ρ1,半径为r,空气密度为ρ2,下落高度为h,铁球质量与其排开空气的质量相近时,空气显然不能忽略。则,ρ1r³ρ2r²h,即, h∼(ρ1/ρ2)r。也就是说,这个高度是铁球半径的几千倍。几厘米的铁球,塔高大约几十米。显然,如果把球的尺寸缩小几万倍,到达微米的尺度,这就是雾霾悬浮在空气中的原因了。


当然,上面的估计只是个很粗糙的上限,根本没有考虑物体运动速度的影响。考虑进来也不难,换个例子,谈谈风阻吧。Blowing in the wind,看起来很酷,其实阻力蛮大的。


物体的运动速度为v,截面积为S,空气密度为ρ,单位时间内排开的空气质量就是ρSv这些质量也获得了v,所以阻力就是ρSv²。当然,这只是估计值,显然还差了系数,所谓的风阻系数,主要是由物体外形决定的,我们通常说的流线型外壳,讲的就是这个。不管节能要求高的电动车、底盘要求特别稳的赛车,还是速度非常快的高铁、飞机和火箭,都很讲究这个,而且这玩意也不完全是靠算出来的,主要还是靠风洞来吹。显然,这种估计也可以用来讨论降落伞。


有碰撞就是分离。火箭发射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碰撞过程,只不过我们通常认为它是分离。当然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火箭发射,但是理解其中的物理,根本就用不着这么复杂。我们都知道,“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把它当成火箭好了,切掉一半往后一扔,前面的一半就往前走,速度为v;把往前走的这一半再切掉一半,往后一扔,前面的速度就变为2v;如此下去,切n次,前进的速度就是nv,剩余的火箭质量就是1/2ⁿ。 显然,这就是火箭运动微分方程里得到的vln(m0/mf),只是差了个ln2而已。


火箭靠自我牺牲才能前进,其实也有凭借外力的方法,而且也是个碰撞问题。“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风口上的猪,不就是这样的吗?甚至连风都不用,太阳光就可以。太阳光把风筝晒脱一层皮,风筝也会往前跑,这是克鲁克斯管;太阳光被反射,风筝也会往前跑,这就是太阳帆,来自于光子的动量;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晒太阳甚至可以让你舒服得团团转,这就是雅科夫斯基效应;如果你会忽悠,还可以考虑用激光,玩个飞跃人马座的大游戏。


好了,上面这些例子都是瞎比划,而且是非常随意地挑选出来的,他们甚至都没有什么精确解。最后,再举几个真正了不得的碰撞例子,算是向数学致敬吧。


宇宙级别的,传说中的黑洞吸积盘和今年大热的双黑洞旋转;星体级别的,引力弹弓,月球上的陨石坑,以及恐龙灭绝的原因;宏观大小的,弹道导弹和反导系统;分子级别的,布朗运动,各种化学反应;原子级别的,康普顿散射,激光冷却;原子核级别的,卢瑟福散射;基本粒子内部的,夸克的渐进自由。


甚至还有把微观粒子和宇宙环境联系起来的碰撞,比如说,著名的“我曹”粒子(Oh-My-God particle),单个氢原子核的能量达到了10²¹eV,之所以让大家迷惑不已,大呼“卧槽”,就是因为一个简单的碰撞问题,限制了这种能量的粒子的出发点到地球的距离:超高能量的粒子会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的微波光子发生碰撞,从而产生次生粒子。简单的估算,可以知道,这么高能的粒子,与地球的距离不会超过100万光年,可是,在一百万年这么小的尺度里,有什么机制能够产生这么高能的粒子呢?如果你也想不出来,那么就只好说声“握草”了。


其实,碰撞很常见,碰撞也很简单。


更重要的是,碰撞的发生其实很偶然,就像你偶然读到了这篇文章,就像张爱玲偶然发出的感慨: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你也在这里吗?”


以上原文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010966.html。


附:力学教学笔记之缘起


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教其所爱者相驭马。千里之马时一有,其利缓;驭马日售,其利急。此《周书》所谓“下言而上用者,惑也。”

——《韩非子·说林下》


2016年4月底,邢志忠老师来信,问我是否能够给国科大带门力学课,授课对象是一年级本科生。邢老师认为我能上课,大约是因为看到我经常在博客上瞎扯。其实我几乎没有给本科生上课的经验:我在研究生院上过七八年的课,但是听课的都是研究生;我给北科大的学生上过三五堂课,但那仅仅是类似前沿讲座的专业课程,听课的也是三年级本科生。我对国科大的本科教育一直有些好奇,也参加过两次本科生的面试招生工作,所以我确实有兴趣参与一些教学工作,困难在于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


我考虑了几天,中间从邢老师那里了解了更多关于授课内容及要求方面的信息。邢老师把北大刘树新老师的授课笔记给了我作参考,更是允许我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来上课,想怎么教就怎么教。最后我决定还是试试吧。


虽然说,我可以想怎么教就怎么教,可是我也知道,我绝对没有钱学森当年在中科大力学系上课那样的自由。钱学森想怎么上课就怎么上课,想怎么考试就怎么考试:考试一整天、晕倒了三五个、不及格一多半?没问题。全体延期半年毕业、补习高等数学、做题三千道?也没问题。因为钱学森就是他们毕业后的领导,学生毕业后就是给他干活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形势完全不同了。大学物理只是一门课而已,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上课老师而已,我可以想怎么教就怎么教,可是学生们也可以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呀!上完了这门课,我也不能帮他们找工作,凭什么呀!点名、绩点什么的,真的有人在乎吗?而且我真的需要借助于这些手段吗?我知道自己为什么来教,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学吗?


我觉得,学习大学物理是为了学会抓住主次矛盾,建立适当的模型,从而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高等数学是为了培养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极限的ϵ−δ定义)和掌握方便的解题工具(例如,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而语文能够让大家进行有效的交流。既然是教物理课,那么数学和语文不过就是工具而已。我是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图像,而不是让他们刷题或者纠结于数学技巧。对于大学物理来说,所有的函数都是连续的、无限可微的,所有的微分方程都是可解的,不用考虑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等等。毕竟,那些都是细节而已。


正如费曼所说的那样,“物理学家需要有从多种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物理直觉完全是非数学化的、不精确的和不准确的事情,但它对物理学家来说绝对有用。”朗道也是这么认为的,“确定对研究现象的近似程度在理论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最严重的错误是,采用非常精确的理论并详细计算所有的细节修正,同时却忽略了非常重要的物理量。”朗道和费曼都是了不起的物理大师,他们都拥有无比娴熟的数学技巧,但是他们更看中物理图像和物理直觉。


我用的教材是北大舒幼生老师的《力学》,因为我有刘树新老师的授课教案作参考,还因为这本书上的每道题都有详细的解答,不仅是例题,课后的练习题也是(《力学习题与解答》),更重要的是,我认为学习的时候用哪本教材其实都是无所谓的。我甚至觉得,大学普通物理的教学都用不到微积分——我已经上了一个月的课,我在课堂上基本上不用微积分的,碰到微分方程或者定积分什么的,我只是试着说服学生们,这些东西确实很容易估计个结果出来,如果他们真的想解题的话,也很容易在随便哪本高等数学的教材里找到答案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似乎在尝试用赵凯华《定性和半定量物理学》中的方法。


但是效果怎么样呢?现在还很难说。但是,至少我已经成功地使得几名学生转班走了,现在这门课只有不到50人,勉强算是小班教学了吧。考虑到我这个班里,没有学数学的,只有几个学物理的,大多都是化学、电子、计算机、乃至生物和医学方面的学生,我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再坚持一下的。顺便说一下,今年的一年级本科生都要学力学,但是他们有6个选择,其中3个是4学分的A课,另外3个是3学分的B课(我就是B课),每个老师都有如何上课的自由,而每个学生也都有选课的自由。所以,有用朗道力学来上课的老师,也有像我这样的尝试。其实不仅物理课是这样,数学课也是的。在等班车的时候,我听到有个老师说他要用两个月来讲实数,而另一位老师则打算在一个月里先讲讲物理要用到的微积分。


下面说说给本科生上课的感觉。学生们的出勤率是高的,做作业也是认真的(第一次作业的时候,有同学碰到不会做的,甚至也不去翻阅《力学习题与解答》)。但是教学交流呢,怎么说呢?其实也没有太多的交流,原因不太清楚。虽然我觉得自己蛮主动的,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反馈,可是也许我这个形象不那么让人容易相信,也许学生们还不太有什么问题——虽然他们也说,上课好像能听懂,但是下去做题还是有困难。我说你什么不懂啊,上课提出来好了;他说我什么也不懂,不知道提什么。当然,比给研究生上课好多了:给研究生上课的时候,一学期下来也没有一两个人提问题;给本科生上课,差不多每节课都会有个把人提问题。而且还有个同学给我写过一个很长的邮件,可惜,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上课过程中,我对朱邦芬老师《“减负”误区及我国科学教育面临的挑战》指出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于当年清华理科基地班面临的挑战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可能会让我知道,当年北大俞允强老师反映的问题现在到底有什么新进展。当然,就是用脚趾头也可以猜到,应该没有太大的改善,毕竟,教学矛盾是个世界性的问题。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以上原文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010832.html

本文转自科学网jiyang1971的个人博客,作者:姬扬,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封面图片来自百度经验。

关联阅读:
A要简单吗?那就好好研究张量和微分几何吧!
B小知识: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而奋斗过的人们
C几则经典的力学的错误解释,你同意这些看法吗?
D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声明:本微信转载文章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并不意味着支持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