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围观】一地三用一光三照:当阳两千四百亩“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投产

雄风当阳 2021-07-13


今日,湖北日报发布了“一地三用一光三照——当阳两千四百亩‘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投产”一文。


素有“煤乡”之称的当阳市庙前镇,湖北华强化工集团在此投资10.5亿元,建设装机容量80兆瓦的华直光伏电站,近日并网发电,每年可发电1亿度。这个“农光互补”项目还将种植红薯、薰衣草等作物,实现发电、种植、旅游“一地三用、一光三照”。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探访。



01

发电种植两不误


庙前镇烟集村,占地2400亩的蓝色光伏面板随山坡起伏,面板下阡陌纵横。冬日暖阳照在太阳能面板上,转化为电能;阳光透过缝隙播洒在初春的土地上,嫩芽萌动。“农光互补”,就是将太阳能发电与农业结合,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电力和农业双创收。

庙前镇书记靳心泉介绍,光伏用地不允许占用基本农田,这2400亩坡地不在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范围,涉及烟集村和井岗村农户230余户。光伏用地,水田每年850元/亩;旱地每年650元/亩。土地流转费和村集体补贴,每年收入200万元


烟集村7组的郭士芬算了笔账,由于是坡地,只能种麦子,每亩田的成本,肥料需200元,种子87.5元,机收需150元。一亩地收800斤麦子,每斤卖0.9元,去掉成本,每亩净收入不到300元,7亩地忙活一年收入2000元。把这7亩土地流转给光伏发电站,年流转费4550元。井岗村4组村民余先芹流转28亩旱地,年流转费18200元。“光伏并网后,投资2.5亿元的农业项目在跟进。”靳心泉介绍,将种植红薯、蓝莓、薰衣草等作物,采取公司加农业大户,带动农民增收。



02

能满足投建企业25%用电需求


“华直光伏项目是化工企业‘去煤求光’的环保转型。”湖北华强化工集团董事长万建华说,2016年光伏发电企业自发自用政策放开后,华强集团即着手能源供给转型。华直光伏是华强集团全资子公司,发的电全部直供华强,“可解决华强25%的用电需求。”万建华称,这相当于节约5万吨标煤,光伏发电15年可以收回成本。“因环保要求,二氧化碳减排须达到15%,氮氧化物等要减排近三成,过去限产改造压力巨大,现在主动转型光伏发电后,不仅环保达标,还产生减排经济效益。”万建华称,减少5万吨标煤,也就相应减少了13.1万吨二氧化碳、425吨二氧化硫和370吨氮氧化物。不仅完成自身减排需求,还可以把减排额度在光谷碳排放交易中心交易,按近日价格二氧化碳56元/吨、二氧化硫5800元/吨、氮氧化物8000元/吨测算,每年当“卖碳翁”可带来600多万元收益。

 尝到甜头后,华强集团准备扩大光伏发电规模,但受制于土地等限制,改为拟投资6亿元在当阳薄刀岭建设60兆瓦风力发电站。“即将投资18.6亿元启动合成氨连续式气化生产改造,取代过去间歇式生产设备,彻底甩掉污染帽子,实现环保转型。”万建华说。



03

农业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


太阳能光伏板一般距地面0.5米,这个距离,地上只能生长些喜阴矮秆作物。为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设计团队升高光伏面板支架,距地面2.2米,因此多投入8000多万元。此外,光伏组件间距加宽到5米,并研发超大组件,保证跨度变宽后发电能力不降低。

经过此番腾挪,不仅农作物光照、生长空间得到满足,插秧机、中小型收割机等农机也通行无阻。靳心泉介绍,通过借智省农科院专家,已搭建一套农光互补生态系统。去年,烟集村2100亩薰衣草花海、林桥蓝莓种植园、民天水稻、浙江老农西瓜等优势农产品发展喜人。


万建华介绍,将建设光伏农业大棚,如同在棚外添加一个分光计,冬季和黑夜阻止大棚内红外波段的光向外辐射,起到保温效果。这一创新技术,实现农业种植与光伏发电完美组合,极大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使用率和产出率。初步测算,2400亩规模种植和观光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实现农业生产及加工产值3000万元,带动200多户农民参与经营。


来源 ¦ 湖北日报

作者 ¦ 张乐克 张勇 王涛  ▏编辑 ¦  毛宇峰

精彩回顾

【围观】罂粟可以治病?当阳一男子竟为了治风湿种了上千株

【社会】老人犁地时惨遭旋耕机“绞腿”,当阳消防争分夺秒救人

【围观】您村有村标吗?看草埠湖这些村标哪个最有创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