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北农信不良风险防控“全方略”


文/朱思爽 湖北省联社风险总监 

   刘维伟 湖北省联社合规与风险管理部



不良资产处置和风险防控工作非一时之事、非一方之事,如何切实将工作做精做实?湖北农信精心实施“定力+合力+活力+效力+动力”的“五力”战略



指导和支持农商银行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农信机构省级联社履行行业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2017年以来,湖北省联社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精心搭建“大平台+小法人”风险管理平台,确保全省农商银行资产质量优良,真正守住了不出现高风险机构、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截至2019年年末,湖北全省农商银行各项主要风险监管指标表现良好,全部76家农商银行2018年度监管评级均在三级以上,其中,二级18家、占比达23.7%。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湖北农信面临支持地方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和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双重压力。湖北省联社一以贯之地增强风控定力、凝聚化险合力、激发机制活力、提升清收效力、培育发展动力,力争保持全省农商银行资产质量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的良好局面。


增强风控定力:坚持三大目标和三条底线


三大目标:真实反映、真实化解、经得起检查。坚持真实反映风险是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的前提。湖北省联社严格落实监管部门风险分类要求,全面、真实、准确反映贷款质量,确保所有与资产质量有关的报表都与1104监管报表口径一致,任何时候、任何系统、所有数据都不出现差异。


真实化解风险,扎实稳定资产质量。在不良贷款处置过程中,涉及借款主体、贷款金额、期限、利率、还款计划及抵质押和担保条件变更的,要求及时重新签订借款(担保)合同和补充协议、追加抵质押物、增加连带责任保证人,固化风险化解措施,确保合同和档案材料一致无误,切实降低信贷风险。


经得起检查,确保合规合法。所有风险处置化解措施以公开、阳光、透明、合规、无利益输送为前提,确保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以及监管和审计部门的检查。


三条底线:不出现高风险机构、不良贷款率控制在5%以下、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作为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农村金融主力军,湖北农信明确全省农商银行决不能出现不良贷款异常、监管评级恶化情形,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监管部门关于防控金融风险的系列精神及要求,加大存量不良贷款处置和增量贷款风险防控力度,确保监管评级结果不出现三级以下的高风险机构,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稳定。


不良贷款率控制在5%以下,既是监管要求,更是全省农商银行良性稳健发展的现实需要。不良贷款处置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抓住有限时间、集中所有力量、想尽一切办法、穷尽一切措施,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多措并举、强力压降,确保不良贷款率严格控制在5%以下。


弄虚作假就是最大的风险。全系统明确,要结合每笔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风险特征和处置难点,认真分析研究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处置化解方案,实现不良精准拆弹、风险真实化解。具体要做到“六个一致、两个不减”:报表一致、合同和档案材料一致、抵质押担保一致、相关责任人责任一致、信贷稳定增长配套一致、借款人基本面持续改善的经营状况配套一致;银行当期及未来权益不减、银行当期及未来利润不减。


凝聚化险合力:争取三方支持


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湖北省联社向湖北省政府专题报告了全省农商银行贷款风险情况和处置化解具体措施,省政府将农商银行贷款风险处置工作纳入“三大攻坚战”工作统筹安排。省联社向全省76家农商银行所在市县党委、政府一一致函,省联社领导逐一拜访当地党政领导,共同商讨当地农商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和风险化解举措。督促辖内农商银行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在加强属地责任落实、不良资产二次置换、土地收储、确权办证、政府背景担保公司代偿、打击逃废债、接收抵债资产税收优惠、财政资金存放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近三年来,各地政府累计帮助农商银行处置化解不良贷款46.38亿元。


争取政法部门支持。湖北省联社积极协调争取省委政法委支持,向省委政法委提交了100户重点欠贷客户名单。省委政法委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全省农商银行不良贷款清收处置联络处,印发《关于服务“三大攻坚战”支持农商行化解金融风险的通知》,各级政法部门加大执行力度、开展联合行动,全力支持农商银行做好贷款风险处置化解工作。各地公、检、法部门联合办案,依法持续加大司法打击力度,加快落实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制度,对可能涉黑涉恶等问题纳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清收环境。2019年,全省农商银行联合政法部门开展专项行动170余次、拘留老赖800多人、公开失信人名单2000多人,帮助收回不良贷款19.58亿元。


争取监管部门支持。湖北省联社督促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在贷款风险处置化解工作中积极向监管部门汇报,进行沟通协商。湖北银保监局、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积极向湖北省政府报告农商银行的风险状况,向风险相对突出机构所在市县政府发函,提请出台专项政策、改善信用环境。截至2019年年末,全系统累计通过监管部门组建债委会66个、涉及不良贷款39.6亿元。

激发机制活力:落实七轮驱动


印发“一系列文件”。2018年,湖北省联社全面总结辖内农商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典型案例,对续贷、重组、追偿、处置等四大类、二十种不良贷款处置方法和无还本续贷、存量客户再融资等新型手段的使用条件、政策、方法进行了规范,组织编印《风险贷款清收处置实战指南》,下发农商银行领导班子和风控、信贷从业人员,人手一本,有效提升基层风险处置工作专业能力。


成立“两个专家委员会”。成立大额贷款风险评估和不良贷款处置评估专家委员会,优化大额贷款风险评估和不良贷款处置评估工作,帮助农商银行提升信贷风险识别能力,防范存量不良贷款处置风险。两年来,专家委员会累计对76笔、125.4亿元大额贷款进行了风险评估,对178笔、47亿元不良贷款进行了处置评估。


建立“三级责任机制”。对信贷风险较为突出的农商银行,成立省、市、县三级工作专班,由省联社领导带队,驻点督办指导市县农商银行开展风险处置化解工作,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集中办公、集中决策,做到精准施策、强力化解。


制定“四项制度”。制定实施贷款风险季度通报、现场督办、省联社部门挂点帮扶、“三长”约谈等四项制度。对重点农商银行定点帮扶,按月对农商银行风险化解和资产质量反映情况进行通报、考核,考核结果与农商银行班子成员及省联社机关20个部门全体员工的薪酬和个人晋升挂钩。全省农商银行班子成员中,共有2120人次被扣减绩效工资共计262万元。省联社机关全体员工中,共有890人次被扣减绩效工资。


认定“五个责任”。组织开展信贷大检查,查清每笔贷款,特别是大额贷款风险的形成原因和时间节点,对表内外单户1000万元及以上贷款进行审计,认定首次放贷、收回再贷、借新还旧或展期、形成风险、清收化解等环节的五个责任人,严肃查处信贷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确保责任到人、工作到位,落实尽职免责、失职追责制度,调动清收处置积极性,提升信贷风险管控水平。目前,全系统累计对1610户、3868笔、422.9亿元贷款进行了“五个责任”认定及处理,涉及责任人5381人。


做到“六个明确”。明确农商银行风险防范和处置过程中,当地党委和政府、政法机关、借款客户、农商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省联社帮扶部门等六方面的防控责任、任务清单、处置措施,通过压实责任增强风控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实施“七个进系统”。防控风险,科技先行。自2017年起,湖北省联社将贷款业务中涉及的客户信息、征信信息、信贷制度、信贷产品、信贷角色、审管行为、信贷责任等七方面信息嵌入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对信息内容和质量设定刚性规则,实现贷后管理和收贷收息智能化、自动化,有效规避贷款业务各环节人为干预造成的操作风险,用科技力量为资产管理戴上“紧箍咒”,从源头控制新增风险。该项目在农信银中心主办的首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科技创新优秀案例评选中获评“十佳应用创新案例奖”。


提升清收效力:开展四大专项行动


理念是指南,机制是保障,行动是手段。湖北省联社每年针对处置机制的健全完善和重点攻坚风险领域开展专项行动,明确当年度不良处置工作的具体行动目标、处置措施和考核标准,让清收和风控工作有的放矢。


2017年:“金秋大清收”行动。突出重点机构、重点大户、重点行业、重点类型等清收重点,实施现金清收化解、帮扶共济化解、续贷重组、争取政府支持化解、以物抵债化解、债权转让化解、追索保证化解、创利核销化解、依法清收化解、创新机制化解等“十个一批”措施,层层压实责任、严格考核督办,实现了不良贷款“额率双降”成效,累计清收处置逾期90天以上贷款105亿元,不良贷款占比下降0.91个百分点。


2018年:“金秋不良贷款(欠息贷款)大清收”行动。通过扎实开展“七个一批”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六个明确”具体要求、贷款管理“五个责任”、风险贷款“四项制度”,稳妥推进“三个重点”考核体系,统筹兼顾“两个抓手”控新降旧、不断完善信贷治理“一个根本”等措施,狠抓到期贷款和欠息贷款,当年到期贷款收回率和利息收回率分别提高1.15%、0.65%。


2019年:“打赢逾期欠息贷款清收突围战”行动。全面开展重点机构包片督办,通过合理匹配贷款期限、合理调整贷款利率、增加抵质押物、增加保证责任人等方式,大力清收逾期、欠息贷款,加强到、逾期贷款管理,盘活存量风险、严控新增风险。截至2019年年末,在真实反映、报表一致前提下,本息逾期90天以上贷款较年初减少203亿元,占比下降5.3%。


2020年:“疫情风险阻击战”行动。湖北省联社严格按照各级监管部门部署,指导辖内农商银行通过保全展期、挂息缓收等方式对受疫情影响客户实行延期还本付息安排,统筹做好支持疫情防控、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相关工作。截至2月末,全系统不良贷款较元月仅上升0.1个百分点,全省农商银行秩序平稳、发展稳健,守住了资产质量优良、不出现高风险机构、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培育发展动力:五转一革命


战略风险是信贷风险中最大的风险。湖北省联社针对过去部分农商银行大额贷款集中、信贷结构失衡现象,及时提出“信贷五个转变”:由服务少数客户向服务更多客户转变、由发放大额贷款向发放小额贷款转变、由服务多个行业向服务特定行业转变、由全生命周期贷款向最恰当阶段贷款转变、由少数人营销贷款向更多员工营销贷款转变。以理念转变促进信贷业务转型,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将微贷作为湖北农信信贷转型的主要抓手,在全省农商银行掀起“微贷革命”,及时引进微贷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创新推广经营类微贷、消费类微贷、“银税互动”类微贷、线上类微贷等四类模式,研发“车主e贷”“农商税e贷”等30款通用微贷产品和74款区域微贷产品,构建了具有湖北特色的微贷体系。同时,加快微贷“触网”,逐步把微贷产品向线上迁移,运用大数据技术辅助微贷调查、审批和客户管理,提高办贷效率,前移风控关口。


通过提高微贷地位、制定微贷目标、创新微贷模式、优化微贷机制、充实微贷队伍、重用微贷高管、建设微贷文化,全省农商银行掀起了一场“微贷革命”:“革部分同志忘记初心、偏离主业的命;革少数高管以贷谋私、利益输送的命;革部分信贷人员懒惰、清闲、等客上门的命;革部分贷款大户只借不还、靠逃废金融债务发财的命;革部分机构只贷不收、效益低下、经营亏损但薪酬只能涨不能降的命”。让微贷切实由“备胎”转为“主业”,通过信贷业务整体和结构的优化,从根本上改善信贷资产质量。


经过几年的努力,全系统“五转一革命”成效显著,实现了业务发展量质提升的四个可喜局面。一是优化了贷款结构,单户500万元以下贷款占比由31.93%提高到44.48%;二是防控了信贷风险,当年到期贷款收回率保持在99%以上,微贷不良率仅为0.18%;三是锤炼了信贷队伍,一线信贷营销人员由7000多人增加到16000多人,占在岗员工的50%以上;四是重塑了信贷文化,信贷营销由“坐商”向“行商”转变,信贷投向由“垒大户”“傍大款”向“做小、做散”转变,管贷手段从“唯抵押论”向第一还款来源至上、交叉检验、分期还款等技术管贷方式转变。全省农商银行在责任银行、合规银行、智慧银行“三大银行”建设中屡创佳绩,多次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评为“突出贡献单位”。



(本文选自2020年《中国农村金融》第9期封面专题




责编:龚  雪

责审:王  汉

供图:摄图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