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红酒摇杯,仅是为了绅士范儿?
今日(8月12日),我们的微信平台已由原“粤港餐饮微杂志”正式更名为“红餐微杂志”,未来我们将立足广州,面向全国及海外的中餐界,我们的内容定位也会有所延伸,欢迎餐饮朋友继续关注和支持。
另外,我们的线下餐饮人联盟——“红餐汇”,今天在广州举办了隆重的成立启动仪式,明天我们将发布相关报道。
首先,让我们先默哀1分钟……接着进入今天的内容。就算是不喝红酒的人,也一定对电影中绅士握着酒杯优雅摇晃的身影印象深刻。高脚杯轻轻摇晃,玫瑰色的液体像红裙子―般翩翩飞舞,妙曼的身姿如春花般越过眼帘直入心田……
对于刚开始喝葡萄酒的人来说,还没从握杯肚到捏杯腿中缓过神来,又要开始耍杂技般地摇起杯子,内心的恐惧随着液体的摇晃挥之不去。很多初摇酒杯的人都有过这的尴尬经历,溅起的酒液要不洒到旁边人的白色衬衣上,要不洒到自己的身上。
怎样能成为摇杯高手?最关键的是对酒杯重心的把握。一个简单的方法便是把酒杯放在桌子上,用食指和中指压住杯底在桌子上转动。此种摇法可以很简易地把稳住酒的重心,又不易于将酒洒出杯子。重心掌握后便是反复的练习了。大拇指、中指、食指握住杯腿,或者大拇指在上其他手指在下捏住底座儿,然后开摇。熟练后漂亮的酒漩儿就可以轻松地打出来了。
对于爱好葡萄酒的朋友来说,摇杯可不只是一种优雅的技能。它的真实目的在于将酒与空气充分接触,让酒中的酯、醚和乙醛随之释放出来,并与氧气结合产生香气。有人说摇杯是懒人的一种做法,因为此举省去了醒酒器的功能。既不用花大价钱去购买醒酒器,也不用等待太久到酒自己醒来。当然也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酒都适合摇杯,对于白葡萄酒来说,摇晃太剧烈,会散失酒的香气。而正吐着气泡的香槟,更不需要劳驾手腕了,不要让那满天的繁星因为你的摇晃而迅速消失殆尽。真要那样的话,相信你的眼睛意见可会颇多。
至于葡萄酒摇晃的时间,一般摇个3至5秒就足够了。对于那些陈酿的好酒来说,就不只是摇杯所能解决的,这时你一定需要一个好的醒酒器来代替手腕的动作。在摇杯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对摇杯方向的争论。有的人认为,顺时针摇晃酒液会洒到别人身上,是自私的体现;有的人认为南半球摇杯要逆时针,在北半球摇杯要顺时针;还有的人认为女孩子要顺时针,男性要逆时针……究竟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如果人人都成为摇杯高手,那这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而且摇动酒杯可以促进葡萄酒香气的释放,我们在品酒过程中,需要以杯柱为轴心,以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有节奏地旋转酒杯,让酒液在杯中旋转起来,扩大与空气的接触面,进而加快挥发性的香气释放。当我们停止旋转酒杯的时候,酒杯内壁会留下一道道酒滴,俗称“酒泪”Wine tears)或“酒腿”(Wine legs ),这就是所谓“挂杯现象”。
所以,许多人喜欢通过观察酒泪去判断酒质,认为酒泪的密度越高流动速度越慢、持续时间越长,葡萄酒的品质越高。
具体到葡萄酒,由于酒精的挥发速度高于水分,当酒精挥发后,酒杯内壁酒液的水分表面张力就会越来越高,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酒液就被拉扯成一道道酒泪,并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徐徐下滑。另外,由于葡萄酒还含有残糖和甘油,这些黏性物质也会影响到酒泪的密度及下滑速度。残糖和甘油的含量越高,酒泪的分布越密集,下滑的速度越缓慢。
其实,我们旋转酒杯的原本目的,并不是为了观察酒泪,而是为了让酒液旋转起来,加快香气的释放。因此,希望大家不要过多地把时间浪费在观察酒泪上,而应该迅速把鼻子深入杯口去捕捉香气,更不要因为酒泪而对这杯葡萄酒产生误读。(来源:酒哥)
要是喜欢本文,就转发到朋友圈同大家分享吧。红餐微杂志(原“粤港餐饮微杂志”)是一个日阅读量超20万的专业餐饮微信公众平台,加关注即可免费查阅更多往期精彩内容(我们每天精编餐饮内容)。
红餐微杂志公众微信账号:ygcywzz
目标读者:酒店人、餐饮人
主办单位:广东省厨委会