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领导”突然加好友、邀请你加入群聊,要警惕!

关注-> 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2023-03-29


点击蓝字关注了解更多农金资讯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WorldConsumer Rights Day



“你好,我是XX书记/校长/…”
突然的好友请求
是顶着领导头像的陌生微信、QQ
说有急事需要帮忙

你以为这是和“领导”
拉近距离的好机会
其实这位“领导”只想把你当提款机

冒充领导/老板诈骗
冒充的手段在不断更新
但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
找借口让你转钱

(图片来源于成都高新公安分局)


近日,当湖街道某诊室的财务上班时发现邮箱内有一封新邮件,点开后发现邮件是以老板的名义发来的,让他添加一QQ群。

财务没有多想,添加了该群,发现群内4人的名字都是公司里的人,其中2人还是老板,便以为这是公司的员工群。

在他告诉对方公司账户的余额后,“老板”直接给了他一个银行账号让他转钱,他也照做了。直到事后,该财务向老板和同事确认时,才发现根本没有这件事情。





“扫码就能办,这是定点消费贷!你自己是办不了的,绝对安全放心!”
0.1元体验植发,你好奇吗?
首单优惠、意向金减半、无首付贷款植发,你心动吗?
突然的天上掉馅儿饼
你要小心了
对方可能是骗子
低价只是“幌子”
最终目的只是引你办理“套路贷”



近期,有媒体记者探访某打出低价植发广告的植发机构,在记者等候整整3个小时后,被带进了主任办公室,所谓的0.1元体验植发最终竟被忽悠2万8,在该记者提出要回家考虑之际,首单优惠、意向金减半各种“诱人的噱头”挨个出现,“医护人员”还建议她办理贷款,但在“安利”贷款植发的整个过程中,对于贷款可能产生的利息问题却避而不谈,并且声称此种贷款安全便捷……





提供养老床位提前居住权还能有高额利息分红
投资“养老项目”能获得高额回报

“以房养老”还能每月坐享高息收益……
统统是骗局!

(图片来源:涪城检察)


近期,某地某老年公寓承诺老年人预存3万元可获得一张床位,床位费9折;存11万享受优先居住权,床位费7折,并能得到一张“永久居住证”;对于无入住需求的,该机构称会有一份分红型的养老产品,每年返还一定比例福利金,且合同到期后本金将如数返还。

深圳市民政局联合深圳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风险提示,老年人进行投资之前一定要跟家属商量,切勿轻信他人,保护好自己的养老钱。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



对此,小编温馨提醒大家:

骗子套路多又深
    行事还需再谨慎!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陷阱



1、账户密码安全

密码作为账户安全的常用保护工具之一,极易被犯罪分子窥探,所以为保障个人金融账户安全,不要使用生日或简单密码进行登录,定期修改密码和支付密码,支付密码不要和银行APP或网站登录密码使用同样的密码,不要随意点击短信链接,不要随意填写银行账号,不要泄露验证码给别人。

2、谨防钓鱼诈骗

曾有多位客户收到不法分子群发短信,短信打着“农村信合”的名号,以预留信息过期、手机银行失效等理由,诱骗客户点击链接填写账户信息,同时截取客户账户信息、验证码,从而盗取资金。

3、非法集资与高利贷

以某某国家大项目为幌子,以高额收益为诱饵,诱导消费者出钱投资的一种“庞氏骗局”。投资初期,投资者收到起初承诺的收益,但不久收益断流,其实是非法集资者将新受害者的人投资挪用给了前受害人作为收益,一旦链条断裂,非法集资者就会跑路。通过对借贷人的威逼利诱,贷款人向借贷方索要不合理的利息或者抵押,甚至用强迫、勒索等手段迫使借贷人接受贷款利息条件。

4、互联网理财乱象

某APP上赫然写着百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几百的高额收益率,消费者只知道是一种理财产品,但对理财渠道、理财性质没有了解清楚,APP上也只用很隐晦的手段标注产品说明,甚至不作标注,以至于消费者错把股票型基金当成保本高息的理财产品。

5、证券欺诈

通过非法采集客户数据信息,对潜在股票散户进行所谓“荐股”,利用微信群、QQ群等互联网场景,夸大宣传、蛊惑、哄抬收益,从而造成投资人投资受损。

6、个人信息泄露

老人记忆力不好,将自己的银行密码泄露给了自己的孙子,结果小朋友利用老人密码乱消费、乱打赏造成损失;在未经客户的允许下,银行将客户流水信息或电话等注册信息随意透露给别人。

7、预付费

商业教育培训机构、健身房以及其他服务主体,利用办会员或所谓让利优惠,诱导消费者一次性购买超量服务,但事后破产停业或直接跑路,拒绝兑现预支服务。

8、套路贷

不法分子借美容机构招聘为由,诱骗应聘者可贷款美容,事后公司报销。等应聘者贷款后,不法分子取消招聘跑路。

9、代理退保

不法分子打着可全额退保的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减保、退保,并推荐保险产品。期间,不法分子套取消费者个人敏感信息,用于冒充消费者向保险公司提出修改保单电话和银行卡信息;或者诱导消费者对保险公司销售人员进行诱骗式回复,进行虚假取证;甚至伪造聊天记录、捏造歪曲保险机构违规,怂恿客户退款,阻断消费者与保险公司联系,从中骗取客户支付高额费用。

10、大数据杀熟

借大数据对客户行为和消费习惯进行分析,从而对产品价格与客户质量相“匹配”,优质客户相比一般客户,将在购买同样产品的过程中付出更多的金钱,而自己却浑然不知。

最后,为大家献上诸暨农商银行防诈骗快板




猜你喜欢

1.大手笔!一上市农商行董事长“自掏腰包”增持股票200万元
2.以净资产-2055.16亿元谢幕!包商银行给中小银行带来哪些警醒?



责编:王  玺、杨海洋

责校:李金津

责审:王文珠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