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流派名剧汇编】京剧“麒(麟童)派”《追韩信》

铁老牌 京剧方舟 2022-08-12

请点击上面蓝色文字,关注“京剧方舟”!  

编者按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名家如云,名剧似海。

音响视频,整理汇编,传承弘扬,继往开来。

京剧《追韩信》简介

 《萧何月下追韩信》(简称《追韩信》)是周信芳先生(艺名麒麟童)的代表作之一,该剧取材于小说《西汉演义》以及《史记·淮阴侯列传》。

【剧情】故事讲述楚汉相争之际,韩信在项羽帐下不得重用,适逢汉谋士张良出外寻访帅才,交与他举荐书,要他去见刘邦。韩信的才学得到相国萧何器重,便向刘邦举荐,刘邦知道韩信出身微贱,不肯重用。韩信见萧何再三保荐,汉王仍执意不听,便留诗一首,弃官而走。萧何听说后深恐失去人才,不顾道路艰难,戴月追赶,苦劝韩信返回。韩信深受感动,于是把张良的举荐书拿出。刘邦见到举荐书,立即封韩信为大将军,并在萧何建议下,为其高筑将坛,登台拜帅。


此剧原为1920年前后周信芳为刘奎童编写的新戏,1922年5月4日首演于上海丹桂第一台,刘奎童饰萧何,周信芳为其配演韩信。

1923年周信芳去北方演出,在烟台为穷苦演员买义地,与当地演员合作义演,遂将此剧加工,首次自演萧何。
      1925年1月,周信芳重返上海丹桂第一台,于农历初一演此戏,首次在上海饰演萧何。同年排演连台本戏《汉刘邦统一灭秦楚》,在第十本时将此剧编入其内(根据前后情节,增设殷桃娘),于当年2月27日首演。由张铭武饰韩信,周信芳仍饰萧何。至此,“麒派”萧何的形象逐渐深入人心。以后周信芳经常单演此剧,不断加工修改,屡演不衰。

麒派《追韩信》精选

 周信芳于1931年、1935年分别灌过唱片,之后多次再版,足见其受欢迎程度。1954年更是在中国唱片社灌录了全剧的粗纹唱片12张24面,堪称大制作。

      1955年,周信芳又对此剧作了修订,收入《周信芳演出剧本选集》中。目前我们可以听到的除了上述唱片之外,还有六十年代出版的中密纹唱片以及制作成音配像的1959年上海人民大舞台的演出实况全剧。


      虽然周信芳一生演过《追韩信》的次数已经数不清了,但没有留下全部的影像资料还是非常可惜。好在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宋士杰》的同时还拍摄了一部《周信芳艺术生活》记录短片,其中有不少戏的小片段,比如《明末遗恨》《徽钦二帝》《洪承畴》《打严嵩》《投军别窑》《徐策跑城》和《追韩信》等。虽然只是很短的片段,但至少留下了些许影像。
《追韩信》小片段
周信芳  主演(1956年摄制)
麒派《追韩信》传承

 周信芳的艺术影响力非常大,不仅有很多入室弟子,还有很多私淑者,甚至在其他行当、其他剧种、其他文艺界别里都有“麒派”超级粉丝。他们也留下了不少唱片、录音、录像——

      洪天韵是一位票友,居然比周信芳本人还更早地灌录了唱片。由于当年没有录音机录像机,学戏主要靠口传心授,或者舞台观摩,所以难免有差别。而且周信芳本人的演唱也在不断发展,麒派也在逐步形成,所以即便是亲传弟子,唱法(甚至唱词)也会有所不同,从中正好可以看到流派的形成过程和传播过程。

      大家所熟悉的高百岁、陈鹤峰、杨宝童、李如春、王富英、王少楼等早期弟子,以及小王桂卿、孙鹏志等私淑者,在唱腔上都有一些不同,但万变不离其中,他们都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麒派”精髓。

《追韩信》唱段组合
小王桂卿、王少楼、李如春  演唱

      大家所熟悉的还有周少麟、萧润增、董春柏、明毓琨等解放后的嫡传弟子,以及小麟童、赵麟童、陈鹤昆、李桐森、张信忠、马少童等私淑者,也留下了音响资料,而且还承担了“替祖师爷传道”的责任,为传承“麒派”做出了贡献。

三演《追韩信》组合
明毓琨、陈鹤昆、赵麟童  主演

《追韩信》唱段组合

朱世慧、马少童、李桐森、朱文虎、

周少麟、小麟童、萧润增  演唱

《追韩信》选场
周少麟  主演(1985年演于哈尔滨)

2003年3月2日,周少麟收徒陈少云、吴群、汪灏,“拜师专场演出”在上海逸夫舞台举行,李炳淑、杨华生、吴君玉、李蔷华、计镇华、王全熹、萧润增、关栋天、孙正阳等参加了祝贺演出,其中8个萧何合演全部《追韩信》引人注目。2006年1月15日,周少麟收徒裴咏杰、穆晓炯,“拜师专场演出”也在上海逸夫舞台举行,李炳淑、萧润增、张信忠、陈朝红、康静、赵群、崔玥等参加了祝贺演出。

《追韩信》片段

周少麟收徒演出专场(2003年3月2日)

计镇华、关栋天、王全熹、陈少云  等主演

陈少云、裴咏杰成为第三代麒派传人中的佼佼者,也是当今舞台上麒派艺术的顶梁柱,有“南陈北裴”之称。他们不仅继续做着“传帮带”的工作,培养了郭毅、于同辉、鲁肃、佟克旺、杨曦等第四代麒派传人,还很好地继承了“麒派”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特点。

1、“好一个”   田磊(北京)

2、“我主爷”  王志钢(天津)

3、“听说韩信”  杨曦(湖北)

4、“催马加鞭”  鲁肃(上海)

5、“三生有幸”  于同辉(上海)

6、“千言万语”  郭毅(上海)
麒派《追韩信》发展
      陈少云、裴咏杰不约而同地对《追韩信》等经典剧目进行了传承与发展,陈少云把《鸿门宴》《追韩信》连缀为《楚汉相争》,后饰萧何,前饰张良,继承“麒派大嗓子小生”的特色;裴咏杰则将《追韩信》《霸王别姬》连缀为《楚汉春秋》,前饰萧何,后饰项羽,继承“麒派花脸”的特色。周信芳先生早年也演过《鸿门宴》的张良,还与新艳秋合演了《霸王遇虞姬》的霸王。
新编《楚汉相争》全剧
陈少云   主演

上海京剧院2002年录制

新编《楚汉春秋》选场
裴咏杰   主演

湖北省京剧院2014年录制

     在周信芳演出剧本的基础上,由上海京剧院重新编写,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在2018年第十届日本冲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受欢迎的海外影片"奖,2019年9月获得西班牙第三届荔枝国际电影节“最佳戏剧影片奖”。该片由滕俊杰导演,陈少云领衔主演,傅希如、何澍、严庆谷、金喜全、徐建忠等主演,童青青司鼓、杨梅操琴。

【点击下面链接观看】

【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

麒派《追韩信》传播
【点击下面链接观看】

【相声演员大反串】全部《追韩信》

1983年2月13日中央电视台录制

侯耀文、侯宝林  分饰(前后)萧何
朱锦华(特邀) 饰韩信   杜澎 饰刘邦
常贵田 饰夏侯婴   石富宽 饰大太监
高英培 饰樵夫   郭全宝 饰驿丞官
范振钰 饰院公  常宝华 担任捡场
著名画家吴湖帆曾经赠给周信芳两句对联
百口齐唱萧相国,
万人争看薛将军。
      因为当年上海滩的马路上经常可以听到街边的留声机、拉黄包车的车夫、唱滑稽的演员等哼唱《追韩信》。
      如今的京剧虽然已经不像当年那样流行,但也仍然是大家尊崇的“国粹文化艺术”。不仅年轻一代“麒派弟子”继续传承,而且不少“非麒派”的演员也喜欢演唱“我主爷”“三生有幸”等名段,业余爱好者也越来越多,舞台上经常可以看到合唱《追韩信》,可见这出“麒派”名剧历久弥坚。
【点击下面链接观看】

【部长唱京剧】丁关根演唱《追韩信》

合唱《追韩信》“三眼”

青少年学生各种组合集锦

合唱《追韩信》“流水”

专业、业余  各种组合集锦



 “京剧方舟”微信平台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