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优秀生”的底气:五年再造一个苏农 ——专访江苏苏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晓军

郭涵 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2023-03-28


农金眼

抢抓长三角发展红利,强势进军苏州城区,高管团队主动持股,提出“五年再造一个苏农银行”奋斗目标的苏州农商银行前景广阔、未来可期。这背后是全行上下重整行装、再燃激情,对敢闯敢试、争先率先奋斗底色的坚定传承


苏州,一座拥有2500余年建城史的历史名城;一座拥有35个工业大类、167个工业中类、491个工业小类的工业制造强市。古韵之美与制造之强和谐共融,让流传千年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当下仍能找到生动注解。深深扎根地方,江苏苏州农商银行一直表现出强劲发展活力。2001年全省农信系统第一家开办国际业务,2016年全国第4家A股上市农商银行,全国首家数字货币落地农商银行……“敢闯敢试、争先率先”一直是这家法人银行骨子里的基因。

苏州农商银行董事长徐晓军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入推进,苏州这一“中国最强地级市”的发展潜力进一步迸发。立足新环境,研判新形势,苏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晓军到任后提出“五年再造一个苏农银行”的发展目标,展现了强大的发展信心。这背后的底气从何而来?《中国农村金融》对话徐晓军,探寻苏州农商银行直面挑战、勇毅笃行的战略构想和底层逻辑。

01

五年再造

“想实现就能实现”

2010年,原东吴农商银行变更为苏州银行,退出农商系统改为城商行;2012年吴江撤县设区,融入苏州城区;2019年原吴江农商银行更名苏州农商银行。苏州城区这个广阔的农村金融市场呈现在年轻的苏州农商银行面前。

苏州农商银行总行新大楼

“这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市场,是苏州农商银行独有的优势,必将是全行后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我们要提高站位,以更大格局谋划和开拓市场,真正成为苏州人民自己的银行。”基于对未来广阔市场空间的判断,徐晓军大胆提出了力争“五年再造一个苏农银行”的重要战略目标。“当前银行业竞争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必须要树立危机意识,切实提升发展速度,才能保持队形不掉队。”徐晓军语气坚定。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发展从来都是干出来的,不是等来的。提出了奋斗目标,全行才有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我们立足客观实际提出奋斗目标,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根本上激发全行‘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作为一家千亿规模农商银行的掌舵人,徐晓军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重大战略目标的提出,并非局限于对经营指标和规模数字的追求,更在于对员工精神面貌、企业形象和机构发展质量的良好愿景。

但同时徐晓军也坦言,“进军苏州城区,对于更名不久的苏州农商银行而言也意味着要在新市场‘从零开始’,需要勇敢直面挑战。”那么具体如何从零开始?“强势巩固大本营,相互补位拓市场。”徐晓军下一步的行军计划实干成色十足。

“吴江是苏州农商银行的‘根据地’‘发源地’。经过多年深耕,我们已经在这里实现了充分竞争,全行连续多年保持区域内存款市场份额第一,这是未来要继续保持的绝对优势。”在徐晓军看来,吴江区是苏州农商银行必须守牢、守好的“大本营”。

苏州农商银行对吴江“根据地”的精耕细作,在特殊的2020年体现的更为清晰。疫情发生后,全行第一时间拿出专项资金,开通绿色通道,推进减费让利和弹性还款,推动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与企业同舟共济,对客户倾情帮扶,紧密的银企关系也让农商银行收获了发展红利。2020年,全行总资产、存款、贷款三项规模指标首次实现当年增量同时超100亿元。

2021年,聚焦主责主业、打磨农金服务之路仍在继续向前,中小企业培育和回归计划、“党建共建助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行动全面启动仅半年,苏州农商银行就交出了一份“夺目”的成绩单。截至6月末,共计培育回归中小微客户1587户,客户群体有效壮大;完成吴江地区全部229个行政村、15.57万户农户、53.97万人的建档工作,共计授信8亿元。

“而对于苏州城区这一新市场,我们目前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就很小了。下一步全行要激流勇进,坚持错位竞争,构建差异化发展格局。”徐晓军表示。目前苏州农商银行在吴江区以外的苏州城区设立21家支行,填补了当地农金服务的空白,也延伸了自身发展触角。徐晓军透露,在情况允许条件下,将进一步增加网点,争取早日在高新区、吴中区、相城区等地均建立与吴江区一样完整的网格化网点布局。自2020年四季度以来,全行精选一批后备人才,充实到苏州城区拓展业务,并给苏州城区所有二级支行放开业务权限、配套多项特殊政策,全力支持苏州城区重点突破行动。“这将使得农商银行发展的根基更深,步伐更稳,质量更高,速度也更快。”徐晓军认为。

计划已至,目标必达。2021年,苏州农商银行对城区网点的存贷款规模均提出“倍增计划”,目标年内新增存、贷款各约60亿元。

02

达标底气

“争当全国制造业贷款占比第一行”

地处苏州这个中国最强制造业城市,辖内纯粹的农业一产业态规模占比不足2%,要做好这里的农商银行,苏州农商银行的经营策略在足够“接地气”之外,还需更加“有灵气”。

苏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走访企业

对于进军苏州城区市场,徐晓军深知这其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加之近年来应对大行下沉,竞争压力非常大。“我们要坚持补位发展,错位竞争。确定的战略不能改变,目标定位要绝对清晰。”徐晓军喜欢用简单朴实的语言回答问题。大道至简,这是这位在农信事业中打拼二十余年的农商掌舵人的笃定和自信。“精耕零售”,是他为苏州农商银行进军苏州城区确定的核心路线。近年来,全行零售银行转型成果日益显现,过去两三年内零售贷款占比已经“翻两番”,对此,徐晓军提出,“下一阶段全行理想的零售业务占比要提高到40%以上。”

将民营和小微企业列为主攻方向,苏州农商银行提出做“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管家”目标。在徐晓军看来,首先,农商银行几十年来和这类市场主体风雨同舟,已经成为牢固的命运共同体,支持此类企业是农商银行的本色;其次,农商银行拥有网格化网点布局,人熟、地熟、情况熟,服务经验和资源的积累是农商银行的天然优势;第三,农商银行将此类企业的信贷服务覆盖面和获得率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对于抓取“首贷”客户给予了更强的考核导向。

在这一方向下,全行在重点工作部署、考核导向、获客理念等方面进行了配套调整。同时,配合地方企业客户的实际需求,在资金业务领域,形成了同业、票据、资管、投行等较为完善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具备与公司、零售业务联动协同作战的能力。立足区位优势,“苏州农商银行要努力成为苏州,甚至全国范围内的制造业贷款占比第一行。”徐晓军微笑着提出了这个响亮的发展目标。

此前数字货币试点落地,苏州农商银行成为全国首家落地数字货币的农商银行。此外,苏州农商银行是全省首家设立科创金融中心的农商银行,于2020年斩获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大赛两项大奖,全行的数字化转型工作也走在江苏农信系统的前列。可以说,手握沉甸甸成绩单的苏州农商银行是农商科创赛道上的“领跑者”。

而对于行业内多年的热点——数字化转型,作为农商银行一把手的徐晓军理念清晰。“数字化转型对于农商银行而言,不是想不想做的附加题,而是必须做好的必答题。这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思维问题’,或者说是‘认知问题’,要进一步明确转型是以什么为中心。”徐晓军认为,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必须要明确以业务为中心,即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推动业务发展。在这当中,应该坚持“凡是系统能做的绝不要人工做,凡是线上能做的绝不要线下做,凡是集中能做的绝不要分散做”,不断加快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精准营销能力。

他为记者举例,苏州农商银行创新建设的“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项目,通过将不动产抵押登记由“窗口办”变为“掌上办”,实现从贷款申请到抵押登记、发放贷款全流程无纸化、不见面,最短只需30分钟办结。以更加便捷的服务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难题,让急需融资的客户真正实现快速融资。

03

苏农之魂

“永远不要轻视人的力量”

“员工是企业的根本”,这是徐晓军在采访中多次提到的观点。从事高管岗位多年,他认为,“作为农商银行的董事长,就是要把员工管好,把队伍带好,把实体经济服务好。”在他看来,农商银行做小微、做“三农”,专注长尾客群,这是一份富有情怀的事业,作为管理者,“对事业的追求理应超过对金钱的追求”。

苏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走访蟹农

因此,如何增强每一名员工的幸福感,让全体员工增厚事业心、增强凝聚力,是徐晓军认真放在心上的事。在“五年再造一个苏农银行”的奋斗目标下,他提出“争取成为走在行业前列的标杆银行、社会倍加认可的价值银行、员工更多获得的幸福银行”的美好愿景。

如何让员工收获更多“幸福感”?从通勤时间,到每日早餐,再到薪酬福利,这位初见时给人内敛少言印象的董事长有很多暖心设计,点滴细节,就是为了让员工的权益主张有明确机制保障,让员工切身需求得以满足,让全行上下拧成一股绳。

要成长:畅通员工成长渠道。徐晓军着力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按照分层分类原则,建立标准化、模板化、体系化的培训实施流程,打造常态化培训机制,加强青年骨干人才培育。建立人才选拔机制,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原则,建立多层次后备干部队伍,建立集选拔、考察、追踪于一体的干部管理机制。

要幸福:提升员工幸福指数。“我一直倡导‘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理念,在上任后推出了‘归乡工程’。争取让超过90%的员工上下班时间在45分钟以内,努力保证员工工作获得、家庭和谐、生活美满有机统一。”同时,苏州农商银行每年度开展健康讲座、运动培训,策划组织全员职工运动会,常态化开展员工沙龙、兴趣小组等多样化文体活动,鼓励全行上下积极参加,保证员工在工作同时做好身心放松。徐晓军特别强调,“一定要全员参与,必须选择一个项目。到那一天,除了值班人员,全部都是运动员,还要让员工家属也参与进来,增强员工家庭的凝聚力。这也能增强员工家属对于农商银行的认同感,激发他们自发帮助农商银行宣传业务。”记者笑称这是“一人在银行,全家在银行”,徐晓军笑着“纠正”,这是“一人在银行,全家都帮忙”。三字之差,流露出他为员工谋幸福,把员工当家人,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管理温情。

要保障:“我们要始终将普通职工、基层一线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优先考虑,关注员工保障感。”徐晓军提出。2020年,苏州农商银行重新修订了《员工薪酬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保障福利体系,让员工在工作中实现更多获得。徐晓军以苏州农商银行表现优异的科技开发和资金业务向记者举例,目前全行对于金融科技和金融市场两个部门的员工薪酬执行市场化管理,让真正对团队有高价值贡献的员工获得有明显差异感的更高薪酬。

此外,徐晓军到任之后,率领高管团队主动持股苏州农商银行,并提倡基层员工积极持股,彰显了他对于苏州农商银行发展前景的充分信心,也是他希望从更多渠道让农商员工受惠于企业发展的管理策略。

“通过改革举措,我们真正为员工着想,真正把爱传递给员工,让员工和企业成为命运共同体,自发为我们的事业奋斗。那么立足苏州这样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苏州农商银行未来一定大有可为。”徐晓军讲话语速不快,语调柔和,但其中传递的冲劲、韧劲和干劲清晰有力。

结束采访时,记者感叹苏州的城市魅力,徐晓军笑言,“你看看窗外就明白了,这里怎么可能不吸引人呢。”静谧美丽的东太湖在窗外舒展开来,滋养并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迁。时代的浪潮起起伏伏,从未停歇,苏州农商银行始终身处前端,乘风逐浪。进军的行囊已经打好,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苏州农商银行的灿烂未来同样令人神往。



社会招聘!江苏省联社喊你投简历了!

39条工作意见!江苏银保监局推动金融机构服务新发展格局出真招

编辑:王玺;审核:王文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