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钟园: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安徽农信的奋楫与瞭望

王文珠 郭涵 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2023-03-28

农金眼

农信机构如何顺应新形势,焕发新生机?钟园认为,农信系统要用足“政策红利”,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要坚持独特优势和“线下”+“线上”两条腿走路;要积蓄“发展胜势”,全面推进乡村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奋楫者先,改革者强。

作为全国首个全面完成农商银行改制的省份,安徽农信在创新发展、改革转型等方面奋楫逐浪,在一次次市场搏击中走出了足够宽、足够长、足够快的增色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过去五年,安徽农信系统发放了全省85%的扶贫小额信贷,总资产突破1.6万亿元。回望往昔,安徽农信承压而上,在全国农信系统总资产排名跑赢安徽省在全国的GDP排名。瞭望征途,“三农”沃野生机勃发,新时期的安徽农信已枕戈待旦。

2021年,安徽省确定了8%的经济增长目标,目标增速比去年的3.9%增加了4.1个百分点,这一战略布局,必将为全省农商银行带来更大发展机遇。

时代变革已至,扎根地方数十载的农信机构如何顺应新形势,焕发新生机?近日,《中国农村金融》记者采访了安徽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钟园。

(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朱进元对话安徽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钟园)


1

用足“政策红利”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

“经过多年努力,安徽农信成为改革创新走在前列、支农支小位居主力军地位、承担社会责任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金融机构,全省农商银行人熟地熟、机制灵活、网点覆盖所有乡镇的独特优势是不变的,是该继续坚持的。”钟园对于自身核心竞争优势的笃定是发展的信心之源。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吃干榨尽’各项利好政策,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大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加快推进自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在钟园看来,安徽大力度推进扩大内需、自贸试验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实施,用乡村振兴统揽新阶段“三农”工作,为农商银行带来了弥足珍贵的政策性发展先机。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钟园认为,安徽农信目前正处于爬坡过坎的攻坚期、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和浴火重生的阵痛期,必须准确把握农商银行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切实强化机遇意识、风险意识,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又一次站在了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必须要有背水一战的勇气,下更大功夫攻难点、强弱项、补短板,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助推全系统实现更高质量、更好效益的发展。”

如何强弱项、补短板,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在钟园看来,农商银行要“线下”+“线上”两条腿走路,坚持融合式数字化转型战略:“无论如何转型,农商银行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县域、服务中小的宗旨不能变、不需变。与其他银行相比,农商银行通过‘扫村扫户’的调查手段,能够采集到更为详尽的非标准化客户信息,而这也正是线上无法替代线下之处。” 

钟园进一步阐述道,“全面的金融科技转型,不只是科技手段在金融业务上的应用,更重要的还是体制和机制的变革。农信机构受牌照等多重因素制约,难以在市场化、公司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但可以在组织、人才、投入等方面强化金融科技转型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快速、高效、创新、激励工作机制,有效推进产品研发、销售管理、渠道布局、数据驱动和风险管理等。二是强化人才保障。在“造血、输血、活血”等方面下功夫,培养一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三是强化科技保障。继续发挥“小银行、大平台”信息化建设优势,一方面持续加大科技资源投入;另一方面加强与国内外主流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积极探索引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金融科技应用。

2

积蓄“发展胜势”

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升级版


6月2日,安徽省联社与滁州市政府签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安徽省联社将指导滁州辖区农商银行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大力支持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和各类农村经营主体发展,“十四五”期间服务滁州的乡村振兴贷款余额提升到800亿元

“作为以支农支小为己任的地方金融机构,农商银行离农最近、与农最亲,在涉农、县域、小微三大领域的信贷投放都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以上,服务乡村振兴有很多文章可做。作为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的第一站,省联社将不断深化与滁州市的沟通联系,在产品创新、政策倾斜、机构设置等方面加大力度,立足金融服务、强化产业带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全力为滁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农金力量。”钟园如是说。

与滁州市政府的合作仅仅是安徽农信布局乡村振兴大棋局的一小步。对标时代和市场之变,农信机构要想守住传统“根据地”不丢失,持续不断的优化迭代必不可少。对此,安徽农信提出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升级版,下大力气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下一步,将以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为重点发展方向,进一步织牢织密农村金融服务网络,让乡村居民享受均等化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金融服务提质增效。”钟园表示。

钟园向记者披露的一组目标数据,清晰彰显了安徽农信服务升级的决心:

安徽农信提出,至2025年末,涉农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新增投放800亿元信贷资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新增投放1000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和1000亿元绿色生态农业贷款,加大粮油、生猪、种子等重点产业贷款投放力度,累计投放100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农户、社区居民和乡镇创业者。

在此过程中,信贷产品创新和“金农信e家”渠道建设,是安徽农信将存量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的“左右手”。

一方面,创新完善乡村振兴金融产品。设立“乡村振兴贷”,着力支持涉农项目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线推广“金农农e贷”,支持乡村居民生产经营和改善消费。进一步丰富“农耕贷”“惠农贷”“劝耕贷”等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产品线。累计投放100亿元“道德贷”,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契合乡村特点的集信贷融资、支付结算、财富管理等于一体的产品架构进一步形成。

另一方面,织牢织密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全力支持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全面推进整村授信,支持村集体“三资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金农信e家”建设。保持物理网点在镇,服务延伸到村,移动金融服务户户通,网格化管理全面推进。至2025年末,手机银行客户超过1500万户,累计建成“金农信e家”达10000家,整村授信工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3

培育“转型意识”

步入全国农信科技赋能第一方阵

走进安徽省联社科技大楼的信息技术中心,一张红色电子屏几乎铺满了整面墙,“安徽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几个大字赫然居中,信贷业务、省级中间业务等各项业务数据动态变换,辖内83家农商银行的实际头寸、存贷款余额一览无余,电子渠道实时交易监控、互联网安全态势清晰可辨……这便是安徽农商银行系统历时400余天、集中1000余人,于2018年10月正式上线投产的新机房一隅,内设114套系统。

“新机房2万多平米,参照国际标准建设,已经拿到了工信部等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的2020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称号,为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基础,”钟园告诉记者:“安徽常住人口6100多万人口,其中年龄在15岁至65岁的劳动适龄人口为4000多万,而目前全省农商银行的手机银行客户已接近1600万,这也意味着在劳动适龄人口中,基本上每十个安徽人中便有四个是我们的手机银行用户。”

如此来看,安徽农商银行系统无疑已步入全国农信科技赋能第一方阵。

在钟园看来,身处数字化银行时代,推动农商银行意识和观念方面的转型,是总结转型成功经验的重中之重。近几年,安徽省联社连续组织全系统农商行董事长、行长等高管举办金融科技培训班,同时建立“四个一”常态化推进机制,每年省联社党委听取一次专题汇报,每年出台一个发展指导意见,每年召开一次“双长”推进会,每年开展一次专项综合考评。钟园强调,“安徽省联社将持续加大对农商银行引导,特别是注重提升农商银行中层干部和基层员工的转型意识,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全员主动、全面推动’的良好局面”。

“金农e贷”便是在“转型意识”土壤中培育出的明星系列产品。“我们借助科技系统,综合自有数据、政府数据、另类数据,创新推出‘金农信e贷’,客户通过手机‘我要贷款’进入后,1分钟就能实现授信。”在亳州药都农商银行试点成功后,目前“金农信e贷”已在全省83家农商银行全面推广,授信额近1600亿元,用信超800亿元。 

在“金农信e贷”的基础上,安徽农商银行系统又推出了“金农商e贷”“金农企e贷”,授信额最高分别达300万元、1000万元,且为纯信用贷款。“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减轻了客户经理人均管户的压力。今年我们还将上线专门针对农户的信用贷款‘金农农e贷’,持续扩大‘e’系列品牌影响力,力争‘金农信e贷’新增授信300亿元,‘金农企e贷’‘金农商e贷’新增授信双超150亿元。”钟园透露。

手机银行3.0、“金农信e付”“金农信e贷”“金农信e家”、金农云数、云收单、云缴费……多点开花的电子银行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在引领农商银行业务结构调整、促进全系统业务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安徽农商银行系统已初步建成了“传统网点+金融服务室+流动银行+电子银行”的服务网络。

当前,安徽农信紧抓“场景金融”浪潮,积极构建开放化生态体系,整合资源、统筹运用,促进金融能力与外部生态互联互通,打造一批智慧街区、智慧菜市、智慧医院、智慧停车、智慧景区等细分应用,为客户提供无界、无感知、无限制的智能化金融服务。进一步探索5G技术在农商银行移动服务、智能网点、网点备份等场景的试点应用。

小岗村又搞大事情!安徽首家乡村振兴银行在小岗村开业

厉害了!安徽农信这份“高分答卷”你参与了吗?

责编:李金津;责校:王玺;责审:王文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