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玉双新萃 地名掌故|苏东坡与当阳"一口印"的故事

雄风当阳 2021-07-14

玉双新萃

·

地名掌故


在湖北当阳

有这样一个地方

它环境优美、资源丰厚

有着多处历史文化遗迹

它就是——玉双乡村振兴示范区

让我们翻开“玉双新萃

逐一揭开它的文史面纱


一口印节点/李伟 摄


诗神折服一口印


从度门禅寺西行数百米,有“一口印”遗址。净慧法师谈禅讲道:一口印讲的是佛门一则公案,苏东坡参谒玉泉承皓禅师,一口印证二者禅境高下。


一口印节点/李伟 摄


苏东坡喜与名僧交往,对佛法自视甚高。在谪居黄州期间,苏东坡到过当阳度门寺。他听说玉泉山承皓禅师,机锋峻烈,人莫敢触,心中甚为不服,便起了与之争锋的念头,想试一试承皓禅师禅境如何。


有一天,苏东坡扮着一介布衣,微服前往当阳参谒承皓,在度门寺前的小溪边见承皓禅师。承皓(1011—1091)是眉州丹棱人,苏东坡同乡,禅宗云门派大德高僧。史称荆门军玉泉寺承皓禅师,又称“皓布裈”。


苏东坡见了承皓也不拜,静静地站着,直等老和尚开口。老和尚看着他,心里想,这人虽然穿了一身布衣,那双眼睛却深藏睿智,举手投足风度翩翩,绝非等闲之辈,于是大声问道:“尊官高姓?”


苏东坡道:“姓秤,乃秤天下长老的秤。”


老和尚不回话,突然大喝一声,说道:“且道这一喝重多少?”


苏东坡被吼得哑口无言,于是恭敬礼拜,心悦诚服老和尚的功夫。


禅本不可道,“说似一物即不中”。禅自然也不可斗量斤秤,又怎能秤出禅师的一喝?这一喝,就有探竿影草的作用。

中国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卷十七《内翰苏轼居士》记载了“一口印”的故事,题为“苏东坡参玉泉承皓禅师”。原文如下:


内翰东坡居士苏轼,字子瞻。囚宿东林,与照觉论无情话,有省。黎明献偈曰:“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未几抵荆南,闻玉泉皓禅师机锋不可触,公拟抑之,即微服求见。泉问:“尊官高姓?”公曰:“姓秤,乃秤天下长老底秤。”泉喝曰:“且道这一喝重多少?”公无对,于是尊礼之。


后过金山,有写公照容者,公戏题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东坡深通佛理,与高僧常相往来,谈禅说古,口若悬河,诗偈唱和,妙趣横生,机锋应对,锐不可当,常以胜者自居,不料在当阳遇见禅门高峻,一口震喝,顷刻哑口,甘拜下风。后过金山寺,还作诗感慨。





苏东坡与承皓“一口印证”禅境高下的妙理,在佛门传为美谈,并记录在案。



在他们谈禅问道之地,度门寺西南的山溪小桥边,人们发现石池一口,浑然天成,方正如印,宽约丈许,深不可测,故称“一口印”,以示纪念。


石池西畔,原有四合院民居一幢,三间四耳倒八尺格局,也四四方方如印章,叫着“印子屋”,久废。残墙断垣尚存。



苏轼

北宋文学家,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被人称作“诗神”。苏东坡受佛教熏陶较深,对禅宗情有独钟,“每逢佳处辄参禅”,其诗文三百多篇用到“禅”字,著有《东坡禅喜集》。


承皓

《五灯会元》记载:“玉泉承皓,云门五世,北塔思广法嗣,眉州丹棱人,为苏轼同乡,住持荆州玉泉寺。苏轼到荆南,微服求见,与之斗机锋,后尊礼之。”承皓曾在垂暮之年完成玉泉寺法堂、方丈、寝堂、钟楼、慈民阁、小关庙的重建工程。元祐六年(1091)十二月二十八日,承皓禅师圆寂当阳,世寿八十一。




来源 ¦ 市文联  作者 ¦ 周天裕

编辑 ¦ 陈也 操月  审核 ¦ 毛宇峰  终审 ¦ 王  涛

精彩回顾

▪ 省委书记蒋超良在当阳调研这样强调

▪ 刚刚,当阳二高招生录取分数线公布!

▪ 江山多娇|中新视觉——诗画当阳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