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策划】车轮转动中国——60年中国汽车梦(一)逐梦之旅

2014-02-17 刘佳 经营与管理

 

2013年,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60年华诞。60年来,从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一汽”下线,到全国汽车产销量实现2000万辆的突破;从运输车、卡车占据主导地位,到高级轿车引领发展潮流;从诸多合资品牌称霸市场,到自主品牌的全面升级崛起,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在国际化竞争的大环境下,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和品牌构成仍不容乐观。如何实现汽车强国的梦想?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之路将走向何方?这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逐梦之旅: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从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算起,中国汽车工业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甲子。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老一辈中国汽车人艰苦创业,建立起一汽、二汽、上汽等汽车企业,初步奠定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汽车工业在总体弱小、轿车基本空白的情况下探索出了对外合资的发展模式,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产品结构趋向合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汽车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中国已经成为汽车消费大国。

回顾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汽车大国的地位,还有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诞生和成长。

1958年,第一辆国产CA71型东风牌小轿车试制成功;

1959年,6辆中国本土制造的红旗轿车参加国庆游行,成为那个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醒目的标志;

1980年前后,“一汽”、“南汽”进行换型改造,具有了一定的自我开发能力,艰难孕育着自主品牌;

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走向独立自主。

从此开始,以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为代表的一批自主品牌开始驶入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快车道。“李书福的朴实带给我们吉利的亲民,王传福的睿智铸就了比亚迪的科技,魏建军的严谨成就了长城的扎实,而尹同跃的‘前卫’让奇瑞走向冒险和复杂。”经过自主发展,蕴含着中国元素和文化内涵的自主品牌崭露头角,正在以其本土化的优势拨动着市场的天平。

      60年来,我们怀揣汽车大国的梦想,收获了开放合作、自主发展的宝贵经验。适逢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历史机遇,开放合作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在技术创新、配套体系、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实现了市场化。同时,我们也坚定地探索自主发展的道路,一大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生力军,积蓄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正能量,吹响了向汽车强国进军的号角。

 

 

 

温馨提示:

欢迎您添加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jyygl1983

更多内容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