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规划建设001| 带一本书去读城
【北京规划建设】是由Cityif与《北京规划建设》杂志联合推出的栏目,在这里有新认知与旧经验的碰撞,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聚合。《北京规划建设》创刊于1987年,迄今已有31年的办刊历史。期刊强调深邃的思想性、厚重的理论性、丰富的实践性及敏锐的新闻性。【北京规划建设】系列既有严谨洗练的学术论文,也有轻松活泼的随笔。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都在这里。
这些年来,因为工作和旅行的缘故,走了不少地方。每去一个城市,越来越习惯于随身带一本和目的地有关的书,在机场,在火车上,或是在宾馆睡前阅读。在这个电子产品泛滥、4G信号全球覆盖的时代,传统的纸张上,文字的力量依然日久弥新。一本书,能让人对陌生的地方,产生初步的意向,也能让人对去过的地方建立新的概念,读出一座城的新意。
最早影响我对城市认知的书,是易中天的《读城记》。世纪之交那两年,这位厦大的教授还没有因为“品三国”而成为第一代网红,他的书已经成为了流行的城市文化读本。北京的大气醇和,上海的开阔雅致,广州的开放生猛,厦门温馨,成都悠闲……在看似千城一面的高楼大厦背后,一座座城市的人文气质被他深入挖掘了出来,然后用闲言碎语唠家常似地讲述给我,让我年少的心里开始了对外面城市的憧憬。
后来从事了城市规划工作,越发认识到,城市的形象,不仅仅建立在物质环境上,更多的是建立在我们的内心感受上。正如《看不见的城市》里的那句话:“看不见的风景,决定了看得见的风景。”最美的风景,与酷炫的建筑造型无关,与高端现代的工程技术无关,它来自我们对于城市美好生活的憧憬,它是一个个热爱城市的人用想象创造出来的产物。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说:“我们每天都在看(look at)各种各样的人与事,却很少看见(see)并有所感所想。我的一生就是在试图学会看见。”而对城市的写作与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这种心灵的体验。
这两年我越发对东北的城市着迷,不仅因为是对东北的城市进行了考察,也与大量阅读了和东北城市相关书籍有关。在众多作品中,贾行家的《尘土》,可谓首屈一指。这个生长于哈尔滨的东北人,在书中这么解释自己对这座城市的写作动机:“曾是这座城的存在的证据和依据,如今被剥夺被轻贱被凌辱被无视的缓慢,我来为你招魂。”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读到他书里的一篇文章,题目叫《无所终老,随处弥留》。那一瞬间,我感受到的是高尔基对契诃夫戏剧的(内心)“被揉皱了”的感觉:“好像有一把很钝的锯子在来回锯我,它的锯齿直达我的心窝。”
此外,东北洋女婿迈克尔·麦尔的《东北游记》,也饶有趣味地记录了老外视角下的黑土地。特别是他对于这里历史风云的追索,让人过目不忘:“你乘坐的火车可能行驶在以沙皇命名的铁路上;你漫步而过的建筑不是佛教古寺,而是洋葱圆顶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你走过的大道两旁种着日本赤松;树木掩映之下,是殖民时期各国政府的办公楼,散发着浓浓的旧时代气息;你还可以去参观溥仪的‘傀儡皇宫’看看二战时期日本关押盟军战俘的地方;你站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飞行员俯冲轰炸过的大桥上,就是站在中朝边境上,跨越了鸭绿江。”这些书籍,在关于东北城市的主流话语体系之外,帮助我们重拾那里旧时光的美好,让我们对那些城市能产生新的、更加立体的认识。
如果说规划师为城市量体裁衣地设计蓝图,那么作家就像是会通灵术的萨满,担任着我们与城市的精神中介。那些根植于一个城市或地区文化的作品,就是当地作家们记录下的咒语,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城市的认知。而人们在作品的基础上又在不断地再造着自我对城市的理解。很难想象,如果西安没有陈忠实、贾平凹,南京没有叶兆言,天津少了冯骥才的情形。那样这些城市将会变得多么苍白。
近年来给我印象最深的地域性的作家,就是用文字扎根北疆的李娟。她的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等,真切地为我们展现了那片粗犷、辽远又细腻、缱绻的原野。她用质朴的语言,带给了我们充满诗意的边疆想象。透过她的文字,我们能体会到她对家乡土地炽烈的热爱。她在《我的阿勒泰》自序中写道:“我正是这样慢慢地写啊写,才成为此刻的自己。”李娟简直成了阿勒泰的代名词。城市,也就这样与作家相互成就。
关于城市的写作,向来是文学重要的一个分支。城市的写作,与宣传资料和旅行指南无关,更多的是通过小说或散文的方式,记录城市在官方论述之外的细节。这是一种更深层次地域和空间魅力的表达。当今,我们的城市,正面临着从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变迁。城市个性化的魅力塑造、深层次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的培育,是城市参与多元化竞争的关键。文字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竞争软实力,更能帮助城市实现一种优雅营销。在这个意义上讲,城市文学担负着更重要的意义。
行万里路,必须配上读万卷书。沈从文的一部《边城》,至今依然吸引着一批批前往凤凰古城的游客。每个到巴黎的人脑海中,多少都会带着海明威的文学印记:“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三部曲,字里行间充满了南法的魅力,让普罗旺斯不仅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更成为一种生活的符号。《追风筝的人》让战火中的阿富汗喀布尔在国际游客心中种下了种子。而同名电影在我国喀什拍摄,那里的高台民居,也让前往新疆的游客们念念不忘。
随着中国游客攻陷世界各地,以及深度体验游的流行,城市旅行也越来越多与城市文学相连。特别是欧洲的城市,每座城市的形象都与一些作家无法分割,正如乔伊斯之于都柏林,卡夫卡之于布拉格。而集大成者,恐怕还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帕慕克。他笔下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记录了伴随自己成长的城市的每个细节。恢弘的蓝色清真寺与圣索菲亚大教堂彼此凝视,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空海鸥迅疾飞过,带走如烟般的兴衰往事。这本写给伊斯坦布尔的情书,甚至比这座城市更让人难忘。
在这个科技的时代,机场与高铁将城市紧密相连、不分彼此,移动互联网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观看城市的视频和直播。但文学依旧给人超乎影像的美感,带给人经久不息的触动。带一本书去读城,文字会让我们的旅程慢一些,再慢一些,留驻在那梦里的山河。
作者:李昊,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原文首发于《北京规划建设》2017年第6期,获授权微信首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