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05-27



经历了民国、抗战、解放、新中国

等历史时期,

见证了林毓瑞家族、乔林古村、

潮汕地区的百年沧桑,

这里,

似在诉说着曲折又辉煌的历史……

乔林兰香楼建筑群(仁美里),位于揭阳磐东街道乔东社区,包括大夫第和兰香楼两处相连的建筑,总占地面积6778平方米,是印尼坤甸侨领林毓瑞(1848-1926)创建,其中兰香楼曾是原揭阳县两大名楼之一(另一处为洪锡龙楼,位于揭东区玉湖镇)。

      据《古乔乡志》载:大夫第约建于中华民国七年(1918)。兰香楼竣工于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大夫第的石雕、木雕、灰雕、嵌瓷、彩绘及兰香楼的西洋建筑形态均为中华民国遗物,反映了当时的高超建筑水平和丰富的中西方文化信息。

▲大夫第外院

▲祭祀祖先的后厅


      大夫第位于兰香楼前方,是典型的潮汕公厅格局,三进式建筑厅堂、贝灰墙、石木结构。由前围墙、左右门楼、前厅、中厅、前后天井南北厅、后厅、二丛厝等构成。

      前厅大门上方大夫第阳刻石匾,壁肚配戏剧人物、瑞兽、吉祥花草等精美的灰塑、石雕图案,厅堂采用“三载五木瓜十二埤坯”传统穿斗抬梁式梁架,屋脊镶嵌双金钱瓷器及塑瑞兽、花草等图案。

▲▼大夫第精致的木门和木雕

这里是族人聚会、议事、祭祀的场所,完整保存着潮汕地区古代、近代宗祠建筑风格。

▲▼大夫第墙上图案

曾经作为收缴公粮的地方和粮仓,墙上还保留着

“1952至1958年四级稻谷收购价格比较”等农作物收成情况

这是一代人的回忆。

兰香楼位于大夫第后方,由3层主楼及左右围屋构成,每层建筑面积为76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283平方米。

▲兰香楼外景

兰香楼是当时揭阳第一座规模较大的“高楼”,建筑材料、钢筋水泥均要从东南亚一点一滴运回来,甚至连工人都来自东南亚。经过多年时间,才建成这雄伟壮观的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它是潮汕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

精致的西式楼梯和窗

       说起兰香楼建筑群,不得不提到爱国侨领林毓瑞(1848-1926)。清同治五年(1866),他身带一条水布、一只篮子到印尼坤甸谋生,历经艰苦奋斗,创建兰香公司,经营粮食、码头、戏院等,他晚年委托其长房第三代孙林木金回乡建造兰香楼,教化后人传承创业守业、不忘桑梓的优良家风。

▲兰香楼三楼外景


林毓瑞所创建的兰香公司在抗日战争时期,倡议组建坤侨救灾会(抗日救国会),以各种形式倡议并支援抗战活动,他的多个子孙在抗日期间因此受尽酷刑,甚至牺牲性命。他们这种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精神,反映了华侨和家乡之间的密切关系,是研究侨乡社会和华侨史重要物证,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抗日战争时期,雄伟高大的兰香楼被日本侵略者视为红色革命基地进行轰炸,并先后被飞机投下七枚炸弹,结果中弹三枚,因大楼楼体坚固,损坏程度较轻,至今我们仍可以在兰香楼三楼看到其中二处被炸破的天花板痕迹。


兰香楼三楼屋顶,日军炸弹留下的两个大洞。

乔林兰香楼建筑群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典雅、秀气、大方,保存着潮汕地区近现代建筑风格。

这里既有潮汕地区传统工艺建筑特色的古代宗祠风格,又兼顾中西合璧,精工细作,色彩绚丽,依照潮汕民居格式和西洋骑楼式相结合,从建筑用料、建筑结构以及饰件都保存着深厚的近现代建筑特色,具有较高的文物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西洋建筑技术和

“红毛灰”材料

支持下的兰香楼,

依稀可见当年

具有异域风情的

深蓝色天花板,

和坚韧无比的钢筋。


1942年至1953年,这里曾先后或同时作为汕头礐光中学磐东二小学校中共潮汕地委办公场所新兵营地揭阳县粮管所及仓库。1953年以后,这里曾是磐东公社乔东村办公及磐东学校和幼儿园的所在地。

▲ 红色回忆

兰香楼的墙壁上至今还较为完好地保留了40多幅“毛主席语录”,是特定时期的特定符号。

在1942年至1984年,兰香楼建筑群作为很好的办公场所,在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更难得的是这里至今保存完好。如今当地人每每念起“兰香楼”三个字,便是满满的回忆,有人在这里上过班,有人在这里交过粮,还有人在这里读过幼儿园……不知不觉,兰香楼与许多人的人生结缘。这里的种种传奇故事将会继续流传……

从兰香楼远眺

穿过曲折

终会桂馥兰香




爱国爱家,百年沧桑。

勤奋刻苦,桂馥兰香。


      林毓瑞的后人如今在印尼枝繁叶茂,活跃于各行各业,也将先人的优秀精神一直传承至今。近年来,兰香楼和大夫第的重要价值正在被社会各界所关注,这个建筑群在众人的支持下,全力申报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注:本文文字和图片资料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揭阳产业园旅游文体局。图片仅供参考,实景更壮观,欢迎社会各界到现场参观。


来源 | 大玉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