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jyygl1983 Intro 《经营与管理》杂志创建于1983年。“微杂志”旨在传播最接地气的经营管理理念,汇聚最富启迪的实践案例,打造中国企业管理界最贴心的移动阅读平台。 心力管理,是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首先提出的,是他长期企业管理实践的结晶,也是对“中国式”企业管理的有益探索。这些管理方法既有理论更有实践,是他从“心”开始,用“心”探索中小企业的管理方法、经营模式的经验总结,彰显了心之养、心之育、心之动、心之力的管理艺术。如何将管理制度与管理文化紧密结合?如何以“文”化“人”,赢得人心?让我们走进“黑松林”管理的“心”故事—— 文/刘鹏凯 心力管理实践谈之:如何“无为而治”?   细节传导企业价值观。人的行为是所有文化载体中最重要的部分。杰克·韦尔奇说:管理的价值观正成为21世纪管理者的基本功,管理者要通过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从而产生有利于企业目标实现的行为和意识。心力,就是人的全部精力,引导我们的行为方方正正的。当人运用这一有益的力量时,就会产生决心,这就是“心力”的巨大效应。文化自觉靠人而不是靠机器,即使世界上最好的机器人也没有灵魂。文化“落地”需要有始有终、持之以恒。然而,日常管理中一些看似解决了的问题,过一段时间后又会反复。让同一块石头绊多次跟头,原因很简单,我们最需要解决的并不像完善管理思想那么简单,而是将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真正入脑入心,然后使之“落地”,促使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并自觉看管好那颗看不见的心。 “心力管理”的核心是心力开发。记得小时候我为写好一篇作文,到一家铁匠店仔细观看铁匠沈老伯打一把刀的经过。沈老伯告诉我,要打成好刀,最关键并不是千锤百炼,而是在千锤百炼后要把它放进冷水里迅速冷却,这样刀的钢性才好。时至今日,沈老伯的话还铭记于我心中。千锤百炼并不是“成器”的关键,关键是成型后要让自己火红的身心跳进冷水里降降温,这样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让自己更坚强。 文化自觉不是天生的,需要企业家精心培育、用心去做,营造一种文化氛围。真正的管理智慧应是防范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从发现问题到认识、正视问题并解决问题,到不再重复曾经出现过的问题,久而久之,员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理念就会在日常管理中自主自觉地发挥作用,企业的管理思想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一天晚饭后,我独自在厂区散步,无意中发现手中还捏着一张餐巾纸。我突然来了灵感:能不能用它考验一下员工的自觉意识?夜色中,我将餐巾纸揉作一团,随手扔进窨井盖的隙缝。第二天一早,员工们陆续来上班,大家都很自觉地清理各自的保洁区。七点半,例行出操结束后,我却遗憾地发现,那团餐巾纸仍然静静地镶嵌在窨井盖的隙缝中。 我示意领操的副总经理让大家停留一会儿,我走到队伍前面,说出了“考题”,员工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集到窨井盖方向。我没有直接追问责任讲大道理,而是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说庙里有位老师父,他新收的徒弟头一天进庙门,必须做例行功课——扫地。一天,有徒弟来拜师,师父还是安排他扫地。徒弟扫完后,师父问:扫干净了吗?徒弟说:扫干净了。师父又问:真的扫干净了吗?徒弟想了想,肯定地说:真的扫干净了。师父说:好了,你可以回家了。原来,师父事先在屋子的角落里丢了几枚铜板,看徒弟在扫地时能不能发现。那些心浮气躁、卖奸耍滑的后生,只会做“表面文章”,不会认认真真去扫那些边边角角,因此也不会捡到铜板交给师父。这就是师父收徒弟的考试题目。 小故事大道理。员工们专心地听着,个个若有所思。我仿佛看见有股清亮的溪水流过大家心头,不经意间荡涤着心头不易察觉的尘埃。 习惯成自然。每个人每天都会重复着许多行为。这些规范或不规范的行为,日久天长会累积成习惯,要改变它,何其难也!企业管理行为如同修塔一样,如果只想着快快把塔体竖起来,忽视或忘记夯实塔基,塔总有一天会倒塌。任何一个企业,只有基础管理深入人心,才会使生产经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扔纸团也好,丢铜板也罢,方式很简单,目的却很明确——无非是帮助员工纠正不规范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文化自觉融入他们的心中、烙在他们的脑中。 心理学中有一个“横山法则”: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不是强制,而是激励人自发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许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常常过多地强调“约束”和“压制”,事实上这种管理方式往往收效甚微,而真正的管理是“无为而治”。 文化自觉需要用心。正如一个人背着一袋种子四处游走,却不知道把种子撒在何处,那么他怎能指望秋天的收获呢? (待续) 本期编辑:刘佳 来源:《经营与管理》杂志 刘鹏凯心力管理实践谈 • 更多精彩内容 16  实现文化自觉:如何克服“纸上谈兵”? 15  实现文化自觉:制度有形变无形 14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不看广告看疗效 13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根才是最好的果实 12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与员工“共情” 11  为每个员工打开一扇窗户:如何将管理“问题”变成“行善”? 10  为每个员工打开一扇窗户:修好诗外功夫 9  你在家里干,我在外面看 8  将锅炉房当做厨房打理 7  给司炉老师傅送酒 6  煤渣堆上的硬币 5  拿待岗工资的司炉工 4  新员工,先去锅炉房拣煤渣 3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塑心工程! 2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聚心工程! 1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融心工程! 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虽是一家小企业,却是“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化工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企业人均产值超过百万元。作为“心力管理”的创始者,董事长刘鹏凯先生提出“不做500强,要做500年”。他坚信,百年企业,靠的不是百年机遇、百年老板,而是百年机制、百年文化。    “心力管理”一词是刘鹏凯先生的创造,是他经营企业30多年苦辣酸甜的提炼和升华,也是“黑松林”管理哲学的核心。他的《漫话心力管理》一书,用漫画的手法,讲了120个故事,一桩桩小事,体现了“心力管理”的有心、用心、真心,换来了员工的热心、诚心、雄心。 订阅请加小编微信哦O(∩_∩)O~谢谢亲们支持,快递正在准备~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