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工走出的新闻人:我必须站出来!
怕吗?怕。但他们更加深知,只有越靠近现场,才能越接近真实,这就是新闻人的使命和担当!面对疫情,他们说:我必须站出来!
王璞
2014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
就职于鄂州市融媒体中心
除夕中午,王璞接到返回单位的通知后,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下来,随后他给远在山东的未婚妻打去电话,抱歉的告诉她,原本说好大年初一去她家提亲的计划只能搁浅了。
“需要你,你就上,年轻人,吃点苦没什么。”听闻儿子要上“前线”时,王璞的父母表示十分支持,对于王璞来说,父母是他的后勤保障,不管每天工作到多晚,父母都会等王璞下班回家一起吃饭。
王璞主要负责《鄂州新闻》的主持出镜、疫情防控工作现场直播的出镜、稿件配音、外宣直播连线的出镜等任务。
从每天早上八点忙到晚上七点,碰到有突发新闻或临时稿件时,还会留下加班。有的时候工作忙,他和同事们吃点泡面、面包等就算解决了一餐。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位患者下车后说:“我们有救了,感谢政府,感谢医生,谢谢大家。”然后双手合十,鞠了两躬。
面对“逆行者”的称呼,王璞说:“医护工作者才是真正的逆行英雄,我们只能算是英雄的发声者与报道者。”
王璞
作为一名一线的记者,艾聪衡曾先后三次进入ICU和重症病区。
第一次接到的任务,是在高速路口采访路口封堵情况,当时艾聪衡只把这当作一个日常采访任务,没做太多的防护准备。
现在,他主要在医院、留观点等重点防疫点采访,同时也负责稿件撰写、画面拍摄、后期编辑等工作。
“首先,作为一名新闻媒体记者,将事实的真相呈现给世人,是我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其次,作为一名90后,我身体的抵抗力比前辈们好一些,所以我理应要站在最前面。”
艾聪衡的父母由于也在一线工作,都十分支持儿子的决定。对于一线记者来说,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等待,因此作息时间很不固定。
从疫情开始,艾聪衡和同事已经30多天没有休息了,大家都一直处于疲劳作战的状态。
工作压力不仅来自身心的疲惫,还有疫情期间,需要更加谨慎的审阅稿件与画面,以免引起舆情的发生。
物资的紧缺,人手的不足,使压力更大,艾聪衡也想要倾诉,但在这个特殊时期,身为一线记者他明白自己要坚持下去。
身在一线的记者中,很多都已经为人父母,他们既要担负家庭的责任也需要承担工作的压力,将“最美逆行者”赋予他们,也是给一线当中的他们一种心理上的支持。
艾聪衡
樊果果有两档节目:《帮女郎》和《襄阳三农》,还负责棚内主持人录节目和配音的工作。
疫情期间,消防组联合电视台组建了一支“蓝朋友”爱心车队,专门帮助特殊时期有困难的居民,樊果果就跟着这支车队,去寻找“民间故事”。
一位被困在乡下的七个月的孕妇,因为孕妇第一胎流产,所以这一次怀孕需要做多次产检,但由于疫情的原因,孕妇却只能待在家中,想要回到医院做产检很困难。他就跟着“蓝朋友”前去采访和帮忙。
在一次拍摄医护人员的专访中,他需要跟随医护人员深入到一线到确诊患者家里进行消毒。
“当时我们都很害怕,不敢去冒险,可是不进去拍不到画面,我们的节目就没有意义。”当时樊果果满脑子就想把那个画面拍下来,采到一段的同期声。“我必须得在第一现场!”
出来之后,他和同事不停地用酒精喷手、消毒。
樊果果有时也在棚内播音,虽然比在外采访相对安全,但在整个播讲过程中不允许戴口罩。做新闻工作很辛苦有时还需要熬夜,但尝试过多种职业的他还是最喜欢现在的这份工作。
在他看来,工作中的挑战就是对于自己职业的高要求。自己的播讲、语流、重音能否让观众们第一时间了解到信息;播讲时有没有对象感,能否让观众感到更为亲切;收集到的新闻,先考虑合理性,再进行筛选编辑文稿,进行报道....
“新闻的发生是稍纵即逝的,犹豫会让你错失很多最宝贵的信息。做新闻就是这样,该果断的时候不能有任何的犹豫!”
张时琦
2014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
就职于孝感广播电视台
在道路管控前,张时琦已经回到了安徽老家。原定于大年初五上班,但随着疫情越来越严重,初一与父母吃完午饭后,她与丈夫便踏上了回孝感的路途。
出发前,父母想要送她下楼,但她坚决反对,她不想看到依依不舍的场面,怕自己会忍不住。
“父母虽然担心与不舍,但也只能在家门口和我们告别,让我们好好注意保护自己。出了门我就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从未有过这种感觉,这次分别和任何一次都不同。”
当晚24时孝感封城,她们赶在封城前回到了孝感,在安庆开往孝感的路上,几乎没有一辆车开往湖北方向。内心虽然有惶恐不安,但当时决定出发根本没多想,就是要回来。
“内心始终有点慌,会害怕会失眠,所以每次去上班,都在我工作的配音间、演播室狂喷酒精。但只要到了镜头前,就告诉自己一定要打起精神。”
“制作一期节目需要采访、编辑、审片,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不容出错,把最新的消息、最感人的故事第一时间告诉观众们是我的工作。”
张时琦
宋申
2014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
就职于湖南湘潭交通广播
湖北是宋申曾经生活了4年的地方,是他的“第二家乡”。
作为主持人宋申需在电视台录节目,防疫期间,电台分成了三组,每一组从早上7点半工作到晚上8点。
上午一档一个半小时的直播节目和一小时一档的新闻节目加路况信息,下午对记者采访回来的稿子进行配音和制作,有时负责一些录播节目。然后轮休两天,再继续工作。
家人虽然会担心,也明白这是工作,该上必须要上!作为新闻人,需要把最新消息第一时间播报出去。
疫情一天天严重,网络上有一些不理智网友,会对湖北人产生误解。宋申看到后,决定做些什么。他邀请身在湖北的媒体同学做客他的节目,制作了一期《逆行媒体人》节目,让更多人了解湖北目前的情况。
“因为感同身受就这么做了。新闻人都在提醒公众,特殊时期不要出门,但自己却转身前往一线。”
“作为主持人希望自己的节目能够鼓舞人心;作为市民,做好防护措施,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
宋申
王乾
2013届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生
就职于十堰广播电视台
“作为记者任何时候接到任何采访都要第一时间执行,这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最担心是自己还在哺乳期,怕把病毒带回家传染给孩子。”
除夕当天王乾接到任务去参加十堰市第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新闻发布会,当时十堰关于疫情方面的新闻很少,发布会上的所有信息对市民来说都是新的,是市民想要了解的。
当时王乾一心只想着要把发布会的信息快点传播出去,甚至防护措施都没有完全准备。
在发布会上,王乾和一个记者近距离交流了很久。当天晚上十一点,王乾的同事打电话告诉她,那个记者被隔离了,这时王乾才知道与自己近距离接触过的记者去过武汉,而且出现了感冒症状。
当时王乾的孩子才七个月,还在哺乳期。如果她真的感染了,第一个传染的就是自己的孩子。
知道消息后,她立马跟自己的领导汇报了情况,开始居家自我隔离14天。“那段时间简直度日如年,每天不停测体温。”
十四天隔离结束后,她立马正式投入工作之中,但随后两天小区里出现了十几例确诊患者,小区封锁,她只能在家进行电话采访。
疫情期间任务比以往密集的多,即使在家,她依然没有停下工作的脚步。
王乾
大年三十的下午,孟浩给领导发了一条信息:“总监,我虽然已经回到爸妈家了,单位若是有需要,我愿意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
当天晚上吃完晚饭,孟浩就接到了单位的电话。孟浩的父母虽然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可还是选择尊重儿子的想法。
出发前,孟妈妈对孟浩说:“你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担得起这份责任,做好防护,听从单位安排。”
爸爸的一句话他记得特别清楚:“你在家是我们的儿子,但是现在工作了你就是公职人员。现在大家都想知道最新的疫情情况,你应该回去。”
给了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后,孟浩便踏上了回市区的路程。这也是27年来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过年。
回到工作岗位的孟浩主要轮班主持十堰交通音乐广播推出的《抗击疫情特别节目》,以及录制第二天早间的微信语音推送和第二天的录播节目等工作。
有时忙到夜间11、12点才回家,路上空无一人。
“每次坐在话筒前,都希望每个人都能听到我们说的,做好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只希望自己每一次的信息传递都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都能给大家传递一些有用的消息。”
看到之前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还有学长学姐们都在一线奋斗,孟浩说:“我希望我的加入可以为他们分担一些。”
2018年,由关嫦担任编导和主持的节目《篮球之乡》荣获年度全国广播电视30强第二名。 2020年,疫情爆发后,她的工作是编辑与疫情相关的抖音短视频,因为它的受众面更广。
制作一条一分钟左右的短视频,需要选画面、编文字、选配乐、录配音……往往得花上两到三个小时。为了有最好的录音效果,她只能等家人都入睡了以后再配音。
“现在网络上的各种谣言很多,我们作为媒体人要在第一时间把真相公布出来。”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担负着多重责任,就像医护工作者,他们不仅是广大病患的依靠,也是自己家人的依靠。”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又有谁不曾害怕呢?但是这是他们的工作,这就是他们肩上的责任。
白衣天使们的逆行精神何其可贵,我们在向其致敬的同时,也要用实际行动呵护这份勇气和责任感。”
关嫦
范雅琴
2014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
就职于长江日报
疫情期间,范雅琴主要担任新媒体编辑的工作。此前,她曾在报社的军运会项目组负责采写、编辑、直播等工作。
面对新的工作内容,她开始熟悉报社采编系统,以及今日头条、百家号等新媒体平台的操作。
“可是想想那些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还有冒着生命危险在一线采访的同事,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和他们相比‘不值一提’。”
她说:“这次疫情我们身边涌现出了许多有善心、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他们有的是医务工作者,有的是社区工作者,有的是快递员…”
正是因为每一位“平凡人”的付出,才让我们坚信“武汉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
2013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 就职于汉川市融媒体中心
“你要问我怕不怕,我会直接回答:怕!”
但是这是一场战役,这个时候正是我们新闻人展示责任与担当的时期。接到任务后,胡佳敏与同事都放弃了休假,搬进了单位的集体宿舍,24小时随时待命。
“我的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一家三口都各自奋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平时会通过视频互相加油打气,聊一些轻松的话题,不会谈论工作,这像是我们一家人之间的默契,害怕对方担心。”
这段时间胡佳敏负责新闻录制、电台直播还有录制公告。她说每天都像惊弓之鸟,高度紧张。
非常时期的公告严谨性十分重要,不能读错字、漏字、改字,一旦播出这个责任该由她一个人承担,所以压力很大。
开始的半个多月身体有些吃不消,失眠、脱发、肠炎、嗓子发炎...... 问题慢慢开始出现。但她说,会和同事、家人一直坚守岗位,合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
“很怀念湖工,掐指一算都毕业7年了,还记得文学院门口的那对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胡佳敏“单位若是需要,我愿立即返回工作岗位”
“将事实呈现给世人,是我工作的责任与义务”
......
他们有人在一线奔波报道,有人在后方编辑、策划、剪辑...正是因为有了新闻人的报道与传播,我们才能知道,身处的这座城市,正在为疫情竭尽全力。
还有许许多多的新闻人、湖工青年都奔赴在一线,逆行而上,用自己的方式抗“疫”,但是小青梅希望你们在逆行的同时,更要注意防护,保护好自己!
今日编辑 / 千寻 茶苏 小曦 劉小强
责任编辑 / 酸奶买买
视频剪辑 / 子夜
采访记者 / 小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