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你是男性大脑,还是女性大脑?双性化大脑最有优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神经现实 Author Sahakian etc.
但这些差异,可能部分要归结于社会规范与期望——我们顺从,是因为我们都想被人喜欢。例如,如果有人告诉一个女孩,表现强势是不礼貌,或不恰当的,那为了迎合这一说法,她可能会改变她的行为,如未来的职业选择。此外,女性青少年的家人,可能不会鼓励她们考虑危险但有价值的职业,如军人或警察。
然而,人其实比想象中更双性化,混合着刻板印象中独属于男性或者女性的性格特质。重要的是,这种“心理上的双性化”,长久以来都与一些特质联系在一起,例如,更好的认知灵活性(在不同的任务与思想之间切换的心理能力),社会能力和精神健康。举个例子,我们知道它们与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健康问题呈负相关,而与创造力呈正相关。
这种现象是如何与大脑联系起来的呢?行为上更加双性化的人,是不是在违背自己的生物学本质,做着大脑并未为之优化过的事情呢?长久以来,人们都不知道双性化的大脑是否存在。而我们发表在《大脑皮层》上的新研究表明,它真的存在,而且很普遍。
大脑中的性别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落在心理性别光谱中间的人,不管是大脑还是行为,都更加双性化呢?为验证这一猜想,我们用神经成像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创建了一个大脑特征的光谱。已有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度是不同的。我们使用这些连接度标记,来描述9620名参与者(4495名男性,5125名女性)的大脑特征。
我们发现,被试的大脑确实分布在整个光谱上,而不是仅仅处于两端。在一个样本子集中,大约有25%的大脑被识别为男性,25%为女性,还有50%分布在光谱“双性化”的区间上。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处于这个光谱中间位置,即同时表现出两性特征的参与者,相比处于两端的参与者,更少表现出精神健康症状(如抑郁与焦虑)。
这些研究结果支持我们的新假设——在神经成像学层面,“双性化”的大脑中确实存在,而且可能(就像心理上的双性化一样)与精神健康呈正相关。
为什么双性化对我们有利?
为学习新事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我们需要关注周围世界的能力。我们还必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及灵活利用各种生存策略的能力。这些技能,让我们能够迅速了解外部环境,决定最佳对策;能够帮助我们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培养快速恢复的能力。大脑双性化的人同时拥有这些技能,因而比其他人更有优势。
可这是为什么呢?一个涵盖了78个研究、大约20000名被试的荟萃分析表明,符合传统男性规范(例如从不依赖他人,将自己凌驾于女性之上)的男性,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现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包括抑郁、孤独和药物滥用。他们也更觉得孤立,更缺乏与他人的社会连接。试图让自己符合传统规范的女性也会付出代价。她们可能会因为某个行业被男性主导,或者要承担大部分繁琐的家务,而选择放弃梦想中的工作。不过,一个双性化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不会受性别规范的影响。
这并不意味着处于光谱两端的人就没希望了。大脑在某种程度上是可变、有可塑性的。双性化的大脑,很有可能是受了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以及两者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我们的研究表明,大脑双性化的程度,是会随人的一生变化的。
在将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理解,整个生命周期以及教育等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大脑双性化的。除此之外,我们需要避免极端的刻板印象,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均衡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能在学校、工作中更好地表现,并在一生中更加幸福。毕竟,我们已经知道,双性化的大脑有利于精神健康。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神经现实”,原文章标题为《男性化,女性化,你在性别光谱的哪端?》,转载时略有修改。
你可能还想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