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jyygl1983 Intro 《经营与管理》杂志创建于1983年。“微杂志”旨在传播最接地气的经营管理理念,汇聚最富启迪的实践案例,打造中国企业管理界最贴心的移动阅读平台。 心力管理,是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首先提出的,是他长期企业管理实践的结晶,也是对“中国式”企业管理的有益探索。这些管理方法既有理论更有实践,是他从“心”开始,用“心”探索中小企业的管理方法、经营模式的经验总结,彰显了心之养、心之育、心之动、心之力的管理艺术。如何将管理制度与管理文化紧密结合?如何以“文”化“人”,赢得人心?让我们走进“黑松林”管理的“心”故事—— 文/刘鹏凯 心力管理实践谈之:如何将管理“问题”变成“行善”?   清华大学张德教授把企业管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经验管理阶段,最大的特点是“人治”,靠“一把手”的强势领导来管理企业;第二阶段是科学管理阶段,最大的特点是“法治”,靠制度来管理企业;第三阶段是文化管理阶段,最大的特点是“文治”,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方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员工已不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靠命令和规章决定一切。你可制约员工的上班时间,却无法控制他们的工作效率和下班后的时间;你可以用钱买到一切物质,有时却买不来员工头脑中的资源和他们的工作热情。企业再也无法采取强硬的手段来“驯服”员工,唯一可行的是只有让我们的思想融入员工的脑中、烙在他们的心中。 心力管理是文化管理的一种实现形式。在文化管理下,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以文化来治理,用“文治”的方法,直接管人的思想,间接地影响人的行为,是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机修工小张是一个“样样能”,他爱钻研、肯动脑,钳、刨、电样样精通。像他这样的技工,是企业的“宝贝”。因此,我们为这些“宝贝”量身定制了“优惠政策”,为的就是能拉住他们的心。 有一段时间,我听到了一些议论,说小张下班后和双休日干私活捞好处;还有人反映他上班出工不出力,工作时没精打采,有时甚至躲在一旁打瞌睡。我将信将疑,就当没有这回事一样。 那天快要下班了,我去车间转转,看到车间主任桌上有一张请假一星期的假条,事由是小张骑摩托车为避让一个小孩,摔伤了手臂。车间主任告诉我,小张送假条的时候,手腕上还贴着一张麝香膏。“官不限有病的”,尽管这几天忙得很,总不能“赶鸭子上架”啊。下班后,我决定和车间主任去小张家看望他,顺便探个究竟。 到了小张家门口,“铁将军”把门。我心里直“打鼓”:小张是不是真的泡病假,给人家赶场子忙“发财”去了?正要走,只见小张肩上搭着一件油乎乎的工作服,从胡同口匆匆走过来。我们的目光不期而遇,都有点儿惊讶,小张更是神情尴尬,很不自在。 “手好些了吗?”我打破沉默,边说边快步上前握住他那带有油腥味的手,没发现手上贴着麝香膏。 “刘总、主任,你们快屋里坐!”足有二分钟,小张才开口说。 “不了,听说你摔伤了手,我们是专门来看看你的。既然这样,你忙吧!”小张脸上掠过一丝惊讶的神色,低着头,一声不吭。 第二天一早,小张就上班来了。车间主任按照我的吩咐,对昨天的事只字不提,就像压根儿没有发生过。下班后,我发现我的办公桌上有小张的一张字条,上面只有三个字:对不起。 管理就像解数学题,不掌握要领就好比盲人摸象,而掌握了要领犹如庖丁解牛,这个要领就是灵活运用定理、公式。 其实,多干活多挣钱本没有错,只要不耽误本职工作就行。小张泡病假干私活,显然违背了最起码的做人准则,更不要说违反企业的规章制度了。但追究起来却很难,难就难在你没法把握他是否真的有病,还是病已经好了。企业的纪律再严密,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总可能被钻空子。正所谓:你有政策,他有对策;你有你的“关门计”,他有他的“爬墙法”。管理上的疏漏在所难免。 几年前,我去日本参加“盛和塾”第十五次大会,期间参观了丰田公司。著名的丰田模式有一个核心词叫“改善魂”,令我有“醍醐灌顶”之感。在丰田公司,当一个员工有了进步,就会得到他人的尊敬。改善是“魂”,是每个员工对自己生命价值追求的体现,这需要我们解开束缚在他们身上的绳子,打破常规思维和做法,付诸抚育子女一般的细心、真心、耐心、诚心、信心,才能“征服”他们的心灵。企业家把文化作为管理的重要方面,需要像母鸡那样,用自己的体温将身下的鸡蛋孵化出小鸡,应是“润物细无声”的诱导,而不是“暴风骤雨式”的推进。这是管人的艺术。管理者将管理“问题”变成了“行善”,动力自然就会产生,问题就会发生质变,就会在无声武器中被解决。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宽容,像小学老师家访一样,走访员工,访情、访苦、访贤,常与员工交流,拉近彼此的关系。 管人的目的不是“整人”,而是为了帮助每个员工进步。对犯错的员工,需要企业家敞开胸怀、打开心窗,海纳百川:一是要靠爱心把员工看成自己的孩子,出发点不是惩罚,而是教育;二是信任,要看到犯错员工身上的长处,不要只看他的短处,得饶人处且饶人,用提醒、信任的办法,促使他自责,并悄悄改变自己的行为。心力管理的重点就是“攻心”,使用权力要谨慎、要“审势”,根据具体的内外部环境,决定宽严的“度”,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能俘获人心。 细雨湿衣看不见。当你是管理者时,把被管理者当人;当你是被管理者时,把自己当人。同等为人,就会心心相通、事事相通。上下左右融通了,我们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像电影《英雄》中的情节,不用武器,完全用理念就能战胜对方一样。心力管理,需要用“心”管理和用“力”管理,为每个员工打开一扇窗户,这样你的企业就会多一幅璀璨的风景。 (待续) 本期编辑:刘佳 来源:《经营与管理》杂志 刘鹏凯心力管理实践谈 • 更多精彩内容 10  为每个员工打开一扇窗户:修好诗外功夫 9  你在家里干,我在外面看 8  将锅炉房当做厨房打理 7  给司炉老师傅送酒 6  煤渣堆上的硬币 5  拿待岗工资的司炉工 4  新员工,先去锅炉房拣煤渣 3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塑心工程! 2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聚心工程! 1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融心工程! 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虽是一家小企业,却是“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化工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企业人均产值超过百万元。作为“心力管理”的创始者,董事长刘鹏凯先生提出“不做500强,要做500年”。他坚信,百年企业,靠的不是百年机遇、百年老板,而是百年机制、百年文化。    “心力管理”一词是刘鹏凯先生的创造,是他经营企业30多年苦辣酸甜的提炼和升华,也是“黑松林”管理哲学的核心。他的《漫话心力管理》一书,用漫画的手法,讲了120个故事,一桩桩小事,体现了“心力管理”的有心、用心、真心,换来了员工的热心、诚心、雄心。 订阅请加小编微信哦O(∩_∩)O~谢谢亲们支持,快递正在准备~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