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青年与乡村系列(二) |潘家恩:行知的可能——我的乡建二十年
当代大学生支农社团伴随着新世纪中国乡村建设事业走过了二十年,已成为乡村建设事业的人才源泉。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特别是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全社会对城乡可持续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大学生支农社团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在不断创新发展中彰显大学生的担当与责任,寻求多元的成长路径。为此,山西国仁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国仁乡建社企联盟联合推出“当代乡村建设之青年与乡村系列分享”活动,将邀请全国支农社团的老队员进行持续分享,全方位展现大学生支农社团的发展历史,呈现老支农队员丰富多元的成长轨迹,为当前支农社团的发展与创新提供历史的参照。
潘家恩现在为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乡村振兴联合智库特聘专家、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市梁漱溟研究会常务理事,《卢作孚研究》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重庆区域统筹。
在Cultural Studies、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台湾社会研究季刊》《二十一世纪》《开放时代》《人民日报》等处发表文章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中国乡村建设脉络机制研究”等项目,联合主编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中国乡村建设百年图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分享提纲
要让希望具有可行性
不要让绝望具有说服力
雷蒙•威廉斯,《希望的源泉》
2001年我担任“三农”社团负责人,同年认识温老师和何慧丽、刘老石、邱建生等同仁,并接触到晏阳初等乡建先贤,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这二十年刚好也是当代乡村建设二十年,更是中国巨变的二十年——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从“拥抱”全球化(2001年加入WTO)到这个寂静春天的全球性的“画地为牢”……
在此“非常时期”,结合二十年行知途中的点滴经历,与君做一分享!
一、为何说与怎样讲
行与知:王阳明(知行合一)、孙中山(行易知难)、陶行知(知易行难)……
可能性:
不要之后要什么?不是之后是什么?
例:2004年印度之行/世界社会论坛——另外一个世界是可能的,另外一个世界就在手中和脚下
从二十年到百千年:当代乡建,百年乡建,千年乡建……
乡建中的“我”:
乡建的个人面向:社会性(民间/草根),能动性(多样)、情感性(不忍与不甘)
每一部分以个体故事开始,情感在场
二、象牙塔与泥巴墙的穿梭
我这二十年:从小镇到首都,从京城到翟城,从乡村到香港,从香港到北碚
上半场: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京城与翟城
下半场:以乡建的精神改造“象牙塔”——乡建学术化,学术乡建化
例1:乡建研究、教学与传播
例2:文化研究的本土化与实践化——让广义乡建与文化研究相遇:组织“从返乡书写到书写返乡”系列讨论,指导学生研究“新工人”、“重庆棒棒”、“乡愁论述”、“李子柒现象”……
“塔—墙”之间的广阔地带(例子:瞿菊农的《大学教育与乡村建设》、印度国际大学的树下学校)
拒绝“不及物”(不行之知),也拒绝“反智”(不知之行)
左右开弓(横战):警惕浪漫化城市,也警惕浪漫化乡村
三、发现、发掘与发扬
发现农民(例:翟城农民摘辣椒的故事)——平视与脉络中的“农民”
发掘历史(例:口述乡建——双百老人:伊莎白、赵文媛;“哭”与“笑”:卢国模、赵义熙)——新的乡建史观(不同于“好人好事”、“成王败寇”、“就事论事”)
发扬“有道理的老道理”与“另类知识传统”(中、西)
百年乡建为何生生不息?乡建实践为何困难重重?乡建先贤为何永葆激情?
希望将乡村建设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经验的有机组成部分,既发掘“常见”乡建的“不常见”面向,也打捞“有实无名”及“没有乡建派的乡村建设”,同时将乡村建设与中国革命、乡村建设与国家建设结合起来,既呈现其多样性与群体性,也对其中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进行挖掘——二十世纪的百年中国,既存在着革命史和现代化史,也包括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不同层面的建设史;既充满着屈辱与无奈,也内在着自尊与自觉……
四、反抗“虚无”
在杨庆祥的《80后,怎么办?》中,“虚无感”与“失败感”成为我们这代青年挥之不去的无名痛,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种虚无更徒添了不少科幻元素与内在撕裂,在“变时代”,我们如何理解“小时代”中的“大时代”?
回望二十载,“虚无感”源于“历史感”和“现实感”的缺失,也源于对行动或实践的狭隘理解。
觉知另一种“全球化”:例:印度田间的核物理学家与美国黑人社区的城市空心化
实践另一种“眼高手低”:全球视野与在地行动——回到时空、回到实践、回到社会
尾 声:
希望并非井然有序。希望是有棱有角,无规则可循,希望要每个人放弃一切冠冕堂皇的说词、一切先入为主的模式,别以为前途一帆风顺。希望不是终点,而是不断前进的过程。
法兰西斯·拉佩 安娜·拉佩
《一座小行星的新饮食方式》
另一种知识是可能的,另一种知识分子是存在的,另一种行知关系是更值得追寻的!
2020年4月25日(周六)
19:30—21:00
让我们齐聚腾讯会议室
共同聆听老支农队员的故事
关注“国仁青创”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大学生成长与创业资讯
延伸阅读
当代乡村建设之青年与乡村系列分享(一)丨白亚丽:支农路上的选择与成长
社团巡礼(一)||“乡村振兴下的青年支农行动”交流与探索——社团巡礼篇
社团巡礼(二)||“乡村振兴下的青年支农行动”交流与探索——社团巡礼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