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丨《外语研究》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目 次
语言学研究
评价理论在国际传播语境中的应用与拓展
李战子(1)
网络建议言语行为的文化语用研究
冉永平 雷容(7)
国内主位推进理论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范莉(14)
教育语言学的研究范式:解构与重构
夏宁满(24)
正式性的测量方法和描写路径
黄劲怡 彭宣维(30)
蓄意隐喻理论及其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
吴 迪 李雨晨(38)
外语教学研究
英语硕士学位论文中对比标记语的语义偏误及人际互动功能研究
陈明 周惠 刘永兵(46)
综合读写测试任务的认知效度探究——来自写作策略运用机制的证据
潘茹君 王佶旻(53)
翻译学研究
鸠摩罗什之偈的译学史意义疏解
蔡新乐(61)
翻译规范本源性概念的中国诠释
喻旭东 傅敬民(66)
《棋王》走向英语世界的历程——隐性进程的损伤与“寻根”的变异
高佳艳(71)
专栏:译者行为研究(主持人:周领顺)
译者行为研究的人本性
周领顺(78)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的艾约瑟《辨学启蒙》换例译法研究——兼与严复《名学浅说》对比
梅晓娟(84)
翻译的时代镜像:清末民初汉学家邓罗的译者行为研究
李鹏辉 高明乐(90)
外国文学研究
从《松岛》探析波施曼笔下的墨菲效应与心理演绎
庞好农(96)
战争与记忆:村田喜代子《伊丽莎白的朋友》中的历史书写
陈世华 柳田田(101)
《夏洛克是我的名字》中的身份焦虑与伦理混乱
袁英哲 田俊武(106)
摘 要
评价理论在国际传播语境中的应用与拓展
李战子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 210039)
摘要:当下国际传播话语种类繁多,面对国际传播新语境,细致分析话语态度和话语声音来源的评价理论可获得新的应用,并可在维度上不断拓展。本文讨论国际传播话语中更加丰富的评价态度资源,提出对于讲好中国故事而言,可注意梳理国际传播话语中主题相关的评价语义维度,建立国际传播话语的跨文化评价意义发生学,聚焦特定案例中的评价分析。
关键词:评价理论;国际传播;新媒体;情感分析;语义维度
网络建议言语行为的文化语用研究
冉永平 雷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420)
摘要:网络建议是语用学探究的一种言语行为,关于本土问题的“提间﹣建议”存在明显的文化语用特征。针对网络语境中涉及“父母重男轻女”的相关问题,本研究以网友建议为例,分析建议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然后探究该网络语境中“提问﹣建议”的言语行为互动所体现的汉语文化语用特征,意在为研究网络言语行为及其隐含的本土文化特征提供参考,推动汉语文化语用学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建议;文化语用特征;言语行为
国内主位推进理论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范 莉
(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2206)
摘要:主位推进模式反映形式与意义的融通,深受文化意识与思维模式的影响,对语言本体、语言学习与教学、语言与文化关联、翻译、语言自动化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利用 CNKI 、 CiteSpace 和 Vosviewer 等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纵览与回溯国内已有研究成果,然后简要评介部分代表性研究,最后展望未来研究的拓展空间,提出加强基于汉语特色并结合语言类型学对比的理论建设,开掘语料库研究的技术使用,着力理论研究的实践用途,以及加强跨学科合作,拓展研究领域,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主位﹣述位;主位推进;篇章分析;教学实践;语料库研究
教育语言学的研究范式:解构与重构
夏宁满
(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要: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研究范式是形成常规科学的要素,是学术共同体必须遵守的理论体系,任何一门学科成为科学之前都要经过新旧范式之间的竞争和调整并逐渐走向成熟。受库恩范式理论启发,社会学家 Guba & Lincoln 依据学术共同体对某一研究领域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不同回答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范式划分为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四种研究范式。上述理论既为研究范式的解构提供了有力的分析依据,又为透视研究范式的重构提供了颇具说服力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四十年来教育语言学研究的考察,认为教育语言学在经历从前范式科学(与应用语言学竞争而建立起范式)到常规科学(既有范式发生动摇)再到新常规科学的连续变化过程中,其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赖以运作的理论体系均呈现出一系列明显的、质的区别性特征。据此,教育语言学研究可以相应地解构。
关键词:教育语言学:研究范式;实证主义;批判理论
正式性的测量方法和描写路径
黄劲怡1 彭宣维2
(1.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2.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深圳 518060)
摘要:在主观直觉与客观数据相统一的背景下,本文拟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权势语体”范畴的理论模型提供一套数据驱动的证据手段。语言正式性指社交情景的正式程度在语言使用中的体现;对其测量和描写一直是一个难题:由于研究方法上主观直觉与客观数据之间的权重失衡,正式性难以得到如实描写。为此,本文吸收语料库语言学和语体学的有关方法,构拟一套由大型语料库驱动的词项正式性测量机制,并通过两个语篇案例完成半自动语料标注及其数据统计,进而以“分布模式“语体丰满度”和“语体密度”三个指标获取词项选择在正式度阶列上的数据特征,说明它们所蕴含的人际意义。这一尝试强化了理论范畴的可靠性,也提升了语篇描写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关键词:正式性;数据驱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料库;人际意义
蓄意隐喻理论及其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
吴迪1 李雨晨2
(1.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广东珠海 519082;
2.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
摘要:当下语言和思维中的隐喻研究似乎存在一个悖论,即隐喻在使用过程中不一定被当作隐喻,具体表现为在实际话语交际中,有些隐喻是说话人的蓄意而为,激活了跨域映射,而有些隐喻则不是。加人“交际”维度后,就可以通过判断隐喻是否被蓄意地当作隐喻在使用,进而解决这个悖论。蓄意隐喻通过比较进行语义加工,而非蓄意隐喻则通过范畴化进行加工。本文介绍了蓄意隐喻理论及其相关批评,并通过实例分析,演示了三维隐喻模型在话语分析中的具体操作及作用。
关键词:蓄意隐喻;非蓄意隐喻;三维模型;话语分析
英语硕士学位论文中对比标记语的语义偏误及人际互动功能研究
陈明 周惠 刘永兵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
摘要:本研究基于对比关系语义参数,探究英语硕士学位论文中对照、让步、更正标记语的总体分布和语义偏误;从对立观点合理性、正面观点凸显度、对话空间开闭度、对话互动关系维度,考察对比标记语的人际互动功能。与专家语篇的对比分析显示:硕士语篇过少使用对照、让步和更正标记语,体现出标记语使用意识不足;硕士语篇对比标记语违反同一辖域对比项互斥、对比项数目对应、预期违背关系、命题有效性等语义参数;硕士语篇少用实现人际互动的对照和让步标记语,所用部分标记语未达成有效对话,说明硕士作者的学科知识评价能力欠缺、语篇协商性不足、读者意识薄弱。上述发现可为二语学术写作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硕士学位论文;对比标记语;语义偏误;人际互动功能;二语学术写作
综合读写测试任务的认知效度探究——来自写作策略运用机制的证据
潘茹君 王佶旻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院,北京 100083)
摘要:本研究以193名英语专业学习者为对象,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索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中综合读写任务的策略运用机制,为该类写作测试收集认知效度证据。经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写作过程中运用的4个策略:话语生成、源文本使用、计划、评估,基于此结果建立策略运用机制与成绩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经链式中介效应检验,最终搭建的模型能够形成5条有效的效应链。在有效路径中,认知策略,即话语生成和源文本使用策略对写作成绩起主导作用。元认知策略,即计划和评估通过认知策略对写作成绩产生间接作用。研究揭示写作过程中的策略运用机制,证明综合读写写作测试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写作者的资源获取和信息加工过程,是一种有效的二语写作测试方式。
关键词:综合读写测试;认知效度;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专业四级考试
鸠摩罗什之偈的译学史意义疏解
蔡新乐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深圳 518060)
摘要:鸠摩罗什之偈关乎翻译和交流的可能性及其条件,应与“嚼饭与人”结合起来理解,才能完整把握他的翻译思想,因为二者本就出自同一段文字,但后人的论述却常有断章取义之嫌。本文通过疏解显示,什公对“心”和“明德”的重视,观点与儒家思想相契。
关键词:鸠摩罗什;偈;翻译;翻译思想史
翻译规范本源性概念的中国诠释
喻旭东1,2 傅敬民1
(1.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444;
2.无锡太湖学院外国语学院,无锡 214000)
摘要:描述翻译规范概念于21世纪初引人中国,截至目前在国内的应用与研究大抵还是以西方的翻译规范理论为基石,缺少用中国思维对翻译规范的诠释。中国哲学中的象思维可以弥补西方翻译规范研究中本源性概念界定不清的问题,为翻译规范研究带来“天人合一”的整体视野和生命视角。本文基于西方翻译规范研究已有成果,以“道象互为”的中国象思维认识构式为指导,对翻译规范的本质属性进行探讨,尝试厘清翻译规范的整体内涵。文章提出翻译规范在形而上层面体现为翻译之道,在形而下层面体现为翻译之象。研究旨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象互是”“道象互释”和“道象互施”翻译规范本源性概念体系,以深化对翻译规范的认识,为翻译实践、翻译教学和翻译批评活动提供一个可资利用的概念工具。
关键词:翻译规范;中国思维;象思维;道象互为
《棋王》走向英语世界的历程——隐性进程的损伤与“寻根”的变异
高佳艳
(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北京 100091)
摘要:“隐性进程”是情节发展背后与其并行的叙事暗流,文学翻译中识别和翻译隐性进程有助于译语的专业文学读者全面深人把握作品丰富的主题内涵和审美价值。诞生于80年代初期的“寻根文学”被认为是中国当代小说开始“走向世界”的示志,而被视为寻根文学代表作的《棋王》通过双重叙事进程表达了复杂的“寻根”主题。本文将从文学专业读者视阈出发考察《棋王》在走向英语世界的历程中,其双重叙事进程如何受到损伤,隐性进程如何被弱化甚至遮蔽,内涵丰富的“寻根”主题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并说明翻译和国内外文学批评如何会共同造成“寻根”主题的损失和变异。
关键词:寻根;隐性进程;文学翻译;文学批评;文学叙事
译者行为研究的人本性
周领顺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127)
摘要:译者行为研究具有人本性研究属性和相应的研究特征,它要求以动态的研究视域对以译者为核心的翻译活动进行全面、客观和科学的解释。为此,本文讨论了译者行为研究的新发展、译者行为研究的人本性及其动态研究特征、译者行为研究对于翻译现象的解释力以及人本性译者行为研究案例分析。希望本文对相关研究有所启发。
关键词:译者行为研究;人本性;动态研究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的艾约瑟《辨学启蒙》换例译法研究”——兼与严复《名学浅说》对比
梅晓娟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 241002)
摘要:本文从译者行为批评的译者角色化视角,分析艾约瑟的西学传播者角色对《辨学启蒙》换例译法的影响,透译者的身份和角色是如何决定译者行为的。与严复同底本译著《名学浅说》的对比显示,艾约瑟翻译旨在传播西学,换用新例时尽力保持对原例的求真度;严复重视译本的思想启蒙作用,新例的务实度更高。
关键词:译者行为批评;角色化;艾约瑟;《辨学启蒙》;换例
翻译的时代镜像:清末民初汉学家邓罗的译者行为研究
李鹏辉1 高明乐2
(1.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 110136;
2.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北京 100083)
摘要:本文从翻译外与翻译内两个层面考察英国人邓罗的译者行为,结合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从他的中国小兑观和官员学者的双重身份揭示其译介《三国演义》的深层动机。通过将邓罗于1888-1892年发表在《中国评论》上《三国演义》的片段译文与1925年全译文对比,研究发现,译文由编译、改写、阐释的归化方式逐渐转变为贴近源语意义与风格的异化方式。在汉学与翻译史勃兴的今天,考察清末民初时期的译者行为是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译者行为;海外汉学;邓罗;《三国演义》
从《松岛》探析波施曼笔下的墨菲效应与心理演绎
庞好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 510420)
摘要:《松岛》是2019年布克国际文学奖短名单人选小说。该小说从人物的基本焦虑、爱恨交织、自卑与自负等方面展现了墨菲效应与人物心理演绎的内在关联,揭示了现代人与社会冲突所产生的心理危机和生存窘境。波施曼从工作焦虑、学业焦虑和情感焦虑的角度描写了现代人的基本焦虑,即把对社会的基本敌意泛化到一切人,甚至整个世界,从而感到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是潜在的危险。她还从夫妻关系、父母关系、恋人关系和朋友关系的爱恨交织心理揭示了墨菲效应对人际关系的重大影响。在这部小说里,三“自”心结的交织和交替出现往往使个体生成自负心理,而自负心理认知上的偏激和情感上的过分敏感又导致了固执己见、自命清高或自我贬低的负向心理情结。
关键词:《松岛》;波施曼;墨菲效应;心理演绎
战争与记忆:村田喜代子《伊丽莎白的朋友》中的历史书写
陈世华 柳田田
(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江苏南京 211816)
摘要:《伊丽莎白的朋友》是当代日本作家村田喜代子以日本侵华战争记忆为主题创作的小说。作品以亲历战争一代老人在摧患认知症后的现实与梦境时空转换方式,揭开日本侵略战争的历史真相,以室的隐喻暗讽天从极权到象征的权力衰落,以年轻一代对战争历史的无知形象传达在当代日本右倾民族主义裹挟下,对战争教训如何传承的担忧。村田喜子以小说的形式书写历史,是战后一代作家在文本与历史中探寻真相的尝试,也是其作为小说家的隐性政治介人、社会责任感及历史使命感的体现。
关键词:《伊丽莎白的朋友》;村田喜代子;历史书写;战争记忆
《夏洛克是我的名字》中的身份焦虑与伦理混乱
袁英哲 田俊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191)
摘要:作为书写当代英国犹太群体生存困境的行家里手,雅各布森在其改编的新作《夏洛克是我的名字》中刻画了犹太人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的身份焦虑和伦理混乱。通过引入文学伦理学批评,本文着力考察书中斯特鲁洛维奇和夏洛克面临的认同困惑与身份焦虑,并在此基础上深人分析他们陷人身份危机与伦理混乱的真正缘由,探讨其在族裔与公民、自我与他者、传统与现代等对立冲突中做出的伦理思考和伦理选择,揭示雅各布森在喜剧帘幕之下精心编制的伦理之帷。
关键词:霍华德.雅各布森;《夏洛克是我的名字》;犹太人;身份危机;伦理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