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辉煌“十三五” | 天蓝水碧绿映城

雄风当阳 2022-10-25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良好生态环境是民之所愿,是人民共有财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期间,当阳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始终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为标尺,时刻丈量各个环节、关节和细节,绿色已成为当阳高质量发展最浓厚的底色。


守护蓝天


“当阳的天空越来越蓝,空气越来越好,风景越来越美。”在玉泉风景区花溪湿地,游必武和许多游客一样,在溪流边拍照打卡。当阳天更蓝,空气质量创历史最好,优良天数达328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成为了当阳“美丽经济”的重要支撑。


天蓝水碧月潭河 曹亚平 摄


五年来,为“擦亮”蓝天,当阳市深入实施“百企百亿”技改工程,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0%以上,对12家化工企业完成“关5改6转1”,其中,华强化工55万吨氨醇技改项目和三峡新材脱硫脱硝烟气处理系统等重点化工企业环保项目顺利实施,工业烟气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全市还累计淘汰110台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爆破拆除19家粘土砖瓦窑,强制报废各类老旧机动车7000余台、淘汰黄标车1700余辆,当阳“气质”惊艳蜕变,PM2.5平均浓度创有监测历史以来最好水平。在蓝天成为“标配”的基础上,当阳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美丽经济。


生态百宝寨 刘华 摄


留住碧水


“快看,有秋沙鸭!”在当阳市庙前镇,一群中华秋沙鸭青龙湖国家森林公园水面上欢腾觅食,闯进了在此采风的中国新闻摄影家学会会员魏勇的镜头里。在当阳发现一群中华秋沙鸭踪影实属罕见,中华秋沙鸭的成群结队出现,见证了当阳水域治理及生态修复的历程。


绿色家园 竺宝英 摄


五年来,当阳累计投入7亿元,建成8个生活、工业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展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工程,对10条重点河流编制了“一河一策”方案,摸排建档小微水体1856个,对河湖“清四乱”问题开展清单交办闭环式整改,实现了对25条河流的四级河长制监管全覆盖。


为持续打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当阳严格开展湖库禁投与治理,对77家河道采砂场全部关闭并完成修复,关停养殖场8家,持续整治2227处不达标水体;稳步推进“厕所革命”,建改农村户厕2万座、公厕82座,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无序排放得到全面遏制。截至目前,全市126座水库实现劣Ⅴ类水质清零,湖库水质明显改善,国考跨界断面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巩河水库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始终保持在2类水质以上。


坚守净土


曾几何时,“废渣成山”“垃圾围城”是当阳群众挥之不去的烦恼,如今,这已经成为历史。“一边生产水泥,一边利用水泥窑炉高温处置垃圾。”在位于葛洲坝当阳水泥有限公司最高处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污泥项目现场,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项目年处理生活垃圾15万吨,年节约标准煤3万吨。


为坚守“一方净土”,五年来,当阳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切实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修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长为11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3%,森林覆盖率36%。全市完成城镇垃圾填理场升级、新建城乡垃圾压缩中转站13处,投资3000余万元更新配套全市10个镇(街道)垃圾压缩转运车辆和垃圾箱(桶),农村“三员”保洁覆盖率达100%,垃圾处置率超过90%,其中,40个村试点垃圾分类,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全市土壤环境污染现象全面清理完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高于95%,新增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保障率100%。


当阳城区 周星亮 摄


五年来,当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建成省级生态乡镇3个、宜昌市级生态乡镇7个、省级生态村23个、宜昌市级生态村136个;当阳市被省政府表彰为“绿满荆楚行动”先进县市,庙前镇获评“2018森林中国发现森林文化小镇”,山峰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坝陵街道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一幅“天蓝地绿、人山和谐”的魅力画卷正在荆楚大地华丽绽放。


期待您点亮小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