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深夜食堂》里的“边缘人”:用极端的经历,说大众的故事

2017-06-26 剧蜀黍

电视剧《深夜食堂》自开播以来备受争议。随着“马克的女儿”、“明天”、“大明星与流浪汉”、“红烧肉”、“彼岸花开”等故事的播出,口碑开启逆袭模式,逐渐呈现低开高走之势。评论一致认为,这得益于故事的走心情节,演员的精准演绎,以及人文关怀的视角,和话题的现实性。小编自被赵又廷整容般的演技捕获之后,也一路追下来,下面具体谈谈我的感受。


关于食客,《深夜食堂》原作者安倍夜郎曾经说过,“总是有一批成天加班,疲惫不堪的人,失恋痛哭的人,梦想受挫意志消沉的人,忘却日常乐趣的人,被沉重的工作压得透不过气的人,因上司蛮不讲理满腹牢骚的人,置身幸福之中欢欣雀跃的人”。所以,他给这群人找到了一个可以抚慰心灵的所在。



孤独寂寞的人,在夜里无处可去的人,都被深夜食堂的温暖吸引。不起眼的小店,懂得聆听的老板,他们的设置只为容纳这些社会中的“边缘人”。


这里的“边缘人”并非底层,也不是难容于世的特殊群体,而是生活在城市中心,却心灵孤寂的人。他们有上班族、病人、明星、家政保姆等等,身份阶层各异,却各自有各自的伤痛,白日里武装坚强,深夜来临时,那些伤口却一次次被重新撕裂。当深夜食堂那点微弱的光亮起,他们就如同飞蛾般寻光而来,在老板的食物热气中,渐渐平静,渐渐被安抚。


在“明天”的故事中,里昂(萧敬腾饰演)因为身患绝症而游戏人间,一副看似无所畏惧的模样,其实只为掩盖自己对生存对亲情对爱的眷恋。他以为,放弃一切,一个人流浪,直至生命终结就是最潇洒的告别方式。老板的一句“听起来像种不怕死的活法,可惜不是”击溃了他。伪装的潇洒坚强就是纸糊的老虎,易碎的砂器,顷刻瓦解。西西的到来更能让他正视自己的爱和眷恋,让我们和他同时明白了:不逃避、不强求,肆意的活才是真正的不惧死亡。



再如“大明星与流浪汉”中,人前光鲜亮丽的大明星,人后却只是一个躲在角落舔舐伤口的小女孩。她可以在镜头前对家庭、对婚姻无所避忌侃侃而谈,当真正触及到她的童年,她的阴影,她便手足无措、仓皇而逃。童年时父亲的出走就像是烙在她心底的一块疤,终生难以抚平。所以,当看到与记忆中父亲做的一模一样的酱油炒面,看到那上面只有父亲才会洒的白芝麻,一瞬间就让她濒临崩溃。对于她来说,一盘酱油炒面是她记忆中最珍贵最美好的所在,她贪恋为数不多的童年回忆,却又害怕面对它。人都是这样吧,最深的愧疚往往来自最深的爱。



而最近播出的两个故事,“红烧肉”和“彼岸花开”,更是把极具现实意义的故事和情感搬上了荧幕。“红烧肉”单元同样收获了许多人的感动,曾在医院叱咤风云,老来没了老伴,子女疏远,又瘫痪在床的孤僻老人借一碗红烧肉慰藉冰冷的心。心思简单善良的保姆为了照顾好他,每天去深夜食堂学做红烧肉,拿着小本本记笔记。一碗红烧肉背后隐藏的是老人的思念,心灵的孤独和对往事的悔恨。苏医生老无所依的样子看来令人鼻酸,然而也为观看故事的人带来了由衷的思考,若我老了,该将如何度日?家庭对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又该怎样对待家人?



“彼岸花开”是一个姜末炒饭的故事,与普通的蛋炒饭不同,剧中的海芬习惯在做饭时撒上姜末,因为她的女儿和老公体寒却不爱吃姜,她就用这种方式默默关爱着家人。而得了阿尔茨海默症的海芬即将忘记一切、失去自理能力,她为家人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把姜末炒饭教给老板,这样她的家人在她忘记一切后还能继续品尝到这种爱的味道。而与她的付出对应的,是她的老公女儿女婿都不离不弃的陪在她身边,永远坚守着这个家的完整和温度。



有些食物是一辈子的禁忌和伤痛,有些食物则是一辈子的美好和思念,一粥一饭间的偏爱和选择,其中的曲折和隐情尽显无疑。


这些会深夜来食堂的人,其实都是这个城市孤独的个体存在,他们的“边缘”性并不在于他们在人群中有多么格格不入,而是在于热闹中无法填补的心灵孤寂感。他们是看似极端的人物,有着看似极端的经历,但其实带来的思考却是大众性的,引起的感动和共鸣也是充满共性的。


也许你也曾如里昂般对某些事物求而不得只能故作潇洒,也许你也如大明星般身居高位却内心孤寂,不论是老无所依的瘫痪老人,患病失智的中年妈妈,追求梦想的毕业生,孤独的聋哑人,默默暗恋的男闺蜜……他们的故事多多少少都会有我们的影子,让我们似曾相识。



而今,我们站在老板的视角看着他们,看这段或仓皇或不堪回首的人生,总会忍不住潸然泪下,因为我们心底里那最隐秘、最柔软的部分,被《深夜食堂》静静撕开,笑过哭过感动过,就此治愈。


如果有这么一家深夜食堂,那该有多少人想披着风尘仆仆的夜色光临,坐下来,点一份记忆里的食物,呷一口酒,叹一口气,默默的让整颗心肆意融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