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这儿的大米为啥声名远扬?一起寻访稻香中流淌千年的石马槽

2017-09-22 雄风当阳


千亩稻田、淙淙溪泉、古林竹海、云雾缭绕,加上棋子般散落的古朴民居,构成了当阳市庙前镇石马槽的天然风貌。



游走在石马槽,青山,绿田,鸟鸣,感觉自己也染上了“田园之癖”,内心涌出一股想在这筑居入住的冲动。


米的好坏,认的无非是一方适宜的山水。一揭锅盖,将那股倔强的米香进行到底,那是自然的原力。米香吐露的气息里,藏着一座大山一条溪河的灵魂。所以,我们更看重山水赋予的稻的进化之道,它会向人们诠释什么是风土之味。


“我还是喜欢老式的搞法”,70岁的张昌新种了一辈子水稻,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春望秋来,他们依袭古老的二十四节气,何时耕地,几时下种,多久插秧,如何下肥,日日在念。唯有他们,对田地如绣花般慢工细活,如布道者一样耕种,堪称田野上的古典主义大师。


相传1800年前,关羽屯兵于这个小山村,“汉前将军关羽屯兵于此,凿石为槽以饮马”,在《荆门州志》中,短短17个字描述了石马槽名字的由来。


乡野上安静极了,除了叽叽喳喳的鸟鸣和淅淅沥沥的雨声。这里的老人垒土成屋,结庐成舍,傍山散居。黄泥墙、小黑瓦、青石碾……简陋,粗糙,残败,历经岁月沧桑风雨,仍演绎着特定的历史,发挥着特定的功能,它们是农耕文明生产生活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也让这个传统村落有了完整的生命体。



年轻人都出门去了,70岁的张昌新老人坐在土屋门口编竹筐,老伴陈可秀在一旁陪着,掐着刚摘下来的豇豆,准备着老两口的午饭。“这土屋是我父亲整的,我满月时就住在这里,算起来有百年历史了。”陈可秀热情地招呼着我们。



 “樟木柱头柳木梁,四十八步到中堂”,陈可秀说,旧时,马槽堰这一带称为大院子,都是富庶之地。鼎盛时期,高亭大榭,鳞次栉比,“从前房要走四十八步台阶,才能到中堂。”


看来这是一块风水宝地。说话间,张昌新非要带我们沿马槽堰走一圈,“不远,就在我们屋门口。”


外面的雨时大时小,山野间升起了朦胧的云雾。趁雨势暂缓,张昌新领着我们朝马槽堰走去。马槽堰,不大,绿水,清澈,像一颗绿宝石恬静地镶嵌在稻田之间。


马槽堰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很久以前,堰塘里突然飞出一匹白马,落到田里,瞬间将稻苗吃光。乡民们朝天鸣铳,敲锣驱赶。白马受到惊吓,立马返入堰塘中,不见踪影。乡民们把堰塘的水戽干,发现一个石制马槽,抬出后,槽内的一汪清水始终取之不竭,从此这个堰塘取名为马槽堰。


听完故事,我们久久的望着,憧憬着神马再次飞堰而出,一睹那神奇的一刻。“上世纪,堰塘里的水抽干了,我们下去清淤泥,我亲眼看到堰塘下面嵌有半块石制马槽,当时很多村民都看到了,但没人去研究它。”张昌新说得振振有词。


石制马槽为何沉在堰底?难道是关羽在此屯兵时,凿石为槽以饮马?我们不得而知。但石马槽历史上主产稻谷是不争的事实。



石马槽地处丘陵岗地,平均海拔350米,森林覆盖率80%,山峦叠翠,溪流遍布,两山夹一冲引来的山泉自然地滋养着两边肥沃的土地,所产大米细长透亮,香糯松软。相传关羽十万大军在石马槽屯兵休整数月,长期以石马槽大米为给养,将士食之能迅速恢复元气,精神抖擞,关公遂将此米送刘备为礼品朝贡。


在清朝同治年间,石马槽大米便由水路运至汉口、长沙等地销售,因口感细腻,久吃不厌,白饭也能吃三碗,让不少过往路客口齿留香,打着饱嗝,一路回味而去。


来源 ¦ 三峡晚报

记者 ¦ 廖嘉   ▎编辑 ¦  毛宇峰

精彩回顾

▪ 【民生】开森!当阳又一村2150人喝上干净的自来水了

【关注】当阳市第十四届青少年科技节开幕,您家的孩子报名了吗?

【关注】当阳市第十四届青少年科技节开幕,您家的孩子报名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