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jyygl1983 Intro 《经营与管理》杂志创建于1983年。“微杂志”旨在传播最接地气的经营管理理念,汇聚最富启迪的实践案例,打造中国企业管理界最贴心的移动阅读平台。 心力管理,是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首先提出的,是他长期企业管理实践的结晶,也是对“中国式”企业管理的有益探索。这些管理方法既有理论更有实践,是他从“心”开始,用“心”探索中小企业的管理方法、经营模式的经验总结,彰显了心之养、心之育、心之动、心之力的管理艺术。如何将管理制度与管理文化紧密结合?如何以“文”化“人”,赢得人心?让我们走进“黑松林”管理的“心”故事—— 文/刘鹏凯 心力管理实践谈之:细节彰显完美 普通的事、简单的事,看似容易,但要真正做到完美却很难。管理者要学会在细节处精工细作,把小事做好,然后成就大事;把细节做亮,然后做强整个系统。 一次,我从洗手间出来,无意中发现洗手台上洁白的花盆边沿积留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老总,看啥这么出神。”员工小王跟我打招呼。 “哦,我在看花,也在看盆。”我转过身,“小王,你看这盆海棠花开得多好。” “是啊,我每次洗手时看到这盆花都觉得心情愉悦呢。” “小王,花开得是好,可你看这洁白如玉的盆边,蒙了一层灰尘,美中不足喽!”我边说边顺手从盥洗台下面拿起抹布,准备擦拭。小王眼明手快,抢过抹布,“三下五除二”就擦得亮亮白白的。看着镜中小王的笑脸,似红红的海棠花。 管理者最大的责任就是培育员工养成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需要管理者用心引导,从关心员工的角度,真正帮助员工成长。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一棵树可以摇动一棵树,一朵云可以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可以唤醒一个灵魂。企业管理的进步,总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总结、完善和提高,员工总是在管理者的引导下一天天成长。如果我们只顾抓大,抛弃一些细节,忽视一些小事,刻意标榜新理念,讲形式、装门面,追逐外在的鲜亮,是很不现实的。 为了让诸如花盆上的灰尘之类美中不足的细节引起员工的关注,打动员工的心,让员工自我觉醒,我导演了一部《文化管理是件细活》的续篇。 第二天晨训结束后,我大张旗鼓地表扬了小王主动擦花盆的事,并借题发挥,讲述了这个文化管理细节的重要性,让概念随着真人真事,深深烙在全体员工的大脑中、落在员工的心上,可谓“清风无痕,明月有影”。“理”其实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构成的,做细做实做恒其实就是基本功的积累。任何一颗珍珠的闪光,都不是靠人涂抹上去的。如果我们事事笃实而为,日日精心而为,一点不嫌小,两点、三点穿起来,就成了一串项链。 那是一个初夏的下午,我们组织了部分管理人员,到同行业的上海康达新材料公司参观学习。在会议室,聆听着康达人的创业篇、发展篇……大屏幕上的画面、陆总的介绍,令我们赞不绝口,不时送去一片掌声。 “谢谢大家,请到车间交流。”我的团队迅速合上记录本,整理好桌面,不约而同起身将各自所坐的椅子快速搁进桌洞。看着我的员工快捷自然的细小动作,陆总睁大他那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双眼,一言不发,朝我伸出了大拇指。 细节彰显完美。真正的好习惯和言行,不应来自外部的管教和监督,而应是自我制约、发自内心。细节是平凡的、具体的、零散的、不经意间的一言一行。管理者要抓最能体现企业文化追求的小事、细节,追求小中见大的文化内涵。 细节管理的影响力足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习惯,这就好比在泥土里种上花,只能得到一季的芬芳,在人心上种上花,就能得到一生的芬芳。文化管理是件细活。管理者要有工程师一般的精密思维,培育员工将注意力集中在细节上,带好员工。将落叶化作春泥,才能更护花,花才能有百日红。 (待续) 本期编辑:刘佳 来源:《经营与管理》杂志 刘鹏凯心力管理实践谈 • 更多精彩内容 75  心力管理:细节是一种文化 74  做一个明天企业需要的“引导者”:为将之道在于治心 73  做一个明天企业需要的“引导者”:如何敲开客户的需求之门 72  做一个明天企业需要的“引导者”:自我领导 71  做一个明天企业需要的“引导者”:画出瀑布的声音 70  释放自我管理的“飞轮效应”:365天等于1天! 69  释放自我管理的“飞轮效应”:如何开启改变之门? 68  释放自我管理的“飞轮效应”:如何让普通的事做得不普通? 67  答案永远在现场:琢磨管理就是琢磨人心 66  答案永远在现场:让疾病自愈 65  答案永远在现场:企业的厕所文化 64  答案永远在现场:“东坡肉”与“红辣椒” 63  感性营销需用心:科学加艺术 62  感性营销需用心:细微之处见真情 61  感性营销需用心:商场还应是“情场” 60  学一点儿模糊管理:让管理变得更“聪明” 59  学一点儿模糊管理:风物长宜放眼量 58  学一点儿模糊管理:由聪明转入糊涂的圆通 57  自洁——员工快乐成长的原动力:管理意味着爱 56  自洁——员工快乐成长的原动力:我必须自律 55  自洁——员工快乐成长的原动力:携反省一起上路 54  自洁——员工快乐成长的原动力:主动担当 53  用“养育人心”追求最大化“管理红利”:抓住浪费这个“小偷” 52  用“养育人心”追求最大化“管理红利”:尽善尽美 51  用“养育人心”追求最大化“管理红利”:打破常规思维 50  企业是员工成长的第二学校: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49  企业是员工成长的第二学校:钢是“炼”出来的 48  企业是员工成长的第二学校:细节是教养开出的花 47  企业是员工成长的第二学校:礼让三分 46  设一道心灵上的“避雷针”:绝知此事要躬行 45  设一道心灵上的“避雷针”:上医治未病 44  设一道心灵上的“避雷针”:防患于未然 43  设一道心灵上的“避雷针”: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42  流程再造,造物先造人:心心相印 41  流程再造,造物先造人:治理企业亦如“烹小鲜” 40  流程再造,造物先造人:操作工也是管理者 39  流程再造,造物先造人:小失误造就新规范 38  流程再造,造物先造人:锅炉房内的动员会 37  以“道”“塑”心:让员工成就事业 36  建设幸福企业需要什么?用心聚心——至和 35  建设幸福企业需要什么?以心换心——至真 34  建设幸福企业需要什么?将薪比心——至诚 33  如何将惩罚变作“心动力”?将“死制度”执行于“活的人” 32  如何将惩罚变作“心动力”?“染”上和谐的颜色 31  如何将惩罚变作“心动力”?以“爱”为出发点 30  如何将惩罚变作“心动力”?身教重于言教 29  让员工在体验中成长:如何做到百年树人? 28  让员工在体验中成长:“皇帝式”管理方式要不得 27  让员工在体验中成长:做错事受表扬? 26  如何教育引导“80后”员工:以柔克刚,不懈培养 25  如何教育引导“80后”员工:注重细节,行为养成 24  如何教育引导“80后”员工:白纸画图,培养新人 23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品 22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安全的绳子拴住你和我 21  用文化之力管好安全生产:会说话的“眼睛” 20  收获的,是种下的 19  做一点儿不辜负春天的事 18  做自己忠诚的信徒 17  实现文化自觉:如何“无为而治”? 16  实现文化自觉:如何克服“纸上谈兵”? 15  实现文化自觉:制度有形变无形 14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不看广告看疗效 13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根才是最好的果实 12  关爱员工要“有酒有肉”:与员工“共情” 11  为每个员工打开一扇窗户:如何将管理“问题”变成“行善”? 10  为每个员工打开一扇窗户:修好诗外功夫 9  你在家里干,我在外面看 8  将锅炉房当做厨房打理 7  给司炉老师傅送酒 6  煤渣堆上的硬币 5  拿待岗工资的司炉工 4  新员工,先去锅炉房拣煤渣 3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塑心工程! 2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聚心工程! 1  如何让员工从“飞鸽牌”变成“永久牌”?融心工程! 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虽是一家小企业,却是“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化工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企业人均产值超过百万元。作为“心力管理”的创始者,董事长刘鹏凯先生提出“不做500强,要做500年”。他坚信,百年企业,靠的不是百年机遇、百年老板,而是百年机制、百年文化。    “心力管理”一词是刘鹏凯先生的创造,是他经营企业30多年苦辣酸甜的提炼和升华,也是“黑松林”管理哲学的核心。他的《漫话心力管理》一书,用漫画的手法,讲了120个故事,一桩桩小事,体现了“心力管理”的有心、用心、真心,换来了员工的热心、诚心、雄心。 订阅请加小编微信哦O(∩_∩)O~谢谢亲们支持,快递正在准备~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