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小井盖,大问题 ——从行车安全谈市政管线的敷设

2016-12-07 奚江波 朱跃华 cityif

一、“小井盖”的“大问题”


2004年8月27日下午,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一辆超速驾驶的小汽车碾压在一个脱离井口的检查井盖上,车辆打滑失稳,造成3死1伤的交通事故。此外,由于井盖丢失、沉降、破裂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还有很多。


市政管线对于行车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各种市政管线的检查井盖上。道路工程竣工通车后,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环绕检查井井盖边缘10到50厘米范围内,由于受车辆反复碾压,发生环裂、裂缝的数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多,宽度也逐渐增宽,继而形成路面的网裂、下陷和检查井井盖失稳、破损、轻微下沉等道路病害。车辆行驶时轻则发出“哐哐”的噪音,同时影响车辆行驶的平稳舒适性及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重则造成交通事故,对驾驶员和行人造成伤害。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支撑起整个城市正常运转的市政基础设施种类也越来越繁多。就北京市而言,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线常见的主要有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给水管道、电力管(沟)、信息管道、燃气管道、热力管(沟)、再生水管道等八种。此外,部分路段还敷设有雨污水合流管道、真空垃圾收集管道、成品油管道、工业管道等等。各管道需要在相关规范要求的长度内,设置井室以满足通风、维护检查等功能的需要。


本文基于行车安全的角度,针对直埋市政管线,从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等不同层面提出改善的建议,以实现道路交通的畅通安全,城市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问题原因分析


市政井盖影响交通的原因,不仅仅是规划选址的问题,还涉及后期的设计、施工、维护等不同方面。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由于结构刚度不同,检查井与周围路面变形不协调,由此产生应力突变或应力集中,反复作用后便导致路面开裂;检查井在施工过程中未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对称夯实,检查井井盖、井座不稳固,与路面高程或道路的纵、横坡度不吻合,造成行驶车辆跳车,会加大对井周路面的冲击;检查井井盖和井盖座存在质量问题或者使用不当等都会引起井盖出现病害。


三、规划层面解决方法研究


3.1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城市道路除承担交通功能外,还是各种市政管线的载体。在有限的道路空间内,按照国家规范间距要求安排各种市政管线时,需要统筹考虑管线承载负荷的能力、检修维护频率、施工特性、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等等因素。


进行市政管线综合规划时,通常将管线优先安排在道路两侧的绿化带、人行步道和非机动车道下,便于管线日后的维护,也有利于机动车的行车安全。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的主路范围内不安排市政管线。当市政管线较多,受道路空间限制,部分管线不得不进入主干路及以下等级道路的机动车道时,道路人行步道、非机动车道优先安排检查井间距小,日常巡线、维护、作业频率高的管线,同时结合道路红线宽度及断面型式综合安排各市政管线位置。


通过分析发现,市政管线直埋敷设时,各市政专业管线检查井的一般间距按照由小到大排序依次为电力、雨水、污水、信息、供水、中水、热力、燃气。日常平均维护及作业的频率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电力、信息、燃气、雨水、污水、热力、供水、中水。一般将电力和信息管道布置在两侧的人行步道,供水、中水、燃气和热力管线布置在非机动车道或者慢车道下。对于红线大于等于40米的道路需要双侧布置雨水管线,宜优先将雨水管线布置在道路两侧,尽量避免进入主路;对于红线小于40米的道路需要布置一条雨水管线,向道路两侧预留较多分支以承接雨水篦子汇集的路面雨水,考虑到单侧支管不宜过长,一般将雨水管道放置在道路中心位置。污水一般紧邻雨水管道布置,便于合槽施工。


3.2检查井与车道线的协调


本文着重考虑机动车道下市政管线的直埋敷设,以检查井直径0.7米、车辆轮距1.5米、车道宽3.5米为基础,结合车道线和车辆行驶特性进行分析。对于单条车道来说,当检查井位于车道线上,车辆为避让检查井可以偏向另一侧行驶,此时车辆活动空间相对变为3.15米,完全可以满足车辆正常驾驶,自由度和舒适度较好(如图1);当检查井位于车道中心线时,车辆为避免碾压井盖可沿车道中心线行驶,此时车辆的行驶受到一定束缚,但是对相邻车道的干扰最小(如图2);当检查井偏向车道一侧时,车辆避让井盖后的行驶空间较小,且容易对相邻车道产生干扰,行车安全度降低(如图3)。



图1 检查井位于车道线上的示意图及实践案例



图2 检查井位于车道中心线的示意图及实践案例



图3 检查井偏向车道一侧的示意图及案例


综上可知,在机动车道下敷设市政管线时,需结合机动车行驶特性、车辆轮距特性、车道线施划方法、井盖尺寸特性等进行综合分析,优先考虑将检查井盖敷设在机动车道线上或者是机动车道正中心线位置,尽量减少机动车车轮对井盖的碾压。本文以红线为35米的三幅路为例进行分析,管线安排情况见图4和图5。


图4 三幅路市政管线安排横断面示意图



图5 三幅路机动车道检查井与道路行车关系效果图


当管道的管径较大时(如雨污水),检查井中线与管道中心线会随着管径的增加而产生不同数值的偏离,因此,在具体布设时,还需考虑检查井的偏离、各管线间距要求、空间集约利用等多种因素进行统筹安排。


四、设计施工层面的解决建议


3.1 严格施工流程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装工艺交底,严格执行相关的施工技术要求。加强检查井井周夯实回填土强度意识,加强井座座浆密实度;严格控制高程,保证检查井盖、井座与施工设计道路的高程或路面的纵、横坡度吻合;加强材料的管理和检查机制;现场人工拌和的配料必须严格按照标准配合比拌和。


3.2 采用适合的井盖类型


检查井盖由于材质不同,其性能也各不相同,需要结合检查井盖的安装位置,选择合适的井盖类型。在机动车道下的检查井盖,优先采用具备防响、防滑、防盗、防坠落和防位移功能的井盖。


五、日常维护层面的解决建议


道路竣工通车后,对道路及检查井盖的科学维护能够提前预防道路设施病害发生,防微杜渐,避免造成交通事故。后期维护过程中,应及时治理随时出现的损坏,防止微小病害的进一步扩大;在处理井盖沉降和周边道路病害过程中必须从本质上处理好病害,严防只作道路面层处理和修建形象性工程。


六、结语


本文是从行车安全的角度对市政管线直埋敷设进行的分析,在规划工作中,还需要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结合实际的道路断面形式、规划及现状管线种类和规模情况,本着节约道路空间、方便车辆驾驶等原则进行具体安排。为减少市政井盖数量,消除“拉链路”,集约利用道路空间,应在适宜的道路下开展综合管廊建设,以实现城市景观协调统一。


的确,道路上的井盖问题本来不是什么国家大事,但这些小问题关乎百姓的出行安全,积少成多就是大事了。城市道路的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工作更应当关注百姓生活的细微点,将人文关怀真正体现在规划工作当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