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大学在人工声学扩散体研究方面取得最新进展

2017-06-15 声振之家

来源:整理自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如何高效产生扩散声场是声学领域的重要问题,传统SD是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经典设计,通过按照特殊的数列来设计各个单元的深度,产生了优化可控的漫反射效果。SD目前已经成为成熟的商用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建筑声学及噪声控制等重要场合,亦被证明有望在粒子操控、医学成像乃至能量收集等问题中发挥积极作用。


然而,传统SD具有厚度大(约半个波长)、表面不平整等缺点,例如对于频率为250Hz的声波(可听声的典型频率),其厚度将达到70cm左右。这些基本问题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始终制约着其在低频和中频声波操控方面的应用。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声学研究所、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程建春教授和梁彬教授课题组提出了利用声学超表面构建人工施罗德扩散体的理论方法,通过重新审视传统SD设计理论,揭示了造成其在器件厚度及几何外形方面受到制约的根本原因是经典声学理论认为声波相位仅能在传播过程中逐渐累积,因而必须通过改变传播路径长度实现表面相位的调制。

图1 传统施罗德扩散体 (左图) 和超薄人工施罗德扩散体 (右图) 的结构示意图


针对这一难题,基于声学超表面概念提出了通过激发局域共振在亚波长尺度内产生有限大小的传播相位突变的思路,突破了经典理论的局限。传统SD及基于声超表面施罗德扩散体(Metasurface-based Schroeder diffuser, MSD)的结构对比如图1所示,MSD的单元利用超薄的非经典Helmholtz谐振腔构建,其厚度仅为传统SD的1/10。理论推导及数值模拟都证明了可通过单独改变颈口宽度来实现其反射相位在2π范围内的连续操控。

图2 超薄施罗德扩散体, 传统施罗德扩散体和平板的远场散射指向性对比。


图3 超薄施罗德扩散体, 传统施罗德扩散体和平板的声散射场分布对比。上图为实验结果,下图为模拟结果。


通过对近场散射声压场分布和远场散射指向性进行数值模拟及实验测量(图2和3),并利用扩散因子来进行定量表征(图4),证明了基于声超表面的人工施罗德扩散体具有不亚于商业产品的声学性能,同时展现出尺寸超薄、表面平整、重量轻盈、制备简单及用料节省等重要优势。

图4 优化带宽后的超薄施罗德扩散体 (BMSD) (蓝色)和传统施罗德扩散体 (SD) (黑色) 的归一化扩散因子对比。左图和右图分别为正入射和45度入射情形。


近年来,声超表面研究尽管已经揭示了大量新奇的物理现象,但尚未成功应用于解决实际声学难题。该工作在声超表面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之间搭建了桥梁,迈出了其走向实用化的第一步,这对于声超材料研究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新原理构建的超薄扩散体的实现解决了传统SD长期以来在器件尺寸和几何形状方面受到的基本制约,将传统施罗德扩散体(Schroeder diffuser,SD)的厚度由波长的1/2减小至1/20,有望在建筑声学及噪声控制等领域带来技术变革,并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


该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大学登峰人才计划(B类)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的支持。


关联阅读:
南大实现基于弹性体声学表面波体系的人工微结构材料

南大首次提出利用声学共振引入声轨道角动量的新机理

南京大学声学所在声子晶体中发现声学旋转多极子模式
南京大学首次实现声拓扑绝缘体及其量子自旋霍尔效应


声明:本微信转载文章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并不意味着支持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