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jyygl1983 Intro 《经营与管理》杂志创建于1983年。“微杂志”旨在传播最接地气的经营管理理念,汇聚最富启迪的实践案例,打造中国企业管理界最贴心的移动阅读平台。 心力管理,是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首先提出的,是他长期企业管理实践的结晶,也是对“中国式”企业管理的有益探索。这些管理方法既有理论更有实践,是他从“心”开始,用“心”探索中小企业的管理方法、经营模式的经验总结,彰显了心之养、心之育、心之动、心之力的管理艺术。如何将管理制度与管理文化紧密结合?如何以“文”化“人”,赢得人心?让我们走进“黑松林”管理的“心”故事—— 文/刘鹏凯 心力管理实践谈之:以“爱”为出发点 法治治表,德治治内。文化无形,细节有声。真正的管理不应是压迫式的服从,而是员工发自内心的诚服。实践告诉我们,制度的刚性有时不足以解决中国情境下的所有问题,需要文化来调和。以心为本,实施“心力管理”;以文“化”人,从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化,完成制度由他律向自律转化。在管理实践中,人的潜能和行为,人和事的意外变故,管理系统中各个因素相互之间的随机反馈,各种偶然事件等,在客观上都是很难用制度的数字模式予以精确量化和规范化的。这些常规和非常规的问题时有发生,且事出有因。对这类管理中发生的“小事”和“细节”,需要“关门训导”,甚至弹性地执行,给员工留足“面子”,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 员工小蔡,因原先他所在的工厂离家太远,不方便照顾父母,前些时候“跳槽”来到离他家较近的我们公司。这个小伙子年轻,脑袋瓜儿灵活,加之有点儿文化,到炼胶车间拜师不到一个月,就将活儿干得很出色。我打心眼儿里喜欢他。 那天是我们公司的“厂区除草日”。全体员工和往常一样,提前一小时自带工具往东厂区的绿化带除草。初春的阳光暖暖的、金灿灿的。看着远处银杏林里辛勤劳作的员工,我一阵感叹。环境好,心情就好。在这样的环境里,难怪员工们的状态都那么好,其实企业家的哲学不是靠坐而论道的啊! 就在这时,小蔡骑一辆摩托车飞一般冲过来,一个急刹,车子定在停车线前。他从车上一个鱼跃跨下,推着摩托车匆匆向停车棚走去。 看着这一幕,我走上前去说:“小蔡,知不知道今天上班前是除草日?” “知道,昨天下班前严主任通知我了。”  “哦,来来来,到我办公室抽支烟!”我微笑着边说边往办公室走去。 “今天我只和你谈一支烟的功夫!”我递给他一支“中华”烟。 “今天虽没到上班时间,但锄草也是义务劳动,怎么迟到啦?”我微笑问。 “老总,一早送女朋友了,觉得是义务劳动,没在意。”小蔡吸了一口烟,慢慢低下了头。 “小蔡,今天按上班时间,不算迟到,但按公司的制度,你是违规了,是不是?” “是!按规矩办,老总,我自罚!” “小蔡,今天破例只罚你两元钱,怎么样?”我笑道。 “谢谢老总,罚两元,你亏了,一支“中华”烟2元5毛。我去锄草了。”小蔡说着就往门外走去。 “等等,今天你就不用锄草了,这么多员工看着你多尴尬。你回车间‘劳动改造’,自己除掉心灵的‘杂草’。”我朝小蔡肩上拍了两下,边说边笑。 “谢谢老总,你的话让我清醒了!” “治”人的根本在于“治”心。要让员工将执行制度作为尽职的底线,就要让每个员工知道自己在企业中的作用,并让他感受到崇高。美国总统林肯曾经提出“马蝇效应”——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就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当面批评人,特别是在大庭广众前,总会使人产生一定的压力或负面情绪而影响工作。对年轻人更要注意批评的方式和方法,千万不能气势汹汹,最好是以“爱”为出发点,年轻人才愿意接受。送一支烟、罚两元钱,能够有效减少处罚的负面效应,让被批评者口服心服,愉快地接受对自己的处罚。 “心力”就是用人的全部精力,去引导我们行为的方方面面。当我们运用这一有益的力量时,就会产生决心,这就是“心力”的巨大力量。面对日益复杂的管理问题,管理的技巧就在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最简便快捷的方式接近管理目标,避免无功而返或事倍功半。当下我们提倡和谐管理,如何使批评在和谐中结束,让一次批评变成一次谈心、一次交友、一次激励,让一次批评成为记忆、变成回忆而刻骨铭心,这就需要将管理学中的科学、艺术和手艺三者相结合,用心用力去体验、去感悟、去实践。 很多时候,在执行制度中对员工违规我们总是简单处理,走捷径,让对方付出代价,一罚了之。可是有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宽容,甚至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这样员工才会真正心平气和地反省。   (待续) 本期编辑:刘佳 来源:《经营与管理》杂志 刘鹏凯心力管理实践谈 • 更多精彩内容 30  如何将惩罚变作“心动力”?身教重于言教 29  让员工在体验中成长:如何做到百年树人? 28  让员工在体验中成长:“皇帝式”管理方式要不得 27  让员工在体验中成长:做错事受表扬? 26  如何教育引导“80后”员工:以柔克刚,不懈培养 25  如何教育引导“80后”员工:注重细节,行为养成 24  如何教育引导“80后”员工:白纸画图,培养新人 23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品 22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安全的绳子拴住你和我 21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会说话的“眼睛” 20  收获的,是种下的 19  做一点儿不辜负春天的事 18  做自己忠诚的信徒 17  实现文化自觉:如何“无为而治”? 16  实现文化自觉:如何克服“纸上谈兵”? 15  实现文化自觉:制度有形变无形 14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不看广告看疗效 13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根才是最好的果实 12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与员工“共情” 11  为每个员工打开一扇窗户:如何将管理“问题”变成“行善”? 10  为每个员工打开一扇窗户:修好诗外功夫 9  你在家里干,我在外面看 8  将锅炉房当做厨房打理 7  给司炉老师傅送酒 6  煤渣堆上的硬币 5  拿待岗工资的司炉工 4  新员工,先去锅炉房拣煤渣 3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塑心工程! 2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聚心工程! 1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融心工程! 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虽是一家小企业,却是“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化工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企业人均产值超过百万元。作为“心力管理”的创始者,董事长刘鹏凯先生提出“不做500强,要做500年”。他坚信,百年企业,靠的不是百年机遇、百年老板,而是百年机制、百年文化。    “心力管理”一词是刘鹏凯先生的创造,是他经营企业30多年苦辣酸甜的提炼和升华,也是“黑松林”管理哲学的核心。他的《漫话心力管理》一书,用漫画的手法,讲了120个故事,一桩桩小事,体现了“心力管理”的有心、用心、真心,换来了员工的热心、诚心、雄心。 订阅请加小编微信哦O(∩_∩)O~谢谢亲们支持,快递正在准备~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