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jyygl1983 Intro 《经营与管理》杂志创建于1983年。“微杂志”旨在传播最接地气的经营管理理念,汇聚最富启迪的实践案例,打造中国企业管理界最贴心的移动阅读平台。 心力管理,是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首先提出的,是他长期企业管理实践的结晶,也是对“中国式”企业管理的有益探索。这些管理方法既有理论更有实践,是他从“心”开始,用“心”探索中小企业的管理方法、经营模式的经验总结,彰显了心之养、心之育、心之动、心之力的管理艺术。如何将管理制度与管理文化紧密结合?如何以“文”化“人”,赢得人心?让我们走进“黑松林”管理的“心”故事—— 文/刘鹏凯 心力管理实践谈之:注重细节,行为养成 有个故事,说的是梁启超小时候,一次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见院里一棵杏树花开得非常漂亮,他就偷偷地折下一枝藏在宽大的袖筒里。这一举动被父亲发现了,而父亲又不好当着众人的面骂他,这样既会让孩子无颜面,又会搅乱了做客的气氛。 到吃饭的时候,客人们都坐下了,梁启超最小,被最后一个安排。这时他的父亲心生一计,当众对他说:“你自小爱弄文才,各位先生也想看看你的墨水有多深。我先出一上联,你若对得好,得到大家认可,才能坐下来吃饭,如果不尽如人意,就站着吃。”客人们齐声附和。梁启超对自己的才华很自信,便一口答应。父亲略加思索,说:“上联是: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梁启超一听,脸“唰”地红了,方知父亲已发现自己偷折杏花的行为,不好当面揭穿,而用上联来批评他,让他知错即改。于是他答道:“我的下联是: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众人齐声喝彩。 小事是大事的根。对青年员工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小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往往会使他们养成不良习惯。 一次,我和新来的大学生小王带着科技洽谈会上的收获满载而归。车窗外,春光明媚,我俩的心情好极了。“厂长,吃个桔子吧!”细心的驾驶员小周见会议散得晚,又要赶路,就买了一袋桔子。接过小周递过来的桔子,我投去赞赏的眼神,转手递给坐在前边的小王一个。“来来来,你先吃。”小王连忙摇手推辞。“出门在外就是伙伴,应该互相照应嘛!”我边说边剥着红彤彤的黄岩蜜桔,把桔皮放在一边的塑料口袋里。  “吱吱——”车窗的玻璃开下来一半,一阵冷风吹进车内,只见小王嚼着桔子,把手中的桔皮往外一扔,又迅速关上窗户。可小王却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那样平静。我的眼里容不得沙子。“小王,你刚刚剥的桔子皮呢,来,放进垃圾袋内。”我把塑料袋递到小王面前。小王蓦然一惊,扭了扭身子,两眼直直地朝我白翻白翻,脸红得像个关公。我知道小王吃下的这个桔子一定会让他回味很久。 还有一次,我和几个年轻人去外地参观考察。第二天一早来到宾馆,准备吃完早饭就往回赶。大学生小吴是从农村出来的,这种场合见得少一些,那么丰盛的一顿早餐,难怪他一进餐厅就念叨不停:不愧是星级酒店,太高级、太豪华、太有档次了。 俗话说:斯文不在饮食。小吴年轻,在车间工作辛苦,饭量大,见他装了满满一盆,笑呵呵地走过来,同桌的人都乐了。小吴也顾不上许多,一屁股坐下来,三个指头捏起一只茶叶蛋,放到圆桌边上敲敲,三下五除二把蛋壳子一抹,脖子一仰,鸡蛋就下了肚。蛋壳碎片撒在洁白的桌布上,特别刺眼。我没有吱声,悄悄取了一只小空盆,放到小吴面前,让他自己收拾“残局”。小吴一愣,朝我看看,赶紧用筷子把一块一块的蛋壳像拾米粒一样拾进盆。 日本近代“实业之父”涩泽荣在他的《论语与算盘》一书中说:“义利合一”是儒商的经营原则。作为一个企业家,要使你的企业做到自我管理有动有静,在张力中释放动力,就必须一手拿算盘赚钱,一手拿《论语》育人。 管理者既要像父母那样无微不至地关怀员工,又要像朋友那样真心诚意地启迪员工。不管是在企业内还是企业外,有心、有效地帮助员工改正不良习惯,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 员工随手扔下一块桔皮、蛋壳,不算什么大事,但我作为一名“老总”,对他们这种不拘小节的行为,不能熟视无睹,否则何谈对他们的未来负责。不过,既然是小事,也不能“小题大做”,毕竟站在员工的角度,很难理解提高素养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甚至会觉得“这位老总太较真了,跟着他可要小心。”显然,这样的效果也是要不得的,有时只能来个“欲擒故纵”或“旁敲侧击”,点到为止,就像梁启超的父亲那样“以文对文”,你不用多说什么,就会“此时无声胜有声”。 什么是觉悟?“觉”字下面是一个“见”字,“悟”是“心”旁一个“吾”字,觉悟就是“见我心”啊!员工不光需要管,还需要有人带路。我们公司新来的大学生是人才,是公司明天的希望。引导员工往前走,而不是被别人推着走;用自己之心力,启动员工之心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待续) 本期编辑:刘佳 来源:《经营与管理》杂志 刘鹏凯心力管理实践谈 • 更多精彩内容 24  如何教育引导“80后”员工:白纸画图,培养新人 23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品 22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安全的绳子拴住你和我 21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会说话的“眼睛” 20  收获的,是种下的 19  做一点儿不辜负春天的事 18  做自己忠诚的信徒 17  实现文化自觉:如何“无为而治”? 16  实现文化自觉:如何克服“纸上谈兵”? 15  实现文化自觉:制度有形变无形 14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不看广告看疗效 13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根才是最好的果实 12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与员工“共情” 11  为每个员工打开一扇窗户:如何将管理“问题”变成“行善”? 10  为每个员工打开一扇窗户:修好诗外功夫 9  你在家里干,我在外面看 8  将锅炉房当做厨房打理 7  给司炉老师傅送酒 6  煤渣堆上的硬币 5  拿待岗工资的司炉工 4  新员工,先去锅炉房拣煤渣 3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塑心工程! 2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聚心工程! 1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融心工程! 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虽是一家小企业,却是“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化工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企业人均产值超过百万元。作为“心力管理”的创始者,董事长刘鹏凯先生提出“不做500强,要做500年”。他坚信,百年企业,靠的不是百年机遇、百年老板,而是百年机制、百年文化。    “心力管理”一词是刘鹏凯先生的创造,是他经营企业30多年苦辣酸甜的提炼和升华,也是“黑松林”管理哲学的核心。他的《漫话心力管理》一书,用漫画的手法,讲了120个故事,一桩桩小事,体现了“心力管理”的有心、用心、真心,换来了员工的热心、诚心、雄心。 订阅请加小编微信哦O(∩_∩)O~谢谢亲们支持,快递正在准备~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