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jyygl1983 Intro 《经营与管理》杂志创建于1983年。“微杂志”旨在传播最接地气的经营管理理念,汇聚最富启迪的实践案例,打造中国企业管理界最贴心的移动阅读平台。 心力管理,是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首先提出的,是他长期企业管理实践的结晶,也是对“中国式”企业管理的有益探索。这些管理方法既有理论更有实践,是他从“心”开始,用“心”探索中小企业的管理方法、经营模式的经验总结,彰显了心之养、心之育、心之动、心之力的管理艺术。如何将管理制度与管理文化紧密结合?如何以“文”化“人”,赢得人心?让我们走进“黑松林”管理的“心”故事—— 文/刘鹏凯 心力管理实践谈之:如何开启改变之门? 有位著名企业家一次作关于领导科学的报告,当听众问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有缺口的圆圈,问:“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必然要留个缺口,让我的手下去填满它。”管理其实很简单。管理企业本身无新意,我们所做的工作只不过是在维持一种秩序。如果背离现实,忽视基础管理,企业再大仍有可能重走若干条弯路。 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造物先造人”是一步步地积累、成长、壮大的。第一步迈出后还有第二步、第三步,每一步都需要我们用心良苦,这就好比启动静止的飞轮,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摇,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一天早晨,我和车间主任边走边聊生产情况,忽然,眼睛的余光看到了什么碍眼的东西,仔细一看,车间干净透亮的水磨石地面上有一滩滴胶,似一张白纸上的一小块墨渍。在滴胶的正上方反应釜的放料阀口上,挂着一根胶柱,上粗下细,似倒挂的冰棱。我心里明白,这可是阀门关闭后留下的“自然规律”。 有句话说得好:谁也无法改变和说服对方。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固守着一扇只能由内开启的改变之门,无论怎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外人都不能替自己打开这扇心门。员工不是让你统驭的,而是让你带路的,有时管理者就是老师。对于这偶然发现的意外现象,我灵感闪现,顺手拿起了一边记录牌上的粉笔,在地上的滴胶四周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写了一句话: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如何干净彻底消灭?! 收工会上,车间主任群策群力,第二天每台反应釜的出料口都用塑料纸扎上,多了个防滴漏的塑料袋,跑、冒、滴、漏的问题解决了。后来,机修班员工又将“未画完整的句号”填满,将防滴漏塑料袋再次进行了革新,发明了能快速拆卸、安装的防滴漏保护套,把解决跑、冒、滴、漏的事做得更圆满。 杰克·韦尔奇说:一旦你产生了一个简单而坚定的想法,只要你不停地重复它,终会使它变成现实。作为一个有心的管理者,解决问题最好的地方是在问题发生的地方,解决问题最好的时间是在问题发生的时候。及时抓住意外事情中闪现的“破窗”现象,别出心裁地在第一现场画一个留下缺口的圆圈,写一句眉批,用最直白的线条加语言,锁定问题,启发员工共同关注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了解企业的目标和要求,让他们自觉自发地当家作主,发挥主观能动性,驱动自我管理的飞轮,从点点滴滴做起,坚持就会有希望。 (待续) 本期编辑:刘佳 来源:《经营与管理》杂志 刘鹏凯心力管理实践谈 • 更多精彩内容 68  释放自我管理的“飞轮效应”:如何让普通的事做得不普通? 67  答案永远在现场:琢磨管理就是琢磨人心 66  答案永远在现场:让疾病自愈 65  答案永远在现场:企业的厕所文化 64  答案永远在现场:“东坡肉”与“红辣椒” 63  感性营销需用心:科学加艺术 62  感性营销需用心:细微之处见真情 61  感性营销需用心:商场还应是“情场” 60  学一点儿模糊管理:让管理变得更“聪明” 59  学一点儿模糊管理:风物长宜放眼量 58  学一点儿模糊管理:由聪明转入糊涂的圆通 57  自洁——员工快乐成长的原动力:管理意味着爱 56  自洁——员工快乐成长的原动力:我必须自律 55  自洁——员工快乐成长的原动力:携反省一起上路 54  自洁——员工快乐成长的原动力:主动担当 53  用“养育人心”追求最大化“管理红利”:抓住浪费这个“小偷” 52  用“养育人心”追求最大化“管理红利”:尽善尽美 51  用“养育人心”追求最大化“管理红利”:打破常规思维 50  企业是员工成长的第二学校: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49  企业是员工成长的第二学校:钢是“炼”出来的 48  企业是员工成长的第二学校:细节是教养开出的花 47  企业是员工成长的第二学校:礼让三分 46  设一道心灵上的“避雷针”:绝知此事要躬行 45  设一道心灵上的“避雷针”:上医治未病 44  设一道心灵上的“避雷针”:防患于未然 43  设一道心灵上的“避雷针”: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42  流程再造,造物先造人:心心相印 41  流程再造,造物先造人:治理企业亦如“烹小鲜” 40  流程再造,造物先造人:操作工也是管理者 39  流程再造,造物先造人:小失误造就新规范 38  流程再造,造物先造人:锅炉房内的动员会 37  以“道”“塑”心:让员工成就事业 36  建设幸福企业需要什么?用心聚心——至和 35  建设幸福企业需要什么?以心换心——至真 34  建设幸福企业需要什么?将薪比心——至诚 33  如何将惩罚变作“心动力”?将“死制度”执行于“活的人” 32  如何将惩罚变作“心动力”?“染”上和谐的颜色 31  如何将惩罚变作“心动力”?以“爱”为出发点 30  如何将惩罚变作“心动力”?身教重于言教 29  让员工在体验中成长:如何做到百年树人? 28  让员工在体验中成长:“皇帝式”管理方式要不得 27  让员工在体验中成长:做错事受表扬? 26  如何教育引导“80后”员工:以柔克刚,不懈培养 25  如何教育引导“80后”员工:注重细节,行为养成 24  如何教育引导“80后”员工:白纸画图,培养新人 23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品 22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安全的绳子拴住你和我 21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会说话的“眼睛” 20  收获的,是种下的 19  做一点儿不辜负春天的事 18  做自己忠诚的信徒 17  实现文化自觉:如何“无为而治”? 16  实现文化自觉:如何克服“纸上谈兵”? 15  实现文化自觉:制度有形变无形 14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不看广告看疗效 13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根才是最好的果实 12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与员工“共情” 11  为每个员工打开一扇窗户:如何将管理“问题”变成“行善”? 10  为每个员工打开一扇窗户:修好诗外功夫 9  你在家里干,我在外面看 8  将锅炉房当做厨房打理 7  给司炉老师傅送酒 6  煤渣堆上的硬币 5  拿待岗工资的司炉工 4  新员工,先去锅炉房拣煤渣 3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塑心工程! 2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聚心工程! 1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融心工程! 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虽是一家小企业,却是“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化工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企业人均产值超过百万元。作为“心力管理”的创始者,董事长刘鹏凯先生提出“不做500强,要做500年”。他坚信,百年企业,靠的不是百年机遇、百年老板,而是百年机制、百年文化。    “心力管理”一词是刘鹏凯先生的创造,是他经营企业30多年苦辣酸甜的提炼和升华,也是“黑松林”管理哲学的核心。他的《漫话心力管理》一书,用漫画的手法,讲了120个故事,一桩桩小事,体现了“心力管理”的有心、用心、真心,换来了员工的热心、诚心、雄心。 订阅请加小编微信哦O(∩_∩)O~谢谢亲们支持,快递正在准备~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