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jyygl1983 Intro 《经营与管理》杂志创建于1983年。“微杂志”旨在传播最接地气的经营管理理念,汇聚最富启迪的实践案例,打造中国企业管理界最贴心的移动阅读平台。 心力管理,是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首先提出的,是他长期企业管理实践的结晶,也是对“中国式”企业管理的有益探索。这些管理方法既有理论更有实践,是他从“心”开始,用“心”探索中小企业的管理方法、经营模式的经验总结,彰显了心之养、心之育、心之动、心之力的管理艺术。如何将管理制度与管理文化紧密结合?如何以“文”化“人”,赢得人心?让我们走进“黑松林”管理的“心”故事—— 文/刘鹏凯 心力管理实践谈之:将“死制度”执行于“活的人” 一位教练曾经在驾驶员培训班上提出一个问题:“假设你开车行驶在路上,前方有一个人和一条狗,你是撞人还是撞狗?”一位学员抢答:“当然是撞狗。”教练摇摇头:“你应该踩刹车。” “上帝”在我们的左手埋下问题,又在我们的右手留下方法,这就是哲学。然而,在日常管理中我们总是偏向就事议事、就事议理,一条路走到底,不知道“踩刹车”。其实“心力管理”的题中之义是“以宽为主”,实行“柔性管理”。正如《易经》中说的:“刚柔相推,崇德广业。” 一天早晨已到上班时间了,倾盆大雨依然像发了疯一样地下,近一半员工未能及时到岗。值班员小朱按照惯例,将未到的员工一一公布在黑板上。看着到公司的员工个个被雨淋得像刚从水里爬出来一样,我忙叫行政科长准备一些姜茶,分送到车间,以防员工受凉感冒。接着,我走到公布栏前,将迟到员工的名单全部擦掉,让值班员重写一份“今天迟到不罚款”的“安民告示”。 人的潜能并不能完全被别人调动起来,真正能调动的只是员工自己。客观上,大雨使近一半的员工迟到,然而尽管如此,员工并没有影响当天的生产任务。正是“今天迟到不罚款”的温情,缩短了员工情感与制度的距离,激发了员工的潜能,创造了日生产最高记录。 国外一项心理实验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 在受到充分激励后,他所发挥的能力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在管理中,既要做“减法”——减去一些消极因素,更重要的是做“加法”——以心换心,关爱人,理解人,增加积极因素。企业管理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无情的管理”与“有情的管理者”的巧妙结合。如果把员工看成被动的生产要素,把员工当工具使,把制度绝对化,如就迟到处理迟到,按规矩办硬罚款,只能显现制度的逼迫性。制度的文字表达是有背景条件的,而对背景条件的规定却难以周全。抽象的制度管理,如果缺乏必要的感性支撑,就会失去坚实的牢靠性。我们用“今天迟到不罚款”的人性化处理,将“无情”与“有情”相结合,改变按老规矩办的做法,“大赦”一次,让员工在经历中体验、省察,员工就自然地会信服你。 现代企业管理虽离不开“死制度”,但更需要将“死制度”执行于“活的人”。《论语》中有一句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知耻且格。”企业管理需要道德感化和制度约束两手并用。道德感化、情感激励,是“宽”的一手,能够凝聚人心、激励士气;严格礼仪,严肃制度,特别是对“头头”的严格,是“严”的一手,可以维护管理的秩序,确保工作绩效。我们需要两手抓、两手硬,追求动态平衡。 “心力管理”就是提倡“以柔克刚”。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首先要“上善若水”,获得员工的心。只有让员工“服服帖帖”,从内心深处认同企业、认同企业的规章制度,他们才会心中有制度,体会到“打是亲、骂是爱”。当然,如果员工连被批评时都能感受到其中潜藏着爱,那么就说明管理者的管理功夫到家了。让惩罚成为“心动力”,让员工从内心接受批评,深知你的批评意图,这才是制度文化的最高境界。 (待续) 本期编辑:刘佳 来源:《经营与管理》杂志 刘鹏凯心力管理实践谈 • 更多精彩内容 32  如何将惩罚变作“心动力”?“染”上和谐的颜色 31  如何将惩罚变作“心动力”?以“爱”为出发点 30  如何将惩罚变作“心动力”?身教重于言教 29  让员工在体验中成长:如何做到百年树人? 28  让员工在体验中成长:“皇帝式”管理方式要不得 27  让员工在体验中成长:做错事受表扬? 26  如何教育引导“80后”员工:以柔克刚,不懈培养 25  如何教育引导“80后”员工:注重细节,行为养成 24  如何教育引导“80后”员工:白纸画图,培养新人 23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品 22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安全的绳子拴住你和我 21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会说话的“眼睛” 20  收获的,是种下的 19  做一点儿不辜负春天的事 18  做自己忠诚的信徒 17  实现文化自觉:如何“无为而治”? 16  实现文化自觉:如何克服“纸上谈兵”? 15  实现文化自觉:制度有形变无形 14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不看广告看疗效 13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根才是最好的果实 12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与员工“共情” 11  为每个员工打开一扇窗户:如何将管理“问题”变成“行善”? 10  为每个员工打开一扇窗户:修好诗外功夫 9  你在家里干,我在外面看 8  将锅炉房当做厨房打理 7  给司炉老师傅送酒 6  煤渣堆上的硬币 5  拿待岗工资的司炉工 4  新员工,先去锅炉房拣煤渣 3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塑心工程! 2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聚心工程! 1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融心工程! 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虽是一家小企业,却是“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化工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企业人均产值超过百万元。作为“心力管理”的创始者,董事长刘鹏凯先生提出“不做500强,要做500年”。他坚信,百年企业,靠的不是百年机遇、百年老板,而是百年机制、百年文化。    “心力管理”一词是刘鹏凯先生的创造,是他经营企业30多年苦辣酸甜的提炼和升华,也是“黑松林”管理哲学的核心。他的《漫话心力管理》一书,用漫画的手法,讲了120个故事,一桩桩小事,体现了“心力管理”的有心、用心、真心,换来了员工的热心、诚心、雄心。 订阅请加小编微信哦O(∩_∩)O~谢谢亲们支持,快递正在准备~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