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敬业乐群 | 屠呦呦:用中医药造福世界

敬业乐群

敬业者成事,乐群者得助。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敬业乐群精神的价值也越发凸显。对工作认真负责、全情投入,与他人相处融洽、善于合作。在干事创业、友爱互助的氛围中,自然人人奋发、心情和悦。

特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敬业乐群篇,望广大师生汲取榜样力量,振奋精神,砥砺前行!




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称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等诸多殊荣。


点击图片观看《中国脊梁·屠呦呦》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的名字,注定她与青蒿一生结缘。疟疾是全世界最严重的传染疾病之一,1969年,屠呦呦参加了国家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她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倾尽一生心血研究,让我国从谈“疟”色变到实现无疟疾。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为了尽快进入临床验证,屠呦呦坚持以身试药,亲自证实药物安全后投入临床,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200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推荐屠呦呦参评第三届唐氏中药发展奖,她一个电话打到院长办公室:“我这么大岁数推荐我干嘛,要给年轻人!”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2016年,她拿出诺贝尔奖奖金中的10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北京大学医学部设立医药人才奖励基金,又把100万元人民币捐给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创新基金,激励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中医药科研事业中。“中国医药是一个伟大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未来我们要把青蒿素研发做透,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屠呦呦说,中国科技工作者肩负着振兴中华的时代使命,奉献于祖国的科技创新发展义不容辞,这就是我们当下的责任与担当。





扫描下方二维码

了解详细内容


更多丰富内容

欢迎移步南苑教学楼文化走廊



-往期回顾-

迎新晚会|没看够?精彩回顾来了!


辅导员风采 | 刘沂:以萤萤之光,照亮追梦之路

小纺逛校 | 泛舟书海 明理增智



END


资料来源于人民网、央视新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编辑 | 李欣烨

 | 彭彦菁

校对 | 吴燕村审核 | 王  歆党委宣传(统战)部
大学生记者团



感谢您对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的关注!小纺将会为您带来精彩丰富的微信栏目。我们非常期待大家的投稿,请发送至2071855467@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