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书推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如何成为全球创新者(精彩呈现•下)

2017-03-12 中信出版社 经营与管理


全景式展现中国创新发展现状

看中国如何成为全球创新者

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多位管理学院教授推荐

作者:【瑞士】乔治豪尔(GeorgesHaour)、马克斯泽德维茨(Max von Zedtwitz)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前沿经济社   出版时间:20172

 

【精彩书摘】中国特色创新模式已经成熟了吗?

 

    你发现了吗?中国本土的创新成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方方面面,我们看到情侣骑着Mobike一起去上班;我们看到可以现场榨出鲜橙汁的自动售货机;我们看到信用卡已经out了,人民银行也将要发行电子货币了……但是,中国的创新可以走向世界了吗?

 

一份中国创新资本的资本平衡表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科技与创新管理教授乔治•豪尔和GLORAD 国际研发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斯•冯•泽德维茨认为:

    目前,企业关注的还是下游的研发。这里研发执行起来快,可以形成大量外部的合作,主要关注的是市场。在过去,这种创业的方法被称为“分散式创新”。

    中国的公司很清楚,这种研究成本低;而如果远离市场,技术的研发就相当昂贵。所以,它们关注的是削减后者的成本,同时集中关注市场。市场中很多因素要么有利要么不利于中国式的创新,我们可以从下表《一份中国创新资本的资本平衡表》清晰地看到:


    分析这些因素在近期的影响,乔治和马克斯期待中国会遵循进行创新以削减成本的模式:

    在中国,用这种方法进行创新和调适以削减成本是非常有效的。它带来的往往是相当多细微的变化,包括用更便宜的材料和元件替代。小米就是一个例子,通过提供性价比高的设备和服务,它的增长极其迅速。

    重要的是,在中国境内,企业之间也不断地彼此仿造。这成了一种生产的常态。这就意味着,在某一工业部门,一旦某家企业进行了创新,它的竞争者们会快速地复制创新者的产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可以由此判断,一旦某个公司开始创新,这个行业中创新的重大时机肯定要到来,而且能够持续下去。在互联网、移动电话和电子游戏等行业中,都是这种情况。


全面拥抱互联网

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创新良机

 

    在中国,超过3/4的人口已经通过手持设备接入了互联网。有时候,这种过度的投入可能会有点儿惹人讨厌,不过它还意味着在城市中人们已经全面普及了移动电话、所谓的“社交媒体”、游戏和手持设备。

    2013 年,中国的收益超过2 150 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网络销售市场,也是最活跃的市场。75%的中国青年会在两天之内,通过社交媒体告诉他们的同龄人自己买了什么(服装、电子产品等)。这就给公司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去推销它们的产品,同时做到实时监控顾客满意度。“快速消费品”的生产商和分销商也因此有了一种全新的、极具潜力的手段去创建它们的品牌,进行市场调查。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出现的一种模式是,商业上取得成功的产品的生命周期会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短。

 

坚定不移的市场导向和创业精神

 

    行进在“创新的中国”的道路上,创新最重要的引擎就是中国到处可见的坚定不移的市场导向和创业精神,以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努力拼搏,也愿意和精通互联网的城市消费者一道进行实验。他们是非常重视物有所值的。公司的所有流程执行起来都非常迅速。公司针对创新采取的举措则深受公共政策的影响,这一点不同的省份采取的手段各不相同。

 

商业成功的甜头

 

    重要的是,和西方比起来,中国的青年企业家和经理人看待创新要更具实用性,是极度市场导向和利润驱动的。他们对创新中技术因素的重要性的认识远不如西方、日本或者韩国。

    短期而言,考虑到创新大多数确实是由小的变革混合而成,而中国的企业彼此竞争残酷,且消费者的“风尚”蔓延起来像野火一般,那么很有可能新产品的商业成功在本质上都是短命的。最新的产品也会迅速被其他公司的竞争产品取代。因此,人们可以预期,引进新产品的速度将会更快,而它们都只能品尝到相对非常短暂的商业成功的甜头。可以预期的是,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这一点尤其真切:诸如手持设备、游戏、在线服务和电子商务等,都已经渗透进了现实世界的供应链之中。

 

从优秀中心将创新扩散到其他行业和地区

 

    中国的企业倾向于非常自然地将产品的创新与服务领域的创新结合起来,包括做买卖的新方法(所谓的“商业模式”)。要界定中国的创新实践,没有万能的方法或者简单的口号。在许多地方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尤其是生命科学行业。不过,另一方面,中国的进展神速……

    在中国迈向世界创新主要来源的道路上,几个主要的模式是:坚定不移的市场导向、创业精神、国内企业之间的残酷竞争、出色的调控和快速的执行,从而将小步骤的创新混合,依靠大规模的制造行业和有效的供应链。目前,小米公司就是这些特征的典型代表,可以预期在不远的将来还会是这样。

    这类活动得到了公共政策的有力支持。对于步调迅速、调适性、改进性的创新来说,很难想象还有比这个更好的大环境了。在互联网的分发和销售、电子游戏和移动互联网方面,中国的创新已经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就像经常发生在西方企业中的一样,这一时机并非来源于科学创新的加速,而是因为中国的环境在商业上是非常有效率的。

    这种对市场的痴迷,着眼于为挑剔的顾客提供合理的新产品。目前这还在继续发展。这不会是一种大规模的进化。中国的企业进行创新越来越有效率(它们将学会提高在设计、服务、技术创造方面进行创新的水平,从而使它们的产品更加多样化)。它们会做到这一点,并保持着非常敏锐的市场导向。


来源:中信出版社



更多精彩内容



【好书推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如何成为全球创新者(精彩呈现•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