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会工作推动居民社区参与的路径研究 | 社工课

2017-08-17 社造的 社工客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林佳鹏

 单位 | 深圳市新现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对广大一线社区工作者而言日常工作都能有这样一种感受,即居民参与性不足,经常面临社工活动无人报名的尴尬处境,而社工也时常需要“绞尽脑汁”思考居民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实际上,某些活动或服务居民参与不足,侧面反映出社区工作可能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有的问题来自于不可避免的行政性指令要求;有的是社区工作者未能把握社区需求造成服务的“解离”;有的则可能是社区宣传或动员的不足,使得居民对社区活动缺乏了解。笔者认为,“社区工作”不“社区”是普遍的现实写照。


(图片来源:成都市新都区金东公益服务中心)△


早在19世纪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社区”概念之时,便直截了当指出,“社区”指的是一种“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紧密、守望相助的社会共同体”(徐永祥,2004:2)。尽管对社区的定义已经有一百多种讨论,但无不旨在强调“生活共同体”之意涵。如此,社区工作内容亦十分丰富,既需要为各群体提供适切性服务,回应居民需求与困难,也需要改善社区环境,促进共同体建设。但不可否认,社区工作离不开社区主体力量——居民的参与。本文试图借助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实践社会学中“场域、惯习与文化资本”的概念探析社会工作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的路径。


一、社区参与不足的实践社会学分析


布迪厄在分析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当中使用了“场域、惯习和文化资本”这一组概念。在布迪厄看来,“场域”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一个人们围绕着某一参与对象而形成的社会圈”;“惯习”是“每个人以某种方式进行感知、感觉、行动和思考,并在生存的客观条件和社会经历中以无意识的方式内在化形成的、稳定的某种性情倾向”(宋惠芳,2011:94-95)。而“文化资本”概念则相对模糊并受到一些学者的批判,指“文化传承与积累形成了一种特殊资本”(王云、龙志和,2009:2028),并指出了文化资本的“身体化、客观化、制度化”三种形态。由于布迪厄使用“文化资本”的概念过于暧昧,我们可简单理解为“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及无形资产”。


在笔者看来,这一组概念有助于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当前社区参与不足的原因。具体而言:


其一,社区场域的“割裂”形成“陌生人”社会。在这里,场域不仅指具有一定地理范围、面积的社区,更重要的是所居住在社区里人群的互动,因为场域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是由一些“具有共同生产物、价值观、思想、制度、组织、规则的人员组合而成的多元复合体”(宋惠芳,2011:94-95)。现时中不少社区一方面缺少居民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和设施,难以满足居民某些生活需求;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住宅小区建设,社区不可避免地被各种小区所割裂,小区之间相对独立,对外来人员管理严格,小区之间居民相对交往较少;即使是同一小区,邻里之间不认识的情况也不足为奇。由此,居民平时白天上学、上班,晚上回到家“大门紧锁”,有事情找物业,彼此谁也不知道谁的底细,城市社区俨然是“陌生人”社会。


其二,社区居民缺少共同的“惯习”,或缺乏参与载体,不利于特殊身份共同体的形成。社区当中存在不少社会组织如老年协会、舞蹈队、乒乓球队等,但这些社会组织人员数量比较稳定,流动性较弱,仅局限于少数人群。由于社区居民在年龄、教育、职业、性格、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大多数的居民彼此之间难以形成共同的利益或价值取向,即使部分居民有共同的喜好,也因诸多原因难以形成组织或合力在社区层面发挥作用。社会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通过服务或项目方式促使居民产生可接受、可持续的“惯习”,并推动形成某一身份共同体意识。


其三,文化资本的丧失使居民难以形成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可否认,现代化都市小区因大量外来人口的汇集,普遍缺乏文化底蕴,虽然文化不是影响居民参与的决定因素,但它却能够“通过人们共同关注或从事的活动,将人们聚集到同一个公共空间内,建立认知与情感方面的联系,从而编织新的人际关系网络(谢锡文、郭佳琦,2016:13)”,并动员社区参与,逐步改善“陌生人”社会的环境氛围,重塑异化的社区空间。


二、文化资本视角下社区参与路径探析


(图片来源:成都市新都区金东公益服务中心)△


增加社区文化资本,促使居民形成新的共同“惯习”及身份认同,提高“场域”内各主体社会关系网络的强度。具体而言:


其一,有助于消融社区居民参与边缘化困境,提升居民主体性意识。文化资本能够改善社区现有生活环境、塑造民众认知情感、促进“参与”这一新的惯习形成和巩固。


其二,有助于培育社区自组织、居民领袖“反哺”社区。文化资本营造下促进自组织产生,使居民“惯习”有发挥的载体并在其中挖掘领袖。


其三,有助于消解社区交往“封闭化”,重塑社区空间及精神。建立文化“公共空间”来凝聚共同兴趣爱好的居民,重建居民生活交际圈,使社区成为人们除家庭及办公场所之外,享受美好时光的“第三空间”(谢锡文、郭佳琦,2016:13)。


因此,通过文化资本营造的方式,有助于推动社区参与,本文S社区“汉唐古韵”儿童诗词文化营造项目为例,其具体路径总结如下:


1.社区初造景:宣传项目与文化


即首先在社区层面营造文化景观,既需要实体景观,亦需要人文景观。在这一阶段,社工通过社区需求调研,精准把握大多数居民主体文化需求,并针对1-2个居民关注度较高的文化需求开展项目化服务。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必须从“小处”切入,因为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若定义得太大不利于服务的精准化,影响服务效果。社工锁定文化某个议题后,制定项目计划书,并尽可能地与中心团队讨论。前期准备完成后,此阶段重点工作在于项目宣传,吸引居民关注,并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建构实体空间或营造诗词氛围。


S社区社工通过以往儿童活动发现,不少社区儿童对诗词文化展现出浓厚兴趣,家长也表示相比经常搞的唱歌、绘画等兴趣活动,诗词学习有助于孩子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了解中华灿烂的诗词文化。如此,社工便将诗词文化作为主打项目。由于诗词本身的特性,如何吸引居民参与成为首要工作。在通过微信公众号举办“线上诗词大会”,通过每周发布一期诗词问答题,积分兑奖形式动员居民参与到项目当中;通过党群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外展宣传方式告知居民诗词项目的开展。为了进一步营造氛围,中心在社区公共宣传栏张唐诗宋词海报,每月更新两张;在公共长廊绘制诗词文化墙,以及将中心活动室布置为诗词学习空间。此外,社工在项目实施前结合春节、元宵节传统节日开展“民俗诗词工作坊”,仿照中国诗词大会形式设计小组竞赛、个人“飞花令”比拼,以使儿童逐步增进对诗词的了解。


(图片来源:成都市新都区金东公益服务中心)△


2.社区初动员:聚合服务对象


所谓“初动员”,就是在项目宣传阶段结束后,正式启动项目具体服务内容,逐步吸引儿童参与,通过提供诗词文化服务积累社区活跃儿童,并期望从中发展形成诗词文化社团,培育个体领袖能力,提供自我展示平台。


众所周知,社区工作很重要的核心在于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但如何能够实现“广泛而持续”的参与,很大因素取决于服务设计本身。如此,项目启动阶段(至少3个月)需要透过定期不间断的宣传、有吸引力的服务过程、专业的服务技巧、服务对象个别化关怀乃至社工个人魅力等方法动员居民参与,实现“量的积累”。


由于诗词本身年代久远且对现在儿童来说显得“枯燥”,社工便将诗词与朗诵、绘画、表演、歌唱等儿童感兴趣的活动相结合,开展了“岁时歌儿童节气工作坊”“采桑子诗词小剧场”等常规服务,既让儿童了解诗词,又能够激发才艺,使诗词活动成为社区儿童参与的重要“驱动”,增进儿童群体之间的交往互动,并建立儿童群体内的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同时线上诗词问答仍然维持每周一更的热度,并兑现奖品。项目启动阶段为期近5个月,开展了3场传统节日民俗工作坊、8场“岁时歌”节气工作坊、6场“采桑子”诗词小剧场等大大小小的诗词文化活动,累积参与人近200人次。根据社工观察,潜在诗词领袖5-8人,出席活动较为稳定的成员12-15人,初步构成诗社小团体,但有待拓展。


3.社区再造景:塑造人文景观


社区再造景,不再是项目初期的实体景观建设,而是人文景观的塑造。项目开展5-6个月后,进入到深入推展阶段。这时候,项目本身已被绝大部分居民熟悉,诗词文化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易于接受,但通过线上参与已经引导居民有意识地关注,另外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稳定参与者(多为诗词爱好者),项目中期产出一定成果。如此,可将服务扩展至社区范围,让更多居民了解诗词。


在社区层面营造诗词文化景观和意象,定期开展大型诗词活动,辐射更广泛人群。目的在于将不同职业身份和学科背景的居民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聚集到一起参与诗词活动,形成新的身份认同——诗词爱好者,重建社区精神共同体。具体来说,通过前期项目积淀,S社区形成15-20人诗词朗诵团体,经多方协调,社工将诗词诵读小组活动从党群服务中心多功能室移步到社区“文化长廊”,这是一处附近4-5个小区居民日常休闲的公共地带,儿童在此朗诵诗词发挥了极好的宣传效益,不仅让居民欣赏儿童团体朗读秀,也能够吸引诗词爱好者加入其中。为了进一步营造景观,社工为儿童均采购了一批汉服,穿着汉服诵读增强了诗词意境。此外,社工亦组织社区层面的诗词大会,不分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只要对诗词感兴趣者均能参与;同时,利用传统节日在“文化长廊”开展庆祝活动,儿童诗词朗诵、妇女汉服秀、长者书法等均能够营造更浓厚的节庆氛围,也让这些居民的才艺得到展示。如此,社区层面的大型诗词文化活动铺开,人文景观愈发突显。


4.社区再动员:增强居民主体性


社区再动员,即充分发挥居民主体性作用,建立文化类兴趣社团,让居民策划、组织、参与项目具体内容,社工不再是项目的主导和文化的传播者。这一阶段依托诗词社团,发挥其诗词文化传播与实践的作用,更加广泛地动员社区居民参与诗词文化再生产过程,激发个体自主性和创造力,将社区文化营造主导权归还于居民。


项目是有周期的,但社区文化营造却是长期的过程。社工培育“唐韵”诗社,让社区对诗词爱好的儿童形成兴趣共同体,不仅学习、交流诗词文化,更是发展同辈关系,促进社区邻里交往的重要平台。虽然社团主体是儿童,但却能够“以儿童带动家庭参与”,儿童家长也受到积极影响。为此,以诗社儿童家长为契机又形成了妇女汉服表演队,妇女们相比儿童虽不太关注诗词,却对服装和表演兴致盎然,通过汉服展示也有助于传播传统文化。社区专门邀请汉服表演老师教学,妇女自我组织排练,并在社区诗词大会、重阳晚会等大型场合登台走秀,引发居民赞赏。此外,为了进一步推广诗词文化,激发居民参与,社工将项目活动交由社区志愿队中的综合活动组策划执行,社工充当“督导者”角色,至于具体以何种方式来改善项目内容,扩大项目影响力,形成品牌,社工更多交由培育的“诗社”、“韩服表演队”及“综合活动组”自我发挥,并广泛听取其他居民意见。通过社区再动员,居民创造性、参与性及潜能得到激发,并初步实现项目持续化运作。


笔者将路径1和3称为“造景”,即营造丰富、浓厚的社区文化,实现资源共享。路径2和4称为“造人”,即动员居民参与、增强主体能力,密切社区联结,重建生活共同体。实际上,“造景”与“造人”是密切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其逻辑关系如下:



文化资本营造为社区参与乃至社区空间重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实际上,在布迪厄看来,文化资本有三种表现形式,对社区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宋惠芳,2011:93):


(图片来源:成都市新都区金东公益服务中心)△


其一,身体化的形态,体现在行动者精神和身体持久的性情倾向中,必须通过行动者自己身体化的、具体化的实践活动来获取它。因此,社工需要敏锐捕捉居民文化层面的需求,不论是诗词、汉服、戏曲、书法等何种文化,只有契合居民精神需求,才能够动员参与。居民在参与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身会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影响他人。


其二,客观化的形态,表现为文化物品,如书籍、绘画、纪念碑等。这就要求社工能够将文化营造服务的产出有形化,例如搜集项目照片、录制视频,或将居民绘画、书法作品公开展示等,让客观化的物体成为项目成效及文化传承的有力载体。


其三,制度化的形态,表现为某些制度性的规定或规则,如学历认定、学术资格。一方面,社工需要将服务常态化,文化是一个积淀的过程,服务不能有一下没一下,若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举办,能够让居民产生参与主动性;另一方面,社工对表现优秀或参与积极的居民应予以相应的肯定,例如对比赛优异者颁发荣誉证书,通过制度化的激励措施引导居民更加主动地学习文化。总之,文化营造既是社区营造重要的组成部分,亦是动员居民参与较为有趣和有效的方式,但同时也是相对长期的过程,社区实务当中不可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宋惠芳场域、惯习与文化资本——农村妇女城市社区参与边缘化的原因与对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94-95.

3.谢锡文、郭佳琦. 空间制造:文化社区、文化资本与文化生产——基于“文学生活馆”公共文化空间建构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2-15.

 

项目是有周期的,但社区文化营造却是长期的过程,社区营造需要慢慢来~欢迎分享社区营造方面的案例或图片


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2014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社工客】主页面下方菜单从哪里来→社工客百科输入你想了解的“关键词”

“社工客”原创文章

转载文章请后台回复“转载”


关注“睦邻学院”公众号,更精彩的线下活动等着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