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jyygl1983 Intro 《经营与管理》杂志创建于1983年。“微杂志”旨在传播最接地气的经营管理理念,汇聚最富启迪的实践案例,打造中国企业管理界最贴心的移动阅读平台。 心力管理,是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首先提出的,是他长期企业管理实践的结晶,也是对“中国式”企业管理的有益探索。这些管理方法既有理论更有实践,是他从“心”开始,用“心”探索中小企业的管理方法、经营模式的经验总结,彰显了心之养、心之育、心之动、心之力的管理艺术。如何将管理制度与管理文化紧密结合?如何以“文”化“人”,赢得人心?让我们走进“黑松林”管理的“心”故事—— 文/刘鹏凯 心力管理实践谈之:以柔克刚,不懈培养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他的形式去指导他,而不是其他,这样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以“文”“化”人,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功能。用心力管理的语言来表达,就是塑心。一家优秀的企业,不仅表现在为社会提供优良的产品和服务,更表现在培养出拥有高素质和技能的优秀员工。特别是培育青年员工,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以人性的光芒激活他们为企业作奉献的力量。 企业讲究实用,管用的能解决问题的就是最大的文化。一个人水平的高低,不光是看他的文化,还得看他的手艺,更重要的是看他的“德”。 技校毕业的小张,学历不高,可技艺超群,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儿“自由主义”,时不时犯些个性化的小毛病,人送雅号“浪打浪”。一天下午,赤日炎炎,小张赤膊骑着摩托车风一般从远处刮过来。幸亏他眼尖手快,见我和值勤的江师傅站在厂门口,“嘎——”一个急刹车停住了。小张低头推车,不好意思抬头看我。江师傅忍不住说:“小张,你热得多了一层皮啊,快把工作服穿上!”小张不敢怠慢,赶紧套上了工作服。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正当我和江师傅往回走时,又看到小张肩上搭着一条毛巾,手里拿着工具正往车间晃,脚下那双“人字拖”很是惹眼。“人说他‘浪打浪’还真不为过,得给他点儿教训,我去开罚单!”江师傅果然是铁板砸钉子——硬碰硬的人。 看着小张这副吊儿郎当、自由散漫的样子,我心里明白,他是因为父母离异,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这样的。我认为对他只能“智取”,不能“强攻”,便悄悄吩咐江师傅:“先不用开罚单,麻烦你到旁边的商店去买双凉鞋来。”他眼睛一亮,我们不约而同地笑出了声。 江师傅买回了鞋,我们俩立即给小张送去,效果还真是立竿见影。事后,小张逢人便说,刘总用心良苦,送鞋比用鞋打在他身上还痛。 在一个企业里,千人百姓万脾气,一剪子剪齐不是好方法。员工小张的特点是既散漫又聪明,集“技艺超群”和“自由主义”于一身。送凉鞋犹如送药,聪明的小张是“响鼓不用重锤敲”。制度加压力可以让人服从,而要让文武双全的年轻人发自内心地认同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做到德艺双馨,还要用心术,攻心。打赤膊、穿拖鞋,这在哪个企业都是不允许的,制度的严肃性不容质疑。但如果我们引导的方法特别一点儿,就能够让员工“心中有数”,从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中觉悟,才能把人心拿到手。给小张买双凉鞋,既让他在真实的感受中,从内心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又给了他下台的台阶,他会觉得领导是尊重自己的,会从内心审视自己,找到自己的毛病,并下决心纠正。这种“剑过无影”、以柔克刚的方法,比反复说教、惩罚更有效。 提高青年员工的素养,需要坚持不懈地长期培养。然而有些管理者总是寄希望于制定规矩、要求提高执行力,或是希望经过一两天、一两周的培训,就能实现全体员工爱岗敬业、文明蔚然成风,这是不现实的。其实,员工素质养成无法速成,也不需要花太多的金钱,而是要用心、用力,日复一日地启发引导他们,实施快乐教育,要使他们不仅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更要赢在终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雷锋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一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般火热。”要用“心力”燃烧出夏天般的火热。关爱青年员工的成长,是时代赋予企业的使命,任重道远。我们要有心、用心、热心、真心、倾心、恒心,同心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待续) 本期编辑:刘佳 来源:《经营与管理》杂志 刘鹏凯心力管理实践谈 • 更多精彩内容 25  如何教育引导“80后”员工:注重细节,行为养成 24  如何教育引导“80后”员工:白纸画图,培养新人 23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品 22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安全的绳子拴住你和我 21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会说话的“眼睛” 20  收获的,是种下的 19  做一点儿不辜负春天的事 18  做自己忠诚的信徒 17  实现文化自觉:如何“无为而治”? 16  实现文化自觉:如何克服“纸上谈兵”? 15  实现文化自觉:制度有形变无形 14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不看广告看疗效 13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根才是最好的果实 12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与员工“共情” 11  为每个员工打开一扇窗户:如何将管理“问题”变成“行善”? 10  为每个员工打开一扇窗户:修好诗外功夫 9  你在家里干,我在外面看 8  将锅炉房当做厨房打理 7  给司炉老师傅送酒 6  煤渣堆上的硬币 5  拿待岗工资的司炉工 4  新员工,先去锅炉房拣煤渣 3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塑心工程! 2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聚心工程! 1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融心工程! 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虽是一家小企业,却是“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化工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企业人均产值超过百万元。作为“心力管理”的创始者,董事长刘鹏凯先生提出“不做500强,要做500年”。他坚信,百年企业,靠的不是百年机遇、百年老板,而是百年机制、百年文化。    “心力管理”一词是刘鹏凯先生的创造,是他经营企业30多年苦辣酸甜的提炼和升华,也是“黑松林”管理哲学的核心。他的《漫话心力管理》一书,用漫画的手法,讲了120个故事,一桩桩小事,体现了“心力管理”的有心、用心、真心,换来了员工的热心、诚心、雄心。 订阅请加小编微信哦O(∩_∩)O~谢谢亲们支持,快递正在准备~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