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司马光告诉你,哪些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西安检察 2022-06-19



·紧急避险·











不久前,一则

#醉驾丈夫深夜送妻就医#

的新闻备受关注

故事最后,法院认为丈夫的行为

构成紧急避险

不负刑事责任


那么问题来了

什么样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又应具备哪些条件呢?



PART.01

·从司马光砸缸说起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相信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简单来说就是:7岁的司马光砸缸救了落水的小伙伴。“司马光砸缸”的行为,在今天我国法律中,就属于紧急避险

来看看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一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简而言之,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



PART.02

·假如司马光

 是个“熊孩子”...


紧急避险之所以不成立犯罪,是因为其客观上不具有违法性即社会危害性, 没有侵害社会的整体利益。然而,这种行为的认定也非常严格,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01

必须发生了现实危险

NO

紧急避险首先要求合法权益处于客观存在的危险的威胁之中,即合法权益处于可能遭受具体损害的危险之中。



02

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危险

NO

现实危险正在发生时,才能实行紧急避险。危险正在发生,是指危险已经发生或者迫在眉睫并且尚未消除,其实质是合法权益正处于受威胁之中。



03

必须出于不得已损害另一法益

NO

必须出于不得已,是指在合法权益面临正在发生的危险时,没有其他合理方法可以排除危险,只有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才能保护较大合法权益;如果有其他方法排除危险,则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



04

具有避险意识

NO

故意引起危险后以紧急避险为借口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属于故意犯罪,而非紧急避险。



05

必须没有超过必要限度

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NO

由于紧急避险是用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来保护另一种合法权益,故不允许通过对一种合法权益的无限制损害来保护另一合法权益,只能在必要限度内实施避险行为。





西安市人民检察院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来源长安检察

编辑丨陈雨田

校对丨黄熹

审核丨惠芳



推荐阅读

★★★★★

别看了,说的就是你,检察院里的...

★★★★★

以案说法丨“我自己安的玻璃,砸了怎么了?”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